封赏之后,张绣和赵云便各自回营。纵观战局,刘昊在北方、西线及南部都布置了大军。
北方以赵云的龙骧军为首,辅以赵饶的青州黄巾,以御袁绍,这一路大军足有20万人。
南部以典韦的虎贲军为首,辅以张绣的鹰扬军、昌稀的广武军、吕岱的兴武军,以此抵挡刘备、孙策之辈,这一路大军足有30万人。
西线以许褚的豹韬军为首,辅以魏延的飞熊军,以及裴元绍及张闿所部,这一路大军也有15万人。
除此之外,还有徐州各地再度招募了8万禁军和5万辎重营,萧建的宣武军也扩至5万人,再加上9万鲲鹏营水师,如今的琅琊各部足有90多万大军。
如此庞大的军队,放眼天下诸侯更无一人能够达到如此规模,更何况,其粮草之充足,武器之锋利,装备之精良,兵种之多样更是无人能及。
若不是想顺应大势,避免四处开战,徒增伤亡,或许刘昊只需一声令下,便足以扫荡天下诸侯。
琅琊的势力虽强,不过一切都隐在暗中,而且其从不兴无义之兵,至少明面上的从不主动对其他诸侯出手,正因如此,反倒让天下诸侯忽略了他的强大,这也正是刘昊想要看到的。
刘昊虽然低调,可偏偏有人要触这个眉头,
12月,典韦传来战报,孙策和周瑜各领10万兵马,一路出蕲春发兵江夏,一路出庐江兵犯合肥。
看到战报刘昊的嘴角不觉扬起一丝冷笑。
孙策率兵攻伐江夏,这是他早有预料的,江夏太守黄祖与其有杀父之仇,孙策一旦得势,势必要报此仇,更何况不久之前,黄祖派兵救援刘勋,双方已然刀兵相见,自然不必再有留手。
此时孙策兵锋正盛,破黄祖也并不难,此战自然大胜而归。
只不过让刘昊意外的是,这孙策不知是太过自信,还是不识好歹,三番两次对自己出手,先是袁术攻徐州之时,发兵广陵;如今更是让周瑜率十万大军北上取合肥。
“这孙策太不自重,真当本公子是好脾气不成?”
刘昊微微皱眉,不觉在掐指盘算了起来。
良久!
“不好!这于吉恐怕已死于孙策之手!”
昔日居巢一别,于吉便不知去向,至今杳无音讯,如今看来恐怕已经死在了孙策的手上。
这老道士一辈子计算天命,想不到最后终究败给了人心。
他费劲心思将刘昊骗到居巢,希望得刘昊出手,助孙策脱困。却不知道刘昊早已将锦囊送给了孙策。
这才有了后来周瑜出兵破庐江,孙策玉玺换四将。
传国玉玺换得自由之身,在周瑜的谋划下,成功攻下曲阿,方才有了立足之地,而后数年时间,迅速崛起,一扫江东,成就霸业。
于吉虽一心为孙策谋划,却不想孙策成势之后,竟会亲手将之除去,实在让人寒心。
无奈的叹了口气,刘昊便又将战报合上了,有贾诩和典韦在侧支援,又有张辽亲自驻守,周瑜想要顺利攻下合肥,无疑于痴人说梦。
果然!
一个月后,战报再次传来。
孙策和周瑜大军已撤回江东,这一战,孙策于沙羡江域火烧江夏水师,黄祖麾下两万士卒被斩杀,一万多士卒落水而死,江夏惨败,黄祖侥幸逃回江夏,拒城坚守不出。
孙策大军围城数日后,见刘表援军已至,于是便匆匆撤军。
另一边!
周瑜率军猛攻合肥,张辽率部在逍遥津一带与之展开厮杀,此一战,张辽下令分兵毁桥,破釜沉舟,以两万人攻破敌军十万之众,张辽轻率八百人,斩敌近万,逐敌数百里,周瑜眼见不敌,亲自带兵守住渡口,江东军才得以顺利返回。
不过经此一战,江东损兵足有三万,大战仅仅持续三天,还没待典韦援军赶到,便已经结束了战斗。
这是自周瑜出道以来的首败,更是被气得吐血,一病不起。大军退守皖南,直到孙策大军回转,方才撤兵。
此一战,孙策一胜一败,等于不胜不败,江夏、江东伤亡皆是不小,倒是只有刘昊大获全胜。
为此刘昊不禁拍案叫绝。
“果然啊!这张辽在合肥是有属地加成的,威震逍遥津并非一句戏言,还好来的是周瑜,若是孙十万恐怕真的要被张八百杀穿了。”
大战后不久,孙策便送命人送来了和书。
内容也很简单,先是致歉,表示不该轻易出兵,然后诉说昔日渊源,请求刘昊的原谅,最后表明愿意弃兵止战,两家缔结盟约,自此秋毫无犯。
当然这些都是糊弄鬼的,刘昊自然不以为意。不过送信的人,倒是让他很是意外。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鲁肃。
阅完和书,刘昊并没有表态,而是命人摆宴,亲自款待鲁肃。
席间!
刘昊好奇的问道。
“孙策刚愎自用,实非明主,本公子原以为子敬不会为其效力,想不到竟也如此早便出仕了。”
的确,据史书记载,鲁肃也是在孙策死后才投效的孙权,最终成为比肩周瑜的东吴重臣,却不想竟会这么早便弃商从政了。
鲁肃长叹了口气,眼角闪过一丝哀愁。
“不瞒公子,在下并未出仕,只是为恩师收殓尸骨之时,耐不过旧友再三相求,方才做了一会说客。”
听到这里,刘昊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这么说?于吉真的死了?被那孙策所杀?”
鲁肃沉默着,端起一樽酒一饮而尽。先是点了点头,很快便又摇了摇头。
“公子所言不确,恩师乃一心求死,与伯符将军无关。”
原来,自居巢之后,于吉便随孙策一同去了曲阿,因其与吴国太有一段纠缠不清的过往,不忍坐视孙策败亡,便一直想方设法劝说孙策投降刘昊。
几番劝说无用后,他便准备曲线救国,在江东诸地玩起来昔日太平道的把戏,符箓救人,符水治病,因此引来一大批信徒。
原本孙策以为于吉在为他凝聚人心,便没有横加干涉,可是到后来突然发现不对了。
于吉开始在百姓中散布孙策早逝,唯有投降刘昊可自保的消息,想要通过民间舆论逼孙策就范,只可惜他终究小觑了孙策野心。
几番劝阻无果后,孙策大怒,以其蛊惑人心,毅然下令将之斩杀。
行刑之际,孙策曾有意饶恕,令其自悔,可于吉却大笑道。
“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可笑我于吉还想逆天改命,可悲可笑。”
说完,决然赴死。
于吉死后不久,孙策便下令出兵,原本只是想攻打江夏,却只因胸中对刘昊的怨愤,这才命周瑜攻打合肥。
却不想一战竟惨败如厮。
鲁肃眼眶含泪,踌躇良久,方才将一块锦绸拿了出来。
“这是恩师去世前留给公子的,还望公子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放过江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