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后退500年,到21世纪,解放军部队的装备水平上来了。解决这种局面,是小菜一碟。可是反推500年,只能郁闷地以命搏命。
战事陷入胶着状态,城里的油也不是无限量的,在之前的战斗中,基本上全都用完了。所以没办法继续用火攻。虽然解放军有原始的火器可以作倚仗,也架不住明军人多势众。
好在双方离近了,火器的威力成倍增加。所以经城门上下、各边枪炮的支援,明军不能有效冲破城门口的防线,突进来,反而拥堵在附近,持续承受着火器射杀。一时间也死伤大增。双方拥堵着,彼此接触的地方,简直成了高效率的屠场。相互拼杀,不时有人倒下。就算是想退,因为太挤,也无法做到。
城里的火烧得越来越大,不少房子着了火,原先放置铳炮弹药的仓库也是如此。幸好火药都是分原料存放,不然要闹起大爆炸了。可还是有小堆的成品火药,炸开了,幸好少,威力并不强。由于都是砖木结构,又是连片,火势一旦蔓延开来,危害绝对极大。
就算最终守住了城,也是废墟。火烧到了储放硫磺的地方,毒烟蔓延开来,由于风向关系,倒也飘不到激战的地方。城内也传出些妇孺的哭叫声,但是战事激烈,解放军实在是顾不到这回事了。
天色越来越黑,并非因为硝烟和火灰,而是密集的乌云。其实论时候也不早了。明军虽然一大早就开始渡海进攻,但相隔遥远,待赶到舟山城下,已经迟了。如今打了一阵,也快到晚上。夜战必定十分凶险。所以双方都加紧攻势,浴血奋战。
突然间大雨滂沱而下,冬季的江南本就多雨,不巧正遇上了。顿时枪炮都哑了声。王直绝望地想着,城恐怕守不住了。但手底下依旧不停。扔掉枪,拾起一枚铁球炮弹,居高临下,从城墙处,往下边挤着的明军头上砸去。其他人也纷纷效仿,扔完炮弹,抬起土炮,也往底下城门附近,敌人稠密处扔。
这土炮小,威力也差。整座砸下去,却比放炮,杀伤力强多了。解放军战士见有成效,不仅砸炮,把铁铳也纷纷往下丢。反正下着雨,已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明军里本来有些人还高举着盾牌,格挡上边的枪弹。战斗太激烈,次序逐渐乱了。看到下雨,以为安全了,大多也把盾牌撤掉。不料解放军,竟然把铳、炮全丢了下来。冲击力太大,就算用盾牌挡起,一样被砸死。
虽然枪炮全部失效,短时间内却把明军砸惨了,比开火还要直接、有效。明军的攻势顿时遭挫。冬季原本就昼短夜长,下雨天,黑得更快。能见度立即变低。由于雨很大,无法用火把照明,等到漆黑一片,肯定要乱套。明军败象一起,也不恋战,又退下去了。
明军退下去了,雨却依旧没有消停的意思。冷风吹来,特别有犀利的感觉,寒意直透骨髓。或许解放军战士们应该感谢这寒冷与黑暗,因为正是由于这种状况,明军才暂时放弃了进攻。其实无论是哪边,都面临着难熬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