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安先是一惊,然后见是一位陌生的道长,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连忙起身拱手,语气不卑不亢,眼底却蕴含着警惕:
“这位道长,不知到小子家中,有何指教?”
杨诺看着他这番应对,心中越发满意,开口道:
“不必紧张,我要想害你早就动手了。”
他温和一笑,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迈步越过陶安,就要向房中走去。
陶安心中一慌,伸手就要阻拦,却见杨诺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陶安略一迟疑,杨诺就已掠过他进入房中,目光落在里屋的妇人身上,
陶安母亲见一陌生人进来,也是一惊,随即见到跟在后面的陶安,便又放下心来,客气道:
“安儿,这位道长是…?”
陶安还未开口,杨诺颔首客气道:
“见过夫人,贫道早年与陶家有所交集,此次路过,却听闻陶家遭逢大难,便过来看看。”
“原来如此,道长客气了。安儿,快给道长拿张凳子来。”陶母闻言,也不怀疑,招呼陶安去拿凳子。
陶安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听从母亲安排,搬来一张凳子,放到已然来到床前的杨诺身后。
杨诺身子一曲坐下,
“在城中听闻夫人身体不适,贫道粗通一些医术,不若让贫道看看?”
到了此时,陶母却又担心眼前这道士是来骗钱的了,刚想拒绝,一旁的陶安就抢先道:
“道长真的精通医术?还请道长费心看看吧!”
杨诺摆摆手,道:
“谈不上精通,不过是对一些疑难杂症有些经验罢了。
夫人,还请伸出手来。”
见事已至此,陶母也不好再说什么,伸出右手放在床沿。
可预想中的切脉并没有发生,只见那道人只是伸出食指,食指上就有一点小小的光团亮起,那光团轻轻的碰触在陶母的手腕上,瞬间便流入了她虚弱的身体之中。
陶安和陶母皆一脸惊愕的看着这般场景,随即陶安率先反应过来,焦急道:
“娘,娘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难受的地方?”
陶母却是闭着眼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睁眼谢道:
“谢谢道长,”
这才转头看向儿子,笑道:
“安儿,没事儿,娘感觉轻松多了,身子暖暖的,也感觉有些力气了。”
陶安不敢置信的看着母亲,又看看杨诺,这般立竿见影的效果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杨诺见状,又取出一枚莹白的丹药,递向陶安:
“此为清灵丹,你拿去每日刮下粉末让她服下,便可为其补充长久亏空的元气,直到恢复如常便可。”
陶安虽不知丹药来历,却见杨诺神色诚恳,心中一动,忙接过丹药,连声道谢后,当即就拿来一只陶碗,用竹片刮下些粉末喂母亲服下。
药粉入口,一股温和的药力瞬间扩散开来,陶母苍白的面色渐渐有了血色,呼吸也平稳了许多。
“多谢道长大恩!”陶安见状,连忙跪地叩谢。
杨诺伸手将他扶起,含笑道:“不必多礼,此事对我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而且此次前来,也是专门为了你而来的。”
“为我?”陶安疑惑,
杨诺点点头,道:
“你可知,你身具修仙之资?”
早在他见到陶安之时,便已探查过了,这少年有着丙下的土金双灵根,可以踏上修行之路。虽然资质低下,但都不是事儿,不影响杨诺兑现当年允以陶家的收徒承诺。
“修仙?”
陶砚一愣,眼中满是茫然。
“正是。”
杨诺微微点头,笑道:
“你身具丙下土金双灵根,天赋虽不出众,但也可踏上修行之路。
贫道曾允过你陶家祖上,等贫道再路过此地之时,如果陶家有身具灵根,品性上佳的子嗣,便收为弟子,引其踏上修仙道途,这些时日,你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符合当年约定的条件,打算收你为徒,你可愿意?”
陶安和陶母闻言,皆是一惊,随即都想起了陶家祖上有见过仙人的传言,哪里还不知道眼前是何人?
陶母当先从床上扑下,陶安连忙扶住,母子两人恭敬的跪倒在地,叩拜道:
“原来是仙人,没想到竟是仙人当面……怠慢仙人了,还请仙人恕罪!”
听着母亲的话,陶安搀扶着母亲也不敢多言。
杨诺一股轻柔的力道将二人托起,笑道:
“不必如此,两百多年前,陶家祖上帮我做事,我答应了此事,此次就是来兑现承诺的。
陶安,今日我愿收你为记名弟子,传你修仙之法,你可愿意?”
陶安闻言,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沉默片刻后说道:
“仙师厚爱,晚辈感激不尽!
家中祖祖辈辈也确实常念叨着仙缘,盼着族中能出一位仙师,只是……”
他看向一旁的母亲,眼中满是不舍,道:
“但家族是家族,晚辈是晚辈,如今陶家已经不在了,晚辈只想留在母亲身边尽孝,对修仙并无执念。”
一旁的陶母慌了,当即一巴掌扇在陶安脸上,又没忍心太用力,
“安儿你说的什么胡话!?”
忙又转头向杨诺磕头道:
“仙仙人恕罪,安儿年幼无知,什么都不懂,还请仙人垂怜收下他,带他求仙问道!”
杨诺看向陶安,笑着问道:
“你的想法呢?”
陶安心疼母亲,想要将其拉起,却拉她不动,情急之下便将手掌放在了母亲额头下垫着。
听到杨诺的问话,眼神一阵颤动,嘴唇嚅嗫,眼神一阵犹豫,最后又恢复了坚定,回答道:
“谢仙人垂怜,但如今只剩下我们母子二人,小人若也离开了,母亲便失了依靠了。所以……还请仙人原谅晚辈……”
说完,便也深深的一个头磕了下去。
一旁的陶母见此,既为儿子的孝顺而感动,也为因自己却让儿子失了仙缘而难过,顿时忍不住“呜呜”的哭出声来。
杨诺闻言,嘴角微微翘起,非但没有不悦之色,反而眼中露出赞许:
“孝顺为本,你有这份心,很好。”
他取出一本功法书籍、一柄飞剑,递给陶安,道:
“此乃《锻金法》,适合你的灵根修炼,这柄飞剑,也足够你炼气期使用了。
既然你想留在母亲身边,那边留着吧。待得你母亲寿终正寝,了断尘缘之后,再去寻我,届时再正式踏上修仙之道吧。”
陶安神色激动,本来他都下定决心放弃了,没想到峰回路转,竟还能得到仙缘,连忙恭敬的接过玉简和飞剑,郑重地跪地叩谢:
“多谢仙…师父成全!”
杨诺看着眼前懂事的少年,心中不由泛起诸多感慨。
他忽然想起自己年少时,也曾有过类似的抉择。
若是当年,他没有看见天空中御剑飞行的修士,没有执意踏上寻仙之路,而是留在家里做个安稳的富家翁,会不会有不一样的人生,母亲、小玉,会不会就不会死?
可转念一想,凉都那场元婴大战的浩劫,终究难以避免,以自己的能力,也十有八九会发展壮大迁居凉都,到时,恐怕依旧会在大战的波及下丧命。
在这个修仙的世界里,终究还是实力决定一切,没有实力,有再多的钱财,也守护不了家人,就像外公外婆还有舅舅那般……
更何况,他本是穿越而来,灵魂源自那个强盛的文明,理念与知识皆异于常人。
即便没有见到修士的御剑飞行,以他超越此世凡俗的认知,迟早也会发现修仙的蛛丝马迹。
届时年龄更大,又深陷世俗的泥沼,恐怕只会更加艰难。
而当他知晓这世间真的有仙,知晓可以通过修炼挣脱生死桎梏、探索天地奥秘时,那份源自文明根源,源自灵魂深处的修仙执念,又怎可能轻易放得下?
想到这里,杨诺哑然失笑。
心中那最后一丝关于当年抉择的执念,也如同冰雪消融,彻底释然。
他冲陶砚微微颔首,转身迈步走出茅草屋。
身影在暮色中渐渐变得虚幻,最终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