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手机响起,手机震动的频率与李墨飞太阳穴突跳的血管形成共振。当\"黄娅娅\"三个字在屏幕上亮起时,他看见自己汗湿的拇指在钢化玻璃留下蜗牛爬行般的指纹,这些螺旋纹路与实验室地面的红色网格惊人相似。
“李墨飞,你还在实验室吗?”电话那头,黄娅娅的声音急促且带有一丝疲惫。
“刚出来,怎么了?”李墨飞问。
“知道吗?我今天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都说最近的高温天气越来越难以忍受。今天地面温度把外卖箱里的冰袋都蒸发了,有个叫王建军的外卖员,胶鞋底熔在了地砖上。”黄娅娅的声线裹挟着街头嘈杂,“今天下午,市中心有十几个人因为中暑被送进了医院。”她突然压低声音,“救护人员切开他手掌时,皮肤和手机钢化膜粘在了一起……”
李墨飞抬头望向西北方天际,那抹妖异的玫红极光正在啃食星群。他脖颈后的汗珠突然变得滚烫——这不符合蒸发吸热原理的灼烧感,让他想起全息投影里突破临界值的地幔温度。
黄娅娅的语气变得急切,“李墨飞,这真的只是自然波动吗?还是说……气候真的在失控?”
李墨飞握紧了手机,沉默了片刻。黄娅娅的疑问正好直击他心中无法言说的恐惧。“我不知道,黄娅娅。”他低声说道,“但我感觉……事情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黄娅娅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李墨飞,如果你发现了什么,一定要告诉我。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他知道,黄娅娅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最近的高温、极端天气、频发的自然灾害……这一切都在无声地提醒人们,气候危机已经悄然降临。可是,像唐教授这样的科学家们,依然在谨慎与理性中踌躇,不愿轻易下结论。
“我会的。”李墨飞声音低沉,坚决。他挂断电话,通话结束时的忙音像把冰锥刺入耳膜。
李墨飞抬头望向远处的城市天际线。那一排排高楼大厦在昏黄的灯光下,像一座座冰冷的堡垒,似乎与这片被烈日炙烤的土地隔绝。李墨飞快步穿过停车场,发现沥青路面正在渗出晶亮的黏液,这是新型降温涂料在60c环境下的相变失效。他的影子被路灯拉长成数据曲线模样,每一步都踩在自己变形的投影上。
李墨飞深吸一口气,试图让冷冽的夜风带走一丝烦躁,却发现内心的焦虑愈发剧烈。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数据的异常,更是一场深深的危机——如果现在不采取行动,可能一切都为时已晚。
走下台阶时,夜色中的街道显得格外空旷,偶尔有几辆车划过,车灯在黑暗中留下短暂的光痕。李墨飞的步伐加快,仿佛在逃离某种无形的压力。他脑海里回荡着黄娅娅的话:“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是的,不能坐以待毙。李墨飞握紧了拳头,内心默默发誓:无论前方的路有多艰难,他都必须坚持下去。因为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输掉的不仅是数据,而是整个世界的未来。
然而,正当他迈步离开时,他的手机屏幕突然亮了起来——是一个来自“国际气候委员会”的紧急通报。他猛地停下脚步,指尖在屏幕上停顿了片刻,他心中一紧,心脏骤然一跳,仿佛有什么不祥的预感在酝酿。
那条通报上,赫然写着:“全球气候突发事件等级已经被提升至‘红色预警’”。
当国际气候委员会的红色预警弹出时,街角便利店突然爆发出尖叫声,冰柜陈列窗在众目睽睽下炸裂,二十吨冷藏食品在十秒内腐败的恶臭席卷街道。李墨飞迅速点开通报,屏幕上显示着一系列令人不安的数字和图表,全球范围内的极端气候事件接连不断,仿佛一场无形的风暴正在酝酿。李墨飞看着手机推送里\"冷链系统全面瘫痪\"的新闻快讯,突然发现自己的呼吸在湿热空气中凝成了白雾——这是只有在-20c才会出现的反季节现象。
“这可不是简单的自然波动。”李墨飞暗自思忖,脑海中浮现出那些正在被淹没的城市、被暴风袭击的乡村,以及无数无辜的生命。他深知,这不仅仅是科学的数据,而是每一个人的命运。
“我必须告诉黄娅娅。”他心中暗想,转身准备回到实验室,但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再次震动,屏幕上再次出现了一个陌生的号码。
“喂?”李墨飞接起电话,声音中透着一丝焦虑。
“墨飞,是我,唐教授。”电话那头传来唐教授略显紧张的声音,“我刚刚看到了国际气候委员会的紧急通报,并再次对比了你的数据,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糟糕得多。我们需要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应对方案。”
“我正准备赶回实验室。”李墨飞的心跳加速,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紧迫感。
\"好,实验室见。你快点。”中燃起一丝希望。或许,科学的力量能够改变这一切,或许他们还有机会阻止这场即将来临的灾难。
返回途中,地铁隧道传出防空警报般的轰鸣。李墨飞贴着渗水的墙壁前行,触摸到混凝土表面新生的蕨类植物——这些本该在侏罗纪气候里繁殖的物种,此刻正在城市血管里疯长。他快步走向实验室,脑海中闪过无数个方案和可能性,然而,随着每一步的推进,他的心中也愈加沉重。越是接近真相,越是感受到深渊的逼近。
实验室走廊的应急灯全数亮起,将每个防火门都框成血红色相片。李墨飞在主机重启的嗡鸣里听见唐教授的喃喃自语:“他们篡改了北极甲烷浓度数据……”老教授手中的纸质报告正在自燃,边缘卷曲成灰蝴蝶的形状。
就在此时,李墨飞的手机再次响起,屏幕上闪烁着来自黄娅娅的消息:“李墨飞,快看新闻!全球范围内的极端天气事件正在升级,媒体已经开始报道了!”黄娅娅同时发来了一个新闻类短视频:南极中山站直播画面——冰川崩塌激起的百米浪涛中,隐约可见血色网格光影,与实验室地面的警示图案完全一致。
李墨飞冲出阳台用望远镜观察城市,发现每栋写字楼的玻璃幕墙都倒映着同样的红色网格,仿佛整个新海市正被装进某个巨型气候模型的坐标系。
“快看!”黄娅娅突然出现在实验室楼下,她高举的平板电脑正在播放惊悚画面:市中心中暑昏迷的市民被抬上救护车时,他们的视网膜上残留着血色网格的灼痕。
李墨飞的心一沉,仿佛一块巨石压在心头。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责任,而是整个世界的命运。他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打开了新闻页面,里面的内容令他不寒而栗。
《全球气候突发事件,数十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气温飙升,城市陷入水深火热》
《科学家警告: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这些标题,极其惊悚,恐怖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