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四年孟夏,洛阳南市的米铺前挤满了百姓,望着竹牌上飞涨的米价,有人急得直哭。太平公主微服站在人群中,指尖捏着从米袋里取出的星陨砂——这是她推行的“星陨肥田”技术,本应让粮食增产,如今却颗粒无收,米价飙升三倍。
“都说星陨砂能保丰收,现在连米都吃不起了!”有人怒砸米铺的招牌。太平公主望着那人腰间的双星纹玉佩,那是去年她命人发放的“星陨护民”信物,此刻却被愤怒的拳头攥得变形。
“公主,此事必有蹊跷。”狄仁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身着寻常士子服饰,袖中藏着从钦天监带来的星陨罗盘,“明远真人测得,天市垣的‘天仓星’亮度骤减,主粮储匮乏,却在‘天厨星’附近发现异常星芒。”
当夜,太平公主带着星陨罗盘潜入洛阳最大的粮仓“常平仓”。星陨罗盘的指针在“水火相战”方位剧烈转动,她命人挖开地面,竟发现底下藏着数不清的空米袋,袋口绣着突厥狼头——这是武三思余党的标记。
“公主请看,”明远真人用星陨砂洒在墙上,浮现出第五十象“水火相战”的图案,“有人用星陨砂制造‘火德旺、水德衰’的伪兆,诱导百姓以为种粮必遭灾,实则趁机囤粮。”他指向墙角的炭笔字“火克水”,正是武三思党羽的惯用暗号。
太平公主的指尖划过墙面,忽然摸到一处凸起。她用力一抠,竟扯下一块砖石,露出里面的暗格——格中藏着推背图残页,图中“水火相战”被恶意涂成“火吞水”,旁边用突厥文写着“粮荒起,大周灭”。
“果然是陷阱。”狄仁杰点亮星灯,灯光下,残页边缘的焦痕显示它曾被试图焚毁,“他们想借米荒动摇民心,再以推背图谣言惑众。”他转头望向太平公主,“现在需要的,是让水火相战变为水火相济。”
三日后,太平公主在南市设下“星陨测粮台”。她命人将洛阳所有粮商的米样倒入铜鼎,撒入星陨砂后轻轻搅动,砂粒竟自动聚成“火”“水”二字。明远真人高声解释:“火字聚砂,主囤积居奇;水字散砂,主粮路畅通。”
当轮到最大的粮商王元宝时,鼎中突然腾起幽蓝火焰,星陨砂在火中拼出“屯”字。太平公主冷笑:“王元宝,你囤积的三万石粟米,可还在城北的地窖里?”王元宝脸色惨白,扑通跪地,腰间的突厥狼首玉佩掉在地上。
士兵从王元宝的地窖中搜出伪造的推背图抄本,图中“水火相战”被画成火焰吞噬粮仓,旁边批注“米荒乃天意”。狄仁杰当众烧毁伪图,星陨砂在火中化作“民以食为天”的字样:“真正的推背图,写在百姓的米缸里,而不是奸商的阴谋中!”
粮荒解除后,太平公主带着星陨砂来到农田。她抓起一把干涸的泥土,星陨砂在掌心发出暗淡的光——这是土壤枯竭的征兆。明远真人叹气:“星陨砂被过度使用,地力已虚,需以‘水火相济’之法调和。”
她忽然想起第五十象的批注:“水火相战,需鼎中调和。”于是下令暂停星陨肥田,改用传统的水火轮作法:水田种稻,旱田种麦,中间以星陨砂筑渠引水。三个月后,洛阳周边的农田竟出现“上田麦浪、下田稻花”的奇景,麦穗与稻穗在风中交织成水火纹样。
秋收日,太平公主亲自下田收割,百姓们惊讶地发现,麦穗上凝结着露珠,稻花中藏着火星——这正是水火相济的吉兆。明远真人在田头解析第五十象:“水战火,非相灭,是润土;火战水,非相煎,是暖苗。正如粮商与百姓,需各安其位,方得始终。”
王元宝被赦免后,主动捐出全部家产修建义仓。他跪在太平公主面前,望着她华服上的水火纹样:“小人终于明白,水火相战不是你死我活,是鼎中缺一不可。”太平公主点头:“就像这农田,水太多则涝,火太盛则旱,唯有调和,方能丰收。”
是夜,洛阳城家家户户的灶台上,都摆着用新麦和早稻做的“水火饼”。太平公主站在则天门上,望着万家灯火,忽然想起母亲的话:“治国如烹小鲜,需水火共掌。”她摸出怀中的推背图残页,“水火相战”四字已被汗水浸透,却显露出底下的“和光同尘”。
长安的童谣又变了:“星陨砂,别乱洒,水火调和才有粮。奸商囤粮天不佑,双生星照米满仓。”孩子们唱着歌,在田间插上火水双色的稻草人,据说这样能吓跑害虫,带来丰收。
狄仁杰在常平仓的墙上刻下新的铭文:“水火相战非相仇,是鼎中汤沸煮春秋。但使民心如水火,不愁人间不丰收。”他转头对百姓们说:“推背图的奥秘,不在天上的星,而在你们手中的锄头。当你们知道如何让水火相容,便是读懂了天命。”
太平公主望着田间忙碌的身影,忽然明白第五十象的真意:水火相战的危机,从来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当有人愿意成为鼎,将水火调和成滋养万物的力量,这人间,便处处是水火相济的盛世良田。
洛阳的星空下,双生星格外明亮。太平公主知道,母亲一定在洛阳望着同一轮星斗,她们虽分处两京,却如水火般共同守护着这天下的米粮与希望。所谓推背图,不过是前人留下的启示,而真正的天命,永远握在懂得调和水火的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