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厢内的谈话声隐隐传来,李淳风与袁天罡侧耳细听,神色愈发凝重。而此时,李淳风脑海中突然闪过《推背图》中的诸多预言画面,那些隐晦却又仿佛暗藏天机的词句不断浮现。《推背图》自他们二人合着以来,对天下大事的预测灵验非凡,他暗自思忖,难道此次危机也在其中有所预示?
袁天罡似乎看出了李淳风的心思,低声道:“淳风,《推背图》或许能给我们指引。”李淳风微微点头,两人虽身处险境,却瞬间进入对《推背图》的深度思索之中。
与此同时,他们又想到了奇门遁甲之术。奇门遁甲,乃是古代术数之大成,可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巧妙推演,洞察先机。袁天罡心中默默推算,以当下所处方位为基点,结合时间干支,试图从奇门格局中找出破局之法。
李淳风则从《推背图》纷繁的图像与谶语里,努力寻找与当前局势相关的线索。他记得其中有一象,图中似有风云变幻,朝堂之上乱象丛生,或许正应和着如今郑崇俭等人妄图颠覆朝堂的阴谋。而从奇门遁甲来看,格局显示“惊门”主事,这意味着危机四伏,但同时也暗示着会有意外之变,或许这便是他们的转机。
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彼此心领神会。尽管还未从包厢内获得关键信息,但凭借《推背图》与奇门遁甲的启示,他们坚定了信念,相信一定能找到破解危局的办法。
正当李淳风和袁天罡沉浸在对术数的思考时,包厢内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不好,他们可能发现我们了!”李淳风低声说道。话音刚落,包厢门猛地被撞开,一群人冲了出来。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高大、满脸横肉的汉子,他怒目圆睁,指着李淳风和袁天罡喝道:“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偷听我们谈话!”
李淳风镇定自若,拱手道:“各位误会了,我们只是路过,不小心听到了几句。”然而,对方显然不相信他的话,一挥手,众人便围了上来。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袁天罡迅速运用奇门遁甲之术,看准方位,拉着李淳风朝一个方向突围。他根据奇门格局中“休门”所在,带着李淳风左突右闪,竟然在混乱中冲破了包围圈。
两人一路狂奔,身后的人紧追不舍。李淳风边跑边思索《推背图》中是否有应对此次逃亡的暗示,突然,他想起一象中提到的“遇水则安”。他环顾四周,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条护城河。“天罡,前面有河,我们往那边去!”李淳风喊道。
袁天罡会意,两人朝着护城河奔去。到了河边,他们毫不犹豫地跳入河中,顺着水流向下游漂去。身后的追兵赶到河边,看着滔滔河水,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无奈地散去。
李淳风和袁天罡在下游上岸后,浑身湿透,狼狈不堪,但他们的眼神中却透着坚定。经过此次惊险遭遇,他们更加坚信《推背图》和奇门遁甲的指引。
回到司天监,两人顾不上更换衣物,便迫不及待地再次研究《推背图》与奇门遁甲。袁天罡重新推演奇门格局,根据逃亡途中所经历的方位变化和时间节点,他发现格局中出现了“开门”之象,这预示着新的机会即将出现。
李淳风则对着《推背图》反复琢磨,终于在一象的谶语中找到了关键线索:“双木成林,一女牵丝,朝堂之乱,由此而息。”他思索着,“双木成林”或许指的是某个与“林”字相关的人或地点,“一女牵丝”又代表着什么呢?
经过一番深入探讨,他们推测“双木成林”可能是指长安城外的一片树林,而那片树林附近有一个小村落,据说居住着一位奇女子。此女子精通各种奇术,或许她便是破解这场危机的关键人物。
李淳风和袁天罡决定立刻前往那个小村落,寻找这位奇女子,希望借助她的力量,彻底揭露郑崇俭的阴谋,拯救大唐于危难之中。他们深知,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艰险,但凭借着《推背图》和奇门遁甲给予的指引,他们无所畏惧,毅然踏上了征程
李淳风和袁天罡马不停蹄地赶到长安城外那片树林附近的小村落。刚踏入村子,便觉此地透着一股与众不同的宁静祥和,与长安城内的风云诡谲形成鲜明对比。
两人向村民打听那位奇女子的住处,村民们听闻,皆是一脸敬畏,为他们指明了方向。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他们来到一座清幽的小院前。院门上爬满了翠绿的藤蔓,偶尔几朵不知名的小花探出头来,显得格外雅致。
李淳风轻轻叩响院门,不多时,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位妙龄女子出现在眼前。她身着素色长裙,青丝简单束起,眼神清澈而灵动,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女子打量着二人,轻声问道:“二位前来,所为何事?”
李淳风赶忙拱手行礼,将朝堂之上郑崇俭等人的阴谋以及他们目前面临的困境一五一十地告知女子。女子听后,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我虽久居这偏僻村落,但也听闻过郑崇俭此人,其野心勃勃,手段狠辣。二位既是为了大唐江山社稷,我自当相助。”
袁天罡大喜过望:“姑娘肯出手相助,实乃大唐之幸。不知姑娘有何妙计?”女子微微一笑,说道:“我曾研习一种秘术,可追踪事物的根源与脉络。或许能借此找到郑崇俭暗中行事的关键证据。不过,此术极为耗费精力,且需二位相助。”
李淳风和袁天罡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女子将他们引入屋内,只见屋内陈设简单,却摆放着许多奇怪的器物和书籍。女子让他们二人在屋内按照特定的方位站好,自己则在屋中央燃起一炉香,袅袅青烟升腾而起,散发出一股奇异的香气。
女子闭目凝神,口中念念有词,双手在空中快速比划着各种手势。随着她的动作,屋内的气氛逐渐变得凝重起来,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涌动。李淳风和袁天罡按照女子的指示,集中精神,感受着周围气息的变化。
不知过了多久,女子突然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道奇异的光芒。她快步走到一幅地图前,在上面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做了个标记,说道:“我通过秘术追踪到,郑崇俭的重要罪证极有可能藏在这个地方——终南山下的一处隐秘洞穴。但那洞穴周围必定设有重重机关和埋伏,我们必须小心行事。”
李淳风看着地图上的标记,坚定地说:“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要找到罪证,将郑崇俭绳之以法。”袁天罡也握紧了拳头,目光中透着决然。
三人稍作准备后,便朝着终南山进发。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时刻警惕着可能出现的危险。当来到终南山下,按照女子所指的方向,果然找到了一个隐秘的洞口。洞口被一些藤蔓和杂草遮掩,若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
袁天罡上前轻轻拨开藤蔓,朝洞内望去,只见洞内一片漆黑,隐隐传来一股阴森的气息。女子轻声说道:“大家跟紧我,我能感知到机关的位置。”说着,她走在前面,凭借着对机关的敏锐感知,带领李淳风和袁天罡缓缓向洞内深入。
洞内错综复杂,时不时出现一些暗箭和陷阱。女子总能在关键时刻提醒二人躲避,让他们化险为夷。然而,随着深入洞穴,危险也越来越大。突然,前方出现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两侧的墙壁上伸出许多锋利的刀刃,缓缓向中间合拢。
“不好,这是绞肉刃阵!”女子脸色微变,急忙说道,“我们必须在刀刃完全合拢之前冲过去。但要注意脚下的石板,稍有不慎触发机关,刀刃会加速合拢。”
李淳风深吸一口气,说道:“我在前探路,天罡和姑娘跟紧我。”说完,他小心翼翼地踏上第一块石板,确定没有触发机关后,示意后面两人跟上。三人一步一步地在狭窄的通道中前行,身后的刀刃离他们越来越近,冰冷的气息扑面而来。
就在刀刃即将合拢的千钧一发之际,李淳风看准时机,一个箭步冲过了通道,袁天罡和女子也紧跟其后,险之又险地避开了绞肉刃阵。
众人稍作喘息,继续往洞穴深处走去。终于,他们在一个隐秘的石室中发现了一个精致的木盒。女子说道:“罪证应该就在里面。”袁天罡刚要上前拿取木盒,突然,石室的门“
袁天罡刚要上前拿取木盒,突然,石室的门“轰”的一声关上,四周墙壁上瞬间燃起幽绿色的火焰,将整个石室照得阴森恐怖。一个低沉的声音在石室中回荡:“你们以为能轻易拿走罪证?今日便是你们的死期!”
李淳风迅速环顾四周,试图寻找机关破解石门。袁天罡则凝神戒备,以防暗处有敌人突袭。女子紧闭双眼,再次施展秘术,试图感知周围隐藏的线索。
“大家莫慌,这火焰虽诡异,但暂时对我们构不成致命威胁。”女子开口说道,“我感觉到机关与这木盒有某种联系,或许打开木盒能找到出路。”
李淳风点头,与袁天罡一同靠近木盒。木盒上刻满了奇怪的纹路,似是一种古老的文字。李淳风凭借深厚的学识,仔细辨认着这些纹路,经过一番思索,他找到了打开木盒的方法。
随着“咔哒”一声轻响,木盒缓缓打开,里面放着一卷羊皮纸和几枚玉佩。李淳风展开羊皮纸,上面详细记录了郑崇俭勾结外敌、意图谋反的种种计划和往来书信。而那几枚玉佩,想必也是他们联络的信物。
“终于找到罪证了!”袁天罡激动地说道。就在此时,石室的墙壁开始剧烈颤抖,似乎整个洞穴都要坍塌。女子说道:“这是触动了自毁机关,我们必须马上离开!”
三人急忙寻找出口,然而原本的通道已被落下的巨石堵住。好在女子凭借秘术感知到一条隐秘的暗道。他们沿着暗道拼命奔跑,身后不断有石块滚落,烟尘弥漫。
突然,前方出现一条地下河,河水湍急,暗流涌动。“看来只能从这里游出去了。”李淳风说道。三人毫不犹豫地跳入河中,在湍急的水流中奋力游动。
河水冰冷刺骨,且不时有漩涡出现,试图将他们卷入水底。袁天罡奋力游在前面,为众人开路。李淳风则紧紧护着装有罪证的木盒,不让它被水浸湿。女子虽水性不如二人,但也咬牙坚持,凭借顽强的意志紧跟其后。
就在他们感到体力即将耗尽之时,前方出现了一丝光亮。“是出口!”袁天罡兴奋地喊道。三人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朝着光亮处游去,终于成功上岸。
李淳风、袁天罡和女子带着罪证,马不停蹄地赶回长安。他们直接进宫面见皇帝,将郑崇俭的谋反阴谋和罪证一一呈上。皇帝看后,龙颜大怒,立刻下令将郑崇俭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经过一番彻查和审判,郑崇俭等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朝堂的危机得以解除。皇帝对李淳风、袁天罡和女子的英勇行为大加赞赏,欲对他们进行重赏。
女子婉拒了赏赐,说道:“民女不过是做了自己认为该做之事,不求回报,只愿大唐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李淳风和袁天罡也表示,他们身为司天监官员,守护大唐乃是职责所在。
经此一役,李淳风和袁天罡对《推背图》与奇门遁甲的领悟更深一层,他们明白,这些术数不仅是预测未来的工具,更是引导人们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守护正义的力量。而那位奇女子,继续回到她的小村落,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但她的事迹却在长安城中流传开来,成为人们口中一段传奇佳话,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难和邪恶时,勇敢挺身而出,为了正义与和平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