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立国已超过200年。
过去百年间年,时不时就会有人被逼的活不下去,从而起兵造反。
只是都不成气候,通常没蹦达几天就会被摁下去。就算有些势力能糜烂一方,也敌不过朝廷军队,最终都被消灭殆尽。
起义势力发展到了现在,情况已有所不同。
经过吞并厮杀,在全国有了几股比较大的起义势力。
其实朝廷的军队战斗力还算能打,前些年一位将军指挥军队扫灭一股较大反叛势力时,表现出来的战力着实震惊了世人。
可惜这位将军得志便猖狂,得罪了很多人,因当时反叛势力已被压制,被其得罪的人联合起来弄死了。甚至还连累家族遭殃,被判了个满门抄斩。
之后的将军遇到叛乱,为自保都不再拼尽全力,以致局势糜烂至此。
而且朝廷军队问题远不止如此,王朝末年该有的问题,其全部具备。纪律败坏、贪污腐败、兵员短缺、内部分裂、装备落后......
蜀地旁边荆襄一带也出现了一股较大反贼。
其已经全据荆州并且占据了襄阳城,下一步就是西进占据夷陵。只要能全据荆襄,就能堵住大部分出蜀的通道。
这是周衍所不能接受的,尤其现在造反时机还不够成熟,周衍还打算做一段时间生意。
现在这股势力占据荆州,江南地区的情报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已经严重滞后。更别说生意了,江南地区可是周衍最重要的对外交易区。
何况,这个势力对蜀地也有垂涎之意,周衍手下在成都内已经揪出了好几个老鼠了。
---
山道蜿蜒,日头西斜,嶙峋的碎石割着众人磨破的草鞋,妇孺搀着老者,壮丁背着襁褓,干裂的嘴唇上凝着血痂,却无一人停下——这些都是受荆襄叛乱影响逃难来的难民。
\"阿爷,蜀地的米汤当真稠得能立筷子?\"少年阿蛮舔了舔皴裂的嘴角,竹筒里最后一滴水早在三天前就没了,“不会像前面那几座城一样不让我们进吧?”
\"当然不会!\"瘸腿的老猎户拄着木杖,语气斩钉截铁,\"十多年前,我随商队来过蜀地,那里有个明德商会,经常给穷苦人施粥。
我也厚着脸去讨要了一碗,那粥真好喝啊,还带甜味呢。\"说着还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孙子的眼中透露出小心翼翼的渴望,已经连续好几天吃的是树皮草根了。
旁边一位干瘦中年人冷笑出声:“这世道哪还有什么大善人,能在汤里放几粒米的就算...”
他说到半截突然噤声,从道边密林中突然窜出几人,每人手里都攥着一柄大刀,领头上前,“此树是我栽...”
这条路本就是小道,旁边完全无法行人,后面又被忽然出现的匪徒堵住。人群就此陷入混乱。
走在最前面的老汉颤颤巍巍说道:“这位大王,我等本就是受到战乱波及的难民,身上哪还有什么细软。”
头领阴鸷眼神扫过人群,“老子不管你们受了多大委屈,碰上老子算你们不走运,你们把身上带的零碎全扔在地上。
扔完了,你们就从我们这儿往外走,老子会一个一个给你们搜身。
不要让我搜出什么来,否则...”
片刻后,头领手里拿着一件物什,怒喝道:“这是什么?”
头领跟前一个面色枯黄的中年人苦苦哀求,“这位大王,这是亡妻给我留的定情信物,求求您给我留下吧。”
头领呵呵一笑,“定情信物?我何不送你去见亡妻来的方便?”说完不待中年人反应,手中大刀便应声而下。
人群随之陷入寂静。
婴儿啼哭乍起又戛然掐灭在母亲掌心。
头领阴恻恻开口,“我说过了,不要让我搜出什么,他不听就是这个下场,你们可别学他...”
经过这个插曲,众人继续上路。只是气氛更加阴郁,连小孩子都不再出声。
瘸腿老猎户忽然激动起来,松开拉着孙子的手,喊叫起来:“到了!到了!我看见城池了!”
众人眼里倏地迸出光,仿佛前方真的出现了一个城池。
人们纷纷向前面挤来,顺着老猎户目光,果然远远看到一座城池屹立天边。
又走了几个时辰,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众人合作挖了些树皮,草草充饥后,又摸黑赶起路。这些人实在不愿露宿荒野了。
待走到城下,天色已经微亮。
广元城府衙内,知府正在接待一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
年轻人穿着粗布短打,这种服饰通常是干苦力的底层人在穿。
但看知府对面前年轻人的恭敬模样,显然这位不是什么底层人。
知府声音传来,“不知郑行者前来是所为何事?”
郑行者面容精干,不急不缓开口:“荆襄之地起了战端,很快就会有难民涌来。这次与之前三三两两不同,一定是大规模,长期性的。
有三件事请你去做,第一,难民如果要来,大都会走人迹罕至的小道。这样的路上通常会有匪患。我希望你派人前去清剿,我不希望盗匪乘着这样的机会做大。
第二,难民入蜀,你们广元城是第一站,你要在城外搭建足够容纳难民的帐篷。
我已联系了在明德商行的同门,他们会为难民施粥。
第三,难民通常秩序散乱,你要排除衙役前去维持秩序。如遇秩序井然的团伙,你让人将其分散。
只有这三件事,等到难民恢复体力,我会遣同门来将其接引到蜀地腹地。”
老猎户来到广元城已经有三天了,他还是有种做梦的感觉。
看着手里的稠粥,难以想象,是何等财大气粗,能供的起如此多不断赶来的难民吃食。又是什么样的大善人愿意拿出这么多粮食供给自己这些穷苦人。
路上那个出言反驳自己话的中年人早已被折服,这些天完全没了路上那种愤世嫉俗,心中暗自感激那些善人口中的巨子。
这时一位善人走到人群中来,待众人都聚拢过来,善人拿出一沓纸,“诸位,接下来还会有更多难民前来,广元城外空地已经到达极限,再容不下更多人了。
所以你们要继续赶路,前往蜀中腹地,把此地腾出来,留给后来人。”
人群一阵骚动,有人出言询问:“前往腹地,还会有这样的热粥吗?”
善人微笑回答:“这里的粥只是为救命用的。进到蜀地,会有人为你们安排活计。
到时会有更多吃食,如果勤快,肉也不是吃不上。”
那人又开口,“还要干活?那我不走了。”
还不等善人回话,那个路上反驳自己话的中年已经怒而出声,“你个腌臜泼皮,诸位墨士救你活命,你不心怀感激也就罢了,你还想恩将仇报不成。
若是觉着皮痒,我也不介意给你松松骨头。”
旁边又有人跟着出言斥责。
面对众人愤怒,那人受不了羞愧退回人群中。
墨士再次出言,“你们就算有人不想走也是不行的,你们都登记了名字,只要一查便可知道有谁没跟上。”
说着拿起手中名册,“我接下来会点名,点到名的出来,会有人接你们前往分配到的城池。赵大有......”
瘸腿老猎户应声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