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力发展百年,直接为周衍工作的人现在已经达到了30万,间接影响到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其中骨干人员占5%,约为一万五千人。
而朝廷官员也不过2.5万~3.5万人,吏员也不过三五十万。
如果周衍现在造反成功,都不需要再大规模取士。
管理这么多人,还没有朝廷的大义名分。可想而知有多难......
这样的组织给其他人管理,可能会用宗教控制,但这样的方式在周衍看来隐患实在太大。
周衍的办法是用思想凝聚手下人。前世有那么一个组织,有崇高理想,可以凝聚成员;有严密的组织制度让组织始终保持高效;有着非同凡响的动员能力,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年代动员起了远超当时生产力所能支持的成员。
最重要的是这个组织为最高领袖提供了全面立体的合法性。
这个世界也有这个组织,只是远不如前世那么有名。
周衍翻遍故纸堆,终于从一部古籍将其找了出来。
那还是40年前,刚找到文献的周衍马上召集众多学者。
众学者被召集到周衍庄园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众人注意到坐在一张方桌前,桌上摆着几本古籍。
一位大儒拱手道:“不知东家召集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周衍放下手中书,抬头看向众人,声音带着少有的威严,“诸位来了也有不短时日了,对我麾下势力有什么看法。”
一个中年模样的人开口,“周东家办学塾,开工坊,仁德昭彰,造福一方,百姓无不感念。我等能为东家效力,实属幸事。”周衍记得此人名叫徐行之,是中原某地大儒,被自己重金请来。
周衍点头,目光看向其他人。
又有人开口:“周东家所办学塾上能为朝廷提供人才,下能为贫寒学子提供一条生路,实为功德无量。”郭知微,起义势力人才,被自己从朝廷手中保下。
“东家的工坊也非同凡响,其产出为百姓不知省了多少银子,过去只有达官贵人能用的东西,现在百姓也能用上。实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何晚,理科人才,投奔而来。
“周东家武功盖世......”崔九如,马屁精,情绪价值。
......
听了一阵马屁,周衍抬手打断众人发言,“你们所言,深得我心,只是我有些忧虑,我麾下势力遍布全国。
我担心朝廷会以谋反罪名将我拿下,我常常夜不能寐,总担心一觉醒来,眼前一切如水中月,镜中花般离我而去。
诸位可有见教,如有高论,我定不吝赏赐。”
话音落下,场中气氛落针可闻。
片刻后,郭知微开口说话:“东家,在下看来,如果朝廷怀疑您造反,您最好真的具备造反的能力。”
崔九如附和,“郭先生所言不假,东家您武功盖世,势力发展如日中天。如若起兵,朝廷定不能制,到时定能秋风扫落叶般澄清寰宇,重整乾坤。”
另一位起义势力出身的人开口:“以东家的势力,如若起兵可以让工坊全力产出刀兵。蜀地感念东家的人不知凡几都是上好兵源,我记得东家还经营粮食产业,积攒到足够前三月的兵粮。
接下来占领地盘,便可就地征粮。
我们可以先行全据蜀地,从成都出发,沿金牛道北上,经汉中、安康,进入关中地区。
南路...东路...三路并进...”
众人听罢,纷纷出言献策,好似下一刻周衍便要造反。
也有人面露忧虑劝道:“现在起兵怕是时机不对,朝廷虽然衰落,但其立国还不到200年,还没到尽丧人心的地步。我认为还是要缓缓。”这是徐行之。
有些人说不出具体方法,但也表示愿追随东家,共谋大计。据周衍观察,这些都是些理工人才。
纵观全场,没有什么人表露出不支持周衍的态度。
周衍等众人平息,才开口说话:“诸位真是错怪我了,朝廷待我不薄,何况朝廷还未到天怒人怨之地,我怎能置百姓安危欲不顾起兵造反呢?
我只担心麾下势力如同一盘散沙,如有风吹草动,岂不树倒猢狲散。
你们都参与过规则制定,当知其中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利益输送、虚假报销、采销舞弊、裙带关系、浪费资源......
这还是没有风险的时候,若有风险,我都不知能撑多久。”
崔九如开口:“原来如此,我就说此时朝廷还树大根深,就算造反成功,也会有人怀念前朝。”
周衍笑骂道:“刚才就数你跳的欢,现在出来当马后炮来了。”不顾崔九如反应,继续说道,“我找你们前来是想让你们帮我完善一下组织架构。
现在的管理已经跟不上扩张,尤其是蜀地地处偏僻,与中原信息交流严重滞后。
我想请诸位教我如何行事。”
众人沉思片刻,徐行之先行开口:“要想控制如此规模的势力,光靠银子是不够的。尤其是没有朝廷的正统地位,也不能用君臣父子那一套管理。不过我们可以创造一套与之相似的理论。
有了行为论据,便可高效的管理,最好设立道德准则,可以有效规范工人们的行为。
这倒不是难事,在座诸位都是儒道大家,只是需要不少时间。”
周衍点点头摊开桌上书籍,分到众人手上,“这是古代的一个学派,其与儒学几乎先后出现。只是其首领意外身亡,后人不济没能将学派发扬光大。
你们可以看看,我认为与我们的势力有很大相似之处。”
“墨家,兼爱?非攻?”徐行之抬起头,看向周衍,好似在问与你的势力有何相似之处。
周衍示意其继续往后看。
“组织严密,开学塾,办工坊...尚贤、节用...格物成就...天志、明鬼...巨子、墨者、弟子...职能分工...”再次看向周衍,面露奇色,“果然相似!只是这样的学派竟然未成显学?”
周衍笑了笑:“其中理念过于理想,并且其组织严重依赖巨子。其巨子身亡后人难当大任,消失于史书也实属正常。
我希望你们可以根据这些改一改。
‘兼爱’改成‘为公’,‘非攻’改成‘不起不义之争’
‘尚贤’‘节用’保留。‘天志明鬼’你们更改一些细节。
新墨家的目标是实现‘大同世界’,我们做事的宗旨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你们要根据这些再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编撰出《新墨书》。编完后交给我审核。”说着看向徐行之,“吸取墨家失败的教训,巨子下设单数位贤者,日常管理由贤者商量决定,有不决之事上报巨子。”说着顿了顿,随即坚定语气,“巨子意外身亡,择一贤者担当巨子。
贤者下辖身具不同职能的墨者,墨者是所在职能部门的最高管理者。
每位墨者配行者,行者负责宣传《新墨书》,兼监督墨者。
再往下是负责各地区的管理,你们负责完善。”
徐行之闻言有些忧虑,“巨子之下若有人心怀它意,那巨子的安全...”
“若有人德行无亏,比我更适合当巨子,我也不介意退位让贤。”说完这句话,没有在意众人反应,转而说起其他,“制定出规则后,自我始都要严格遵守。
还有我们现在还不会起兵,所以我们是秘密学派,平时要注意语言。”说完扫视众人。
众学者,闻言连忙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