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周衍突破宗师,又过去二十年。
明德工坊的实验室内,周衍站在一张巨大的工作台前。
旁边架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器械:改良的火药、燧发枪的零件、新式造纸机的模型……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墨香。
“东家,燧发枪的试射成功了!”一名工匠兴奋地跑进来,手中握着一柄精致的火枪,“管内加了螺纹,射程比之前的火铳远了足足五十步,精度也提高了!”
周衍接过火枪,仔细端详了一番,随后走到靶场,抬手瞄准远处的木靶。“砰!”一声枪响,木靶应声而倒。
“不错。”周衍满意地点头,“批量生产的进度如何?”
工匠恭敬答道:“已经安排下去了,下个月能出第一批货,共五百柄。”
周衍点点头,“试验一下,能大规模生产即可,试验完按照流程封存。”
周衍将火枪递给工匠,走到另一张工作台前,拿起一张新造的纸张:“造纸机的改良进展如何?”
另一名工匠上前汇报:“新式造纸机效率提升了三成,纸张的质量也更均匀。学塾那边已经订了十万张,要印新教材。”
周衍点头:“很好。记住,技术是咱们的根本,绝不能外泄。”
---
明德学塾的术数院内,几名学子正围在一张巨大的黑板前,黑板上写满了复杂的公式与符号。
一名年长的学子指着其中一行,兴奋地说道:“这就是极限法(微积分)的雏形!我们可以用它来计算曲线的斜率,甚至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另一名学子皱眉:“可是,这公式太复杂了,普通人根本看不懂。”
年长的学子笑道:“所以才需要我们简化。教习说过,术数不止是为探寻世界运行的规律,也是为了实用。”
这时,周衍与柳莺走进院内。学子们纷纷行礼:“东家,柳教习。”
周衍走到黑板前,仔细看了看公式,点头道:“不错,有进展。不过,术数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得结合实际应用。”
柳莺接过话头:“工坊那边正在研发新式水车,你们可以用这公式计算水车的效率,看看能不能再提升。”
学子们兴奋地点头:“是!”
---
学塾的会客厅内,周衍正与一名中原来的大儒对坐品茶。
大儒年约六旬,须发皆白,但目光炯炯有神。
“周东家,老朽此次前来,是想在学塾谋个教席。”大儒拱手道,“听闻贵学塾术数研究颇有建树。
老朽做了一辈子学问,偏爱术数,只是同道难寻,前段时间,偶尔看到一篇术数论述,惊为天人。打听之下,源头是在此处,故前来谋个教席。”
周衍笑道:“先生大名,如雷贯耳。能得先生相助,是学塾之幸。”
大儒点头:“老朽听闻明德学院有一个格物院,可否前去一观。”
“当然,能得老先生指点几句就再好不过了。”
......
“老朽希望能在这‘格物院’担任教席,
我参研格物之论多年,现在才算进了格物得大门。
这格物原来需术数与工匠技术相结合。”
周衍眼中闪过一丝喜色:“正合我意。先生若能主持格物院,学塾定能更上一层楼。”
---
夜深人静,周衍与柳莺站在工坊的地下密室中。
密室内摆满了各种药材与器械,中央是一张石床,床上躺着一名年迈老者——这是周衍与柳莺培养的武者。
“这是第三十七次试验。”柳莺低声道,“前三十六次都失败了,这次若是再不成……”
周衍抬手打断她:“不必多说,开始吧。”
柳莺点头,将一枚丹药放入年轻人口中,随后运转内力,刺激老人的“命门穴”。
片刻后,老人的呼吸逐渐平稳,脸上的皱纹也淡了几分。
周衍仔细观察老人的变化,低声道:“有效果,但还不够。”
柳莺皱眉:“药材的配比还得调整,尤其是‘千年灵芝’的用量。”
周衍点头:“让李明远再加派人手,去中原采购灵芝。无论如何,延寿功法必须成功。”
这时老人醒了过来,双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忽地老泪纵横,“师父,真的有效果。难道真的有机会长生不老吗。”
周衍拍拍他的肩膀,“这些离不开你们师兄弟的付出。
你要努力修行,等你突破先天会增加大量寿元。别等长生术专研出来了,你们却不在了。”
老人苦笑道:“师父,让您失望了。我本就资质不高,承蒙师父看得起,教我本事。
我当年受不了内功修行太慢,转修外功。到现在已损耗了太多寿命,怕是等不到师父得成果了。”
---
周衍对面坐着李明远,现在李明远脸上也挂满了皱纹。两人之间摆着茶具,现在两人趁着赋闲之机聊些闲话。
周衍开口说道,“最近蜀地有人说,咱们太重工商。
完全置士农不顾,现在曾经的天府之国,产粮大省都要从外省购粮。这就是祸国殃民之道。
景行,你怎么看这件事。”
李明远略一思考,说道:“这是很多地主没有人给他们耕地,才鼓动一些文人饶舌。”
周衍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嗯,这些不过癣疥之疾。
我想问的是,我们确实把很多人从田间拉到了工坊,现在我们还能从外界买到粮食,将来有一天买不到怎么办,停下工坊发展吗?”
李明远说道:“我们的工坊现在一年能产出朝廷百年都产不出的物资。
至于土地,我相信总能像工坊一样钻研出提高产量的方式。
只是......”
周衍笑道:“20多年了,现在试验田那边是个什么情况。”
李明远一脸为难道:“东家,试验田那边其实有些成果,只是效果不太大。
田里那些人把历朝历代提升农业的方法都尝试过了,现在最高能做到亩产上千斤。
不过需要的人手太多,成本也太高。难以大规模普及......”
周衍开口道:“既然我们投入了这么多资源,这么多时间还没有出成果,那说明我们的路错了。先把那边停一停吧。
最近工坊做出了一个能观极小物的透镜。你让人把作物拿去看看。
看看这作物,产的多的作物与产的少的作物有什么不同。
是不是这产的多的比别的有天赋,或者资质强。”说到这里,指了指工坊那边,“他们研究出不少好东西,工坊有很多人力岗位都被新机械淘汰了。
那他们能不能研究出把农田里人的部分工作替代掉。”
李明远点点头,掏出一支硬笔记在纸上。
周衍看着明远的白发,说道:“景行,你在一流境界多久了,平时还有用功吗?”
明远听到这里,摇摇头:“哪还有时间忙别的,能修到一流都是我天赋好了。”
周衍拍拍他肩膀,“这可不行,你得把精力用到修行上了。突破先天会增加大量寿命,景行,我可离不开你。哪怕为了自己,也要想想。
我和柳莺一直在参研寿元之秘。
我不想等我们研究出来了,你却已经不在了。”
李明远眼边有些发红,点点头,“是,周大哥,景行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