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稀土换飞机怎么换?”
“歼六飞机约100万,相当于40吨稀土矿石,你这种矿车也就是两车,59中坦克约50万,也就是一车稀土就行。”
“59中也有?”王弟仁很惊疑
“现有封存的59中坦克有多少?”
“至少五千辆。钢铁洪流不是白给的,要看吗?”
“不用看,非洲小国先试用两个坦克连的,军方不傻的话,他就不会给我差的。”
“我向相关部门进行申请就可能会更便宜。”
“没有必要。现在不用惊动太多的部门。稀土能解决的事儿就不是事儿,那现在20车稀土换两架歼六飞机,十六辆59中坦克。”
“老板大气,我让他们送你台装载机吧,反正也是给军方服务。”
“那敢情好。你就安排把这些东西送到中部军区的仓库吧。”
忙完这些,王弟仁就回到了亮剑世界,还有很多事要忙呢。
\"老李,飞机我没敢多要,没飞行员,要了也是白要。\"
王弟仁拍了拍桌上的作战地图,
\"现在有两架换着飞,先训练些飞行员再说。\"
李云龙叼着没点燃的烟卷,眉头皱成了\"川\"字:
\"两架?他娘的,这够干啥?老子一个排的人上去就塞满了!\"
\"饭要一口一口吃。这是战斗机,不是运输机。\"
王弟仁从公文包里抽出一沓文件,
\"坦克也不够两个标准连,咱不是要走合成化嘛,拿几辆装甲车充数就行。\"
指挥部外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声。赵刚撩开帘子进来,军装下摆沾满了尘土:
\"矿区那边安排好了,按你说的,选了个隐蔽的山坳。\"
他摘下眼镜擦了擦,
\"不过老王,我实在不明白,那些灰不溜秋的石头有那么重要?这就是你说的你穷的吃不上土,只能吃稀土?\"
“这辛苦装一车,只能换一个铁王八,半架飞机。”
王弟仁很凡尔赛,立刻摊开一张地质图:
\"老赵,这稀土是造飞机导弹的核心材料!\"
他的手指顺着矿脉走向滑动,
\"以后要用稀土的机会很多,这稀土能当土黄金用,没必要运来运去了。”
又转向李云龙,
“老李,你把矿区那个山坳戒严,以后矿石都先存在这里,你授权给我当仓库用。我让组织给你运过来。\"
赵刚都无语了,常校长只差把老婆卖了,才换几架,现在我们有几座山呢。
李云龙凑过来,胡子拉碴的下巴几乎要戳到图纸上:
\"就这么定了!不过老王,你那些铁鸟总不能从石头缝里蹦上天吧?\"
\"说到点子上了!\"王弟仁打了个响指,
\"飞机总要有个跑道才能飞起来。你要先修起来,但更重要的是——\"他故意拖长声调,看着两位老战友急不可耐的表情,
\"要有飞行员!\"
赵刚若有所思地点头:
\"就像当初我们办随营学校培养干部...\"
\"没错!\"王弟仁从椅子上弹起来,
\"我打算在山河大学成立空军指挥学院,设立独立校区,校区内建机场。\"
他转向李云龙,
\"装甲指挥学院也要同步成立,老李,你全军选拔人才,要脑子活、文化底子好的。\"
李云龙摸着下巴嘿嘿一笑:
\"文化底子?你这是难为我老李啊!\"
窗外传来整齐的操练声。王弟仁走到窗前,看着操场上训练的战士们,阳光在他们刺刀上跳跃。
\"老李,老赵,咱们这是在改写历史啊。\"他的声音突然变得深沉,
\"等这批学员毕业,我们就有自己的空军和装甲兵了。\"
赵刚走到他身旁,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光:
\"教学大纲怎么定?教材呢?教官从哪来?\"
\"教材我带来了。\"王弟仁指了指墙角几个大木箱,
\"全是苏联和美国的最新军事教材,已经翻译好了。\"
他狡黠地眨眨眼,
\"至于教官嘛...先从各部队抽调技术骨干,再从总部请几个'客座教授'。\"
李云龙突然拍案而起,震得茶杯跳了起来:
\"他娘的!老子这就去挑人!
\"他抓起军帽就往门外冲,又猛地刹住脚,
\"对了,飞行学员有什么要求?总不能让我这个旱鸭子去吧?\"
王弟仁忍俊不禁:\"年龄25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身体素质过硬。\"
他顿了顿,
\"老李,你要真想学,我给你开个特批...\"
\"得了吧!\"李云龙摆摆手,
\"老子还是在地上踏实!\"说完便风风火火地冲了出去。
赵刚摇头苦笑,转向王弟仁:
\"这事没那么简单。上级能同意我们私自建立军事学院?装备来源怎么解释?\"
王弟仁沉稳地说:“我来负责,我同老总解释。\"
傍晚的余晖染红了操场。王弟仁和李云龙站在新建的沙盘前,沙盘上插满了代表装甲部队的小旗子。
\"合成化作战不是简单的兵种叠加。\"
王弟仁移动着代表坦克的模型,
\"一个合成营要有坦克、步兵、炮兵、工兵、防空和后勤保障...\"
李云龙突然打断他:
\"等等!你刚才说防空?\"
他瞪大眼睛,
\"咱们不是有高射机枪吗?\"
王弟仁叹了口气,从公文包里取出几张照片:
\"看看这个,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速度是螺旋桨飞机的两倍。高射机枪?连影子都摸不着!\"
照片在李云龙手中微微颤抖。他盯着那流线型的机身看了许久,突然抬头:
\"老王,你说实话,将来的仗...是不是都得在天上打了?\"
\"天上要打,地上更要打。\"
王弟仁指向沙盘,
\"但打法完全不同了。装甲集群突击,空地协同作战,电子对抗...\"
看到李云龙越来越迷茫的表情,他笑着拍拍对方肩膀,
\"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
夜色渐深,有了李云龙的授权和戒严,王弟仁把坦克和飞机取了出来,布置了一架无人机升空警戒。
指挥部的灯依然亮着。赵刚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份名单:
\"初步筛选了三百人,明天开始文化课考试。\"
他看了看沙盘上复杂的兵力部署,又看看桌上摊开的空军教材,
王弟仁招呼他和李云龙一起,看向无人机的显示屏。
“我们看这里。坦克和飞机已经到了。”
夜色中,坦克和飞机静静的闪着亮光。
“我草,”
李云龙只恨当年读书少,遇事只能说我草。
赵刚突然感慨:
\"我们这是在造一艘大船啊。\"
王弟仁站在窗前,望着满天繁星:
\"不,我们是在培养造船的人。\"
远处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声,那是第一批选拔出来的学员正赶往临时校区。车灯划破黑暗,像一把把利剑,刺向未知的未来。
“飞机位置是特定的,它前面至少要修一公里的跑道,飞机总要有个跑道才能飞起来。”
“我让部队连夜去修。”
李云龙恨不得马上动手。
“这个其实不急,我更关心的是要有飞行员,装甲指挥学院也要抓紧了。”
“我让全军进行选拔。”
李云龙急不可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