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大过年的,何父就发癫,嫌弃饺子皮不好,掀桌子把何母打一顿。
儿媳妇看不过去,说了两句,何父转头要打儿媳妇。
嫂子可不惯着他,直接打电话报警。
警察来警告一番,何父都偃旗息鼓了,何母跳出来指责儿媳妇不孝,竟然报警抓公爹。
何父瞬间又嚣张起来,继续把老婆按着打一顿。
何天与哥哥都很无语,后来哥哥就再也不带老婆孩子回来。
前年何父阑尾炎做手术,何天回去探望,哥哥也只是回来看一眼,给了点钱就走了。
何母嚅嗫。
“他好歹是你们亲爹,怎么说也养大了你们。”
何天嗤笑一声。
“那你就当我们是白眼狼好了。”
“你,你爹说,你哥再不管他,他就要去告你哥不赡养老人。”
何天无所畏惧。
“没事,我会为我哥作证,他赡养了,他出钱,我出力,我们都回去探望了,还要怎样!”
何母铩羽而归,等着她的是什么,何天不用想都知道。
但是何天不想管。
房正利没能参加女儿的升学宴,宴会结束后,房母和亲戚们才去看他一眼。
他呜呜想告状,话又说不清楚,何天推着他的轮椅,还顺手在他臂弯内侧狠狠拧一把转一圈,疼的他眼泪汪汪。
原本激素胖,现在瘦了不少,成天闷在屋子里,皮肤白白的,看着就不像受苦的样子。
何天一点都不担心房家人抱怨,谁敢嫌弃她照顾的不好,谁接回去照顾。
知道何天不容易,房蕾特别努力,在学校里读书用功,积极参加校园活动,课余时间还去勤工俭学,又利用家境情况申请国奖和贫困生补助。
毕业后参加工作,房蕾找另一半的唯一要求就是要孝顺父母。
何天很怕房蕾走上她的老路,房蕾直接去学了自由搏击和散打。
“妈妈,我们婚房都买好了,我接你过来跟我们一起住吧?”
何天不愿意。
“暂时先不用,你别管我,过好你自己日子就行了,要是你有怀孕生子的计划我再去,记着,一定要好好工作,事业是你人生最好的代表作知道不?”
从小何天就一直给她灌输工作如衣服的道理,不能让孩子裸奔吧!
房蕾劝不动妈妈,自己也的确在事业上升期,只能全身心投入工作,还经常在网上给何天花钱。
漂亮的衣服,舒适的鞋子,社区团购的水果蔬菜零食,还有金项链,智能手机。
还让何天把房子租出去,租金加上房蕾贴补一些,直接租了个电梯房。
房正利终于实现了出去转转的愿望。
就是每天都很生气。
何天推着他出去,夏天穿外套,冬天穿薄衫。
下雨天还要给他顶着一层塑料薄膜。
经常把他往路边一丢,就去跟人跳广场舞。
直到女儿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准备放缓步伐,备孕生娃,何天找了个烧烤摊工作,经常上夜班。
房正利没人照顾,老娘去年也死了,兄弟姐妹各有各的生活,压根没人来看他。
不出半年,他得了褥疮,梅毒也发作,骨头都烂穿孔了。
没多久,他就因为脓血症,多脏器衰竭,终于死了。
何天一手操办他的后事,不让孩子回来。
梅毒病人是病毒终身携带者,就算控制住了还是阳性,也没那么多讲究,烧都是特殊处理过才烧的。
房正利这边处理完,何天就腾出手来,去照顾怀孕的女儿。
“妈,其实你不用这么早过来,好不容易没有负担了,可以放松一下,我给你报个旅行团怎么样?”
何天摆摆手。
“女人怀孕就是在鬼门关游荡,我哪里放心你啊!”
她根本不用亲家过来,一手包办女儿孕期饮食。
除了搭把手,其他绝不多过问。
太多小夫妻矛盾就从孕期产生,产后带娃的几年,就是女人对爱情祛魅的过程。
还有的家暴男,就从孕晚期或者月子里开始的。
虽然女儿女婿都是知识分子,何天仍旧不放心。
家暴跟学历没关系,跟基因还有性格乃至成长经历都有关联,何天不可能把女儿在手术单上签字的权力交给一个刚认识几年的男人。
教育是改命的机会,尤其是穷人改命的机会,这话一点也不错。
何天从母系传递下来的吸渣体质,家暴遭遇,终于在女儿这里破解了。
房蕾生了个女儿,亲家母有点介意,在月子里就说二胎的事儿,何天私下找到女婿。
“你妈说话不好听,但是我希望我女儿跟你的感情一如既往的好,所以我希望你说说你妈妈,不然我出手,可就伤和气了。”
丈母娘这么不客气,直指问题核心,女婿也无话可说。
反正何天不打算常年跟女婿一起生活,得罪人的话就自己说,完事儿两口子没有撕破脸,何天的目的就达到了。
女儿安全度过生产育儿的坎儿,继续回归职场,闷头拼杀。
何天劝亲家母。
“要是有钱有闲,谁都想多生几个孩子,一起享福。
所以你只管鼓励孩子好好工作,升职加薪,只要他们小年轻的幸福感强了,没有育儿烦恼,只有温暖幸福,他们自己脑子一热就能给你生个二胎。
要是你一个劲儿的劝,指不定把他们反骨劝出来了,就要跟你对着干,说啥都不生,你有什么办法?”
何天的看法很对,小孙女被养的健康可爱,平时洗的干干净净。
小两口回来,就有可口的饭菜,活泼的女儿,干净整洁的家,永远清爽的卫生间。
在三十岁的时候,两口子纷纷升职到管理岗,工资翻倍,俩人一高兴,出去旅行,过个二人世界。
回来后,房蕾就怀孕了。
孕早期还没什么感觉,房蕾给何天报了个旅行团,出去散散心。
“哎呀我原来不想生二胎的,来了又不舍得了,小草莓这么可爱,要是再来一个,跟她一起长大,感觉也不错。”
“就是要辛苦妈妈了。”
何天笑道:
“我跟你婆婆早就盼着家里多个孩子多热闹了,草莓多个弟弟妹妹多好,不要像我跟你一样,单打独斗的。”
何天有哥哥跟没有差不了多少,房蕾更不必说,能顺利长大都是幸运了。
现在这样,也挺好。
何天原本计划仍旧是把孩子带大了自己就回老家去,结果孩子们大了对外婆感情很深,都不舍的她走。
女婿也习惯了家里有个老人,更有生活气息。
其实就是喜欢家务有人做,回来有家常菜吃。
房蕾怎么会不知道隐形家务有多累人呢!
早就悄悄找了钟点工,每星期来六天,下午两小时,来打扫一下,做顿饭。
两口子都升职加薪了,收入高,也换了大房子,住处宽敞,手里有钱,对老人宽容度也高。
何天觉得这样也不错。
子女正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支持他们去奋斗,因为他们年轻有无限可能,他们带来的好生活,比老年人自己苦哈哈赚来的优秀的超乎想象。
孩子们有钱了,她这个老人家,日子也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