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些鱼货抬上去后,码头上的人纷纷跑过来围观。
“阿峰,你是这什么运气呀,怎么总是能捞到这么多货。”
“看来你家渔船还真是买对了,这才出两天海,这都赚好几百块钱了吧,用不了多久,这买渔船的钱就挣回来了。”
“可不是嘛,每次出去收获都这么好,都让人羡慕得很。”
听着码头上那些人的话,陈业峰几人也只是笑笑,然后让大家让让,把鱼获往王富贵的收购点。
看着他们在那边搬东西,不远处的老林跟烂仔二跟吃了死苍蝇一样难受,特别是烂仔二,他现在就像是一个丈夫抛弃的深闺怨妇。
不过陈业峰哪里管他们,他就是一个赶海的渔民,哪个收购点的价格高,他就卖给谁。
“这是什么鱼?石斑鱼?怎么这么大?”
“这是猪羔斑吧,好像也叫龙趸、鲈滑,就是一种大型的石斑鱼,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
“这个怕有七八十斤吧,能卖好多钱了。”
“真的是太羡慕了,我要是捕捞到这么大的鱼,让我一天,不,三天不吃饭都行。”
“称一下呀,看看有多少斤。”
当那条龙趸被提上岸,瞬间就引起了轰动,众人七嘴八舌的开口,现场一片混乱。
他们这个小码头还从来没有人捕捞过这么大的龙趸,实在是太稀奇了,所以大家都好奇的跑过来看。
“大家都让让,我把这条大鱼过一下秤,看看有多少斤。”
陈业峰跟五叔抬着龙趸往王富贵的收购点走,大家热情的围上来,路都没有了。
他只能开口喊人让开,然后艰难的往王富贵那边走。
“不是不打算卖,怎么还要过秤?”王富贵有些纳闷的说道。
“我就称一下看看,到底有重,心里有个数。”陈业峰笑着说道。
王富贵:“……”
听到这话,他还能不明白这家伙之前就是在骗人,根本就没有酒楼的老板订下这条大鱼。
不过他也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对方想自己卖到酒楼,也便不再说什么。
几人把龙趸抬到地秤上去称。
七十八斤五两!
“啧啧,这么重的鱼能值好几百块钱了吧。”
“不过刚才听王富贵说,这条大鱼好像不卖。”
“不是吧…这么大的鱼不卖掉,难道拿回去吃吗?这么值钱,怎么下得去嘴,还不如用卖掉的钱来买肥猪肉吃,鱼肉有什么好吃的。”
“肯定会卖掉,谁舍不得吃呀,人家说不定是自己想送到镇上的酒楼去呢。”
“自己送去也可以,只不过要能卖掉才行呀,卖不掉的话,这么大的鱼要是砸自己手里,那就亏死了。”
“对对,要是我的话,肯定就在码头卖掉了。这么大的鱼,运来运去也麻烦得很,到时候不新鲜,不得后悔死。”
“又不是我们的,操那个心干嘛。说不定人不。家就是想多卖点钱,或者有更好的销售途径呢。”
“……”
围观的人在那里窃窃私语,眼神充满了羡慕。
好多人打了这么多年的鱼,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石斑鱼。
王富贵腆着脸笑着说道:“阿峰,你确定不在我这里卖掉了,我可以给介绍客户过来呀。”
“ 石康镇的鸿福酒楼知道吗?我跟他们的老娘娘燕姐很熟,我打个电话让她开车过来收鱼就可以了,你也懒得拖到镇上去。”
“你别不说话呀,我可是为了你好,万一你自己砸手里面就可惜了。我可以把佣金降低一点,就收你百分之十怎么样?保证把你的鱼推销出去,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陈业峰撇撇嘴,淡淡的说道:“有没有人说你很吵,都说这鱼已经让镇上的老板定去了,你还在这里说快点称其他鱼货吧,等下那些都不卖给你了。”
“别呀!我现在就称,都装好筐了,你还卖给谁呀。”王富贵连忙说道,赶紧帮忙过秤。
王富贵看着人还不错,就是嘴有点碎,跟老陈有的一拼。
让他爹在码头过秤计数,陈业峰跟五叔抬着那些小鱼小虾先回去一趟。
现在才下午三点多,时间还早。
打算先回去冲个凉,换套干净点的衣服,在海上劳作这么久,身上都是臭烘烘的。
抬着东西回到家后,周海英上课还没有回来,陈母没在家,也不知道带着他小女儿到哪串门去了。
陈业峰冲了个凉,然后随便找了一套衣服换上。
老婆没在家,他都不知道要找哪套衣服穿。
穿好衣服,他就从屋子里把那辆二八大杠推了出来。
本来还想着跟五叔一起推个板车去的,不过想着家里有自行车,拉着板车去实在是太累了。
反正天色还早,路上也相对安全。
等他骑着车刚出门,就看到五叔站在阿嬷家的门口等他。
陈业峰纳闷一声:“不是说让你待在家里,我一个人骑自行车去就行了。”
那辆二八大杠载重没有什么问题,就算是搭载几百斤也没有问题,只是空间太小了。
后面搭上那条鲈滑后,就坐不下人了,傻大个一米八几的个子,总不能坐在前面的大杠上吧?
“你一个人去安全吗?上次我还听说你差点被喇叭、排骨那些人打劫呢,我还是跟着去吧,搭不下的话,我走路就好了。”
“那再去二胖家借一辆自行车吧。”二胖家也买了自行车,也不知道他在没在家。
于是,他们一起去了二胖家。
二胖还真在家,不过他一听到陈业峰他们捕到一条将近八十斤的龙趸,眼睛立马睁得大大的,死活也要跟着他们去卖鱼。
陈业峰也随他的便,多一个人去镇上也无所谓,还有个照应。
不过,他们两个“重量级”得坐一辆车,他才没有力气踩车搭着他们呢。
二胖从家里也推了一辆二八大杠出来,然后让傻大个来开,他自己坐在自行车后座上。
胖子一坐上去,整个后座都瘪下去了。
陈业峰温馨提醒道:“我劝你们再给自行车打点气,免得半路上爆胎。”
又找来打气筒给车胎打气,然后两辆自行车往码头方向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