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大楼地下三层的保密会议室里,沈国华面前的投影仪正播放着一段模糊的监控视频。
画面中,几个工人正从省立医院后门搬运印有\"医疗废物\"的金属箱,装进一辆无牌面包车。
\"这是昨晚金昊逃跑前的监控。\"沈国华按下暂停键,放大画面角落——一个穿白大褂的男人正低头看表,腕间闪过一抹金光,\"看这个。\"
吴欢凑近屏幕,瞳孔骤缩。那人戴着的正是刻有\"S.Z\"的铂金袖扣,而白大褂胸口别着的工作证,赫然写着\"特聘专家:沈振邦\"。
\"不可能...\"陈默脱口而出,\"沈署长当时还在重症监护...\"
\"所以这是有人假扮。\"沈国华调出另一段视频,显示在沈振邦的病床前,心电监护仪的时间戳与监控完全吻合。
他转向白发老者:\"二叔,您当年在海关,见过这种袖扣吗?\"
老者——前海关缉私局局长沈振国——从怀中取出老花镜:\"这是90年代总署特制的功勋袖扣,全球只有七枚。\"
他指向投影画面,\"但真品的'S.Z'后面应该还有编号。\" 仿佛印证他的话般,技术员突然喊出声:\"无人机画面解析完成了!\"
放大后的机腹照片显示,那抹蓝光来自一个微型放射源标记,与金昊试管里的同位素特征完全一致。
\"他们在用无人机追踪放射性信号。\"吴欢猛然站起,\"那批真铀矿石还在省内!\"
颐和路17号地下室 。钢琴暗格里的船票存根被送入光谱分析仪。
陈默突然指着其中一张的背面:\"这里有压痕!\" 侧光下,浮现出钢笔记下的六组数字。
沈国华只扫了一眼就变了脸色:\"这是军用坐标,1998年的临海外海禁区。\"
墙上的电子地图随即标出位置——距离临州港37海里的公海区域,正好处在当年海军演习的封锁线边缘。
\"演习...\"吴欢突然想起潘文娟日记里的关键词,\"那艘船是以'军事补给'名义出港的!\"
沈振国剧烈咳嗽起来,从内袋摸出张泛黄的照片:年轻时的他与潘文娟站在缉私艇上,背景里是艘标着\"海巡21\"的船。
\"文娟牺牲前一周,我们截获了这艘冒牌海巡船。\"他的指尖点着船尾模糊的人影,\"这个戴金丝眼镜的,就是金昊的父亲金海。\"
照片边缘的日期让所有人呼吸停滞:1998年6月17日。
临州港3号泊位 。暴雨中的码头空无一人。
吴欢带着辐射探测仪,沿地下通道的墙壁缓慢扫描。
当仪器靠近某块看似普通的混凝土墙时,数值突然飙升。
\"就是这里!\"陈默用液压钳破开墙体,露出铅板密封的暗门。
门上的电子锁已经没电,但锁孔形状与钢琴暗格里的黄铜钥匙完美契合。
暗门滑开的瞬间,十二台布满灰尘的离心机赫然呈现。
每台机器上都贴着泛黄的标签:\"样品J-h-7#,纯度3.5%\"。
\"铀235浓缩设备...\"随行专家声音发颤,\"这个丰度已经接近武器级!\"
吴欢的耳机里突然传来沈国华急促的声音:\"无人机群出现在临州港上空!所有人立即——\"
通讯骤然中断。
几乎同时,港口探照灯全部熄灭,只有辐射探测仪的警报红光在黑暗中疯狂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