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艇发动机的轰鸣声中,老科长从座位下抽出一个铅制箱子。
\"张组长当年留下的。\"他布满老茧的手指在密码锁上转动,\"这些年我每天枕着它睡觉。\"
箱子里整齐码放着三份文件:1996年舰队钢材检测报告、东钢集团改制资产评估表以及一份让吴欢呼吸停滞的名单——《参与某型潜艇建造人员健康监测表》。
张小燕一把抓过名单,指尖在某个名字上颤抖停顿: \"林培生......1997年10月确诊重金属中毒。\"
对讲机突然滋滋作响。老人按下接听键,传来程亮断断续续的声音:\"马家动用了...海关缉私艇...你们...十分钟...\"
吴欢迅速翻看检测报告,在尾页发现周正阳的签名批注:\"样本镉含量超标致突变率87%,建议立即更换供应商。\"
而签字日期是1997年10月28日——距离林培生\"突发心脏病\"仅六天。
\"看改制文件。\"老科长突然指向某行小字,\"评估组组长马卫东,就是现在马副主席的亲弟弟。\"
快艇突然剧烈颠簸。
张小燕回头望去,两艘挂着海关旗的快艇正破浪追来。更远处,三艘渔政船呈包围态势。
老人猛地打满舵,从怀中掏出个老式诺基亚手机:\"拨1号键!\" 电话接通后,他只说了三个数字:\"517。\"
下一秒,江面突然升起浓雾。
吴欢认出这是军用烟雾弹的效果——他们在水下设了触发装置。
借着雾霭掩护,快艇冲进一条支流,船底擦过水下障碍物发出刺耳声响。
\"到了。\"老人熄火靠岸,指向芦苇丛中的铁门,\"1978年建的防空洞,直通省委后勤通道。\"
铁门需要指纹和虹膜双重认证。
张小燕尝试将右手按上去时,系统竟显示\"权限通过\"。
门开的瞬间,三人同时愣住—— 通道墙壁上密密麻麻贴满了照片和剪报,全部用红线串联。
中间是张建军、周正阳和另一个穿海军制服男人的合影,照片上用红笔圈出三人手腕上的相同纹身:三条波浪线环绕的锚状图案。
\"三心一体的真正含义...\"吴欢触碰那个纹身,\"是舰队、东钢和省纪委的三方联查?\"
老科长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袖口渗出血迹。他艰难地掀起上衣,露出腹部溃烂的伤口:\"他们去年找到我了...打了两针'特效药'...\"
张小燕翻出急救包的手突然停住——老人溃烂的皮肤下,隐约可见蓝色荧光物质。这和程亮伤口渗出的液体一模一样。
\"快走!\"老人推开她,从怀里掏出个辐射检测仪,\"我活不过今天了...记住,钢印要交给...\"
他的遗言被爆炸声吞没。
通道尽头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吴欢拽着张小燕冲进岔路,背后传来自动步枪上膛的金属脆响。
拐过三个弯后,他们撞上一道密码门。张小燕本能地输入,门锁却显示红色错误。
\"试试这个。\"吴欢抓起她右手按在识别区,同时输入517——门开了。
门后是间尘封多年的档案室。积灰的办公桌上摆着台老式电报机,旁边是半杯早已干涸的茶。墙上的日历永远停在1997年11月3日。
张小燕拉开抽屉,里面静静躺着本工作日志。翻开最后一页,张建军的字迹力透纸背: \"马家勾结境外势力篡改钢材参数,周医生证实舰队官兵中毒非偶然。今夜带证据赴约,若未归,证据在——\" 字迹在此中断,纸面留有深褐色的喷溅状痕迹。
吴欢突然踢开脚下的地砖,露出个微型保险箱。箱子里只有盘老式磁带,标签上写着《某型潜艇钢材参数论证会录音-1997.10.31》。
\"十月三十一日...\"张小燕声音发颤,\"父亲失踪前三天。\" 走廊脚步声已到门外。
吴欢迅速将磁带塞进老式录音机,按下播放键—— 先是一阵嘈杂,接着是马卫东油滑的声音:\"...检测报告当然要改,难道让首长们知道潜艇用不了二十年?\"
另一个低沉男声回应:\"张建军那边...\" \"周医生会处理。\"马卫东的冷笑在电流杂音中格外刺耳,\"他那套'心脏病突发'方案,在钢厂用过十七次了。\"
门锁开始转动的瞬间,录音机突然自动弹出磁带,同时内部传来机械碎裂声——这机器被设计成只能播放一次。
吴欢抄起消防斧砸向通风管道:\"上去就是省委后院!\"
当两人爬出通风口时,晨曦正照在省委大楼的国徽上。
三辆黑色轿车无声滑到面前,车窗降下,露出郑国良疲惫的脸: \"上车吧,纪委的同志等你们很久了。\"
后座阴影里,一个穿海军制服的男人正摩挲着手腕上的陈旧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