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向后推移了几日,张潇辰一边忙着《无名之辈》的后期工作,一边还关注着《法医秦明》的筹备情况。
主角三小只已经被张潇辰送去一线接受培训了。
剩下一些筹备工作,张潇辰还是选择了亲自上手。
毕竟这次是和官方合作。
人家不懂星辰内部的制片流程,只会简单把张潇辰在其中的参与度,归结为他对此的重视程度。
总归要给人留个好印象嘛!
而且张潇辰总感觉这次和金盾方面的合作,进展得异常顺利。
对方几乎没提任何条件,全盘接受了张潇辰这边的方案不说,还在各个方面大开绿灯。
政法资源是这么好调动的?
人家业界顶尖法医,工作难道不忙吗?
还要抽出时间来照顾三小只,这是多大的面子?
也难怪张潇辰都觉得受宠若惊。
虽然《法医秦明》的火爆,在张潇辰看来是必然的。
但他还是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和态度。
和官方合作的第一炮,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时间继续向前推进,新电影也在不断上映,《狄仁杰2》的排片已经跌到了个位数,剩下那些春节档电影更是濒临下档。
只有《大圣归来》,依旧保持着20%以上的排片,每天还有个两三千万的票房入账。
一部正常已经快要下档的电影,还能保持如此水平的票房,其表现堪称逆天。
不过这些已经不是张潇辰关注的重点了。
就连《法医秦明》也在张潇辰的亲自推动下,完成了初步的筹备工作。
剩下就该把全部精力,放到《无名之辈》的后期工作上来了。
除了最为关键的剪辑。
还有一项工作至关重要,那就是……录歌!
……
……
燕京,星辰音乐部。
张潇辰已然成为了一个传说。
这个脱胎于某老牌唱片公司的优秀团队,在被星辰收购之后,本以为不会再有发歌的机会。
一开始,部门给他们的规划也是转型做配乐。
结果从刘亦非的那首《我的未来式》开始,一切又都不一样了。
自家新老板,灵感跟不要钱似的。
直接把星辰所有的片头、片尾、主题曲、插曲通通包圆了。
他们这些唱片圈的loser,哪见过这种场面?
圈里最顶级的创作人,怕也不过如此吧?
至少在他们能接触到的圈子里,不存在这种词曲兼备,又高产,最关键成绩还逆天的存在。
《悟空》已经在各大音乐平台霸榜快一个月了。
《凉凉》更是成了KtV必点曲目。
还有《体面》、《说散就散》、《那些年》……等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可以说,老板张潇辰的存在,直接把星辰音乐部生生抬到了业界头部级别。
今天,张潇辰是跟刘亦非一起过来的。
《无名之辈》的剪辑工作已经快要接近尾声,是时候把几首相关的歌曲录一录了。
说起来前世《无名之辈》最出圈的一首歌,当属原版女主任素夕演唱的《胡广生》了。
出圈方式也很奇葩,唱哭一代天后王菲。
不过能以这种奇葩方式出圈,不正代表《胡广生》是一首经得起推敲的好歌么?
如果是以前的刘亦非,要唱这么一首生活氛围浓郁,代表平凡人深情的歌曲,还真有点心虚。
毕竟大小姐出身嘛!
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也正常。
但经过张潇辰几年的调教,这个时间线的刘亦非可比原时空接地气多了。
更别说还是她亲自饰演的马嘉祺,而胡广生更是她最亲爱的老公演的,代入感直接拉满。
前面拿到《胡广生》词曲的时候,刘亦非就差点泪崩。
这首歌的威力,对任何一个听懂它的人来说,都是顶级催泪弹。
可以说,它和尧十三的《瞎子》一样,都是无名之辈最真实的写照。
而对刘亦非这个局中人来说,影响更是超级加倍!
方言这块,经过整一个《无名之辈》的拍摄,刘亦非已经非常熟悉了。
对于歌曲中传递的情感,刘亦非更是感同身受。
可以说这个时空,没人比她更懂马嘉祺。
【一个乌的黑团团,高高哩,哑哑哩。两个魂喘着粗气,烟尘四起。】
【我欠你啥子嘛?我啥子都不欠你的!你问我真哩迈真哩。】
【等等,不必等等;等等,别等等。】
几遍唱下来,刘亦非算是彻底入戏了,再次回到马嘉祺的状态。
后果就是,她对这首《胡广生》的挑剔程度,被她拔高到了另一个维度。
但录歌是这样的,你很难做到百分百完美。
尤其是对于刘亦非这种无法进行稳定输出的非专业歌手,就更吃临场状态了。
几个小时下来,华元清那边倒是剪出几个听起来还挺完美的版本。
但刘亦非都不太满意。
“肯定是没坐轮椅的关系!”
刘亦非斩钉截铁的说道:“不坐轮椅的马嘉祺是没有灵魂的!”
张潇辰差点都要信了。
华元清倒是深信不疑,为此还专门找了一堆专业性的说辞替刘亦非解释。
以前都没发现,华老头还有这么狗腿的一面。
于是刘亦非的录制,在缺乏关键性道具的前提下,暂时告一段落。
不过没关系,录不了《胡广生》,还能录《无名之辈》嘛!
这首原时空由腾讯音乐三巨头之一,汪苏龙创作的同名主题曲就简单多了。
小汪同学嘛!
词曲都是一流,演唱只有三流。
新一代有名的几个唱作人,好像都有这毛病。
梁博除外。
不过对张潇辰来说,小汪同学的歌唱起来就轻松多了。
当天就把人声部分全部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