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圣归来》出海的事,张潇辰没有过多参与其中。
一方面,孙瑞在动漫圈深耕多年,版权谈判对他来说不过是小cass,张潇辰也乐得放权。
另一方面,现阶段电影出海的收益只能说聊胜于无,更多还是服务于国家的文化大战略。
反正他知道一点,来联系的片商还是很多的。
要不怎么说成功商人的眼光是总是卓绝的呢?
齐天大圣是谁?
那是享誉中外,华国人自己的超能英雄!
从诞生之际,他便被赋予了太多内涵,勇敢、叛逆、聪明和实干。
他在世界各地备受敬仰,尤其是华国周边国家,那都是猴哥的忠实拥趸。
《大圣归来》在叙事上,已经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可以说几乎没有观影门槛。
在猴哥的人物塑造上,张潇辰又赋予了他极为经典的悲剧底色,这和周星星的经典电影《大话西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在剧情安排上,《大圣归来》又有着好莱坞式的英雄主义。
以上都可以说是《大圣归来》的成功密码。
这些标准放诸四海皆准。
毕竟谁心里还没个大圣呢?
这样一部合家欢的动画电影,他不以强硬的姿态说教,而是用一种最接近童真的方式,让人们不自觉的接受这个故事。
他既代表着孩童的英雄梦,也象征着成人的理想模样。
所以说,《大圣归来》在世界范围受欢迎,几乎是理所当然的。
谈判的事交给孙瑞,《大圣归来》带着1.2亿的票房告别了大年初三。
据院线内部统计,《大圣归来》这两天的上座率已经接近90%。
由此也可以看出来,1.2亿已经是华国电影在16%这个排片下,天花板级别的票房了。
这个上座率是什么概念呢?
目前已知突破90%上座率的,只有《哪吒2》最火的那几天。
回过头来再看此前票房排名第二的《香江风云2》,顶着26%的排片,票房已经跌到9260万。
还是老毛病,上映前各种香江明星加盟,热度炒的不要不要的,观众被各种吊成翘嘴。
结果一上映,口碑迅速两极分化。
好这口的各种夸,老港片味太正啦,几个老港星还能再看十年!
不好这口的评价就很真实了,这么多年毫无进步,都什么年代了还是老一套东西,几十块票钱就当为情怀买单,再没有下次了!
总的来说,二者的比例在三七开。
这就很恐怖了,七成观众看完觉得不值票价。
也难怪口碑崩得这么厉害。
顶着高10%的排片,日票房却被《大圣归来》反超了近三千万,就别怪院线拿他开刀。
正月初四,《香江风云2》直接被砍了6%的排片,同期其他电影的排片也基本都在掉,只有三部动画电影例外。
《熊出现》和《羊作战》实在是砍无可砍了。
一方面,二者的排片率本来就在《大圣归来》的冲击下,只给到了4%,再砍也没多大意思。
另一方面,幼儿向的基本盘还在,这两个Ip还是能吸引一批固定受众买票进场的。
甚至在动画电影大环境被《大圣归来》带火后,一些观众由此产生了猎奇心理,特意买票去看熊和羊,结果不出意外的被辣到了眼睛。
原来不是华国动漫牛逼,而是《大圣归来》生生把华国动漫的上限给拔高了。
后果就是《熊出现》和《羊作战》的口碑一路走低,毕竟混进去了太多本不属于他的受众。
为此二者的出品方也是痛并快乐的。
其他人要么被砍排片,要么原地徘徊,那么今年春节档唯一的赢家自然也就诞生了。
《大圣归来》的平均排片一路冲到了32%,整整翻了个倍。
足足16%的提升,可都是从其他同期电影身上扣下来的,这让其他利益相关方怎么咽的下这口气。
这些人可不会自我反省。
《射雕》出品方还能在路演现场大放厥词,说打低分的都是黑粉呢!
这个圈子的人早就脸都不要了。
只是《大圣归来》刚被几大官媒点名表扬,还在晚些时候上了新闻联播,背后的寓意懂的都懂。
这下黑都不能黑。
就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