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的舞台已经结束,但其造成的影响却远未结束。
先是关于这首歌的解析。
无数乐评人从各个维度,全方位把《悟空》分析了个遍,但最终却被舞台上出现过的四句话通通秒杀。
“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再也埋不了我心!我要那众生都知我意!我要那神佛烟消云散!”
短短四句话,便把《悟空》想表达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原创就是原创,毕竟谁还能比张潇辰更懂《悟空》啊!】
【找萨丁丁这步棋绝对是走对了,这调子一般人怎么hoLd得住?】
【近年来最让我觉得惊艳的作品,居然是一位导演创作的,实在是讽刺!】
【有一说一,自打诸神黄昏后,华语乐坛沉寂太久了,一人血书张潇辰进军歌坛!】
说实话,别看今晚来央视看演出的人这么多。
但中间有多少是真正的支持?多少是带着看笑话的心态?
又有多少是抱有恶意?
人家等的就是这次机会,可以狠狠的赚一波流量。
但这一切,都被《悟空》肉眼可见的高质量,生生逆转开来。
这,就是阳谋无解。
乐评人洋洋洒洒写了半天,结果发现自己想写的张潇辰早就替他们写出来了,纷纷有些破防。
但更破防的是,好不容易出了个顶级创作人,结果是个跨界人士。
这下乐坛算是彻底在影视圈面前,抬不起头来了。
一些单纯被这首《悟空》吸引过来的歌迷,也纷纷在社交平台表示,到时候自己一定要去影院支持一波《大圣归来》。
顿时引来各路网友留言:
【支持!支持!这波必支持!】
【不就是一张电影票的钱么?拿走,拿走便是!】
【《悟空》的词曲作者,居然和《凉凉》是同一个人,就冲《三生三世》,这都必须支持一波啊!】
【楼上的姐妹,《三生三世》就是张潇辰编的剧本,同样的还有《那些年》之于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体面》、《说散就散》之于电影《失恋33天》等等。】
【张潇辰真是一块宝藏,任何时候都能挖掘一些新鲜东西出来。】
一首好的音乐,是能跨越一切隔阂,将作者想表达的情绪,传递到每个人的心里。
一首好的主题曲,对于一部电影的加持更是恐怖。
有这么完美的一场表演珠玉在前,大家对《大圣归来》的信心又都上了一个台阶。
另外这些歌迷的想法也很简单,平时大几百、上千的演唱会门票都掏过,这几十块电影票的钱,就当去听一场齐天大圣主题音乐会,也不亏嘛!
同样,张潇辰在影视圈和音乐圈打下的坚实基础,在这个时候也都反哺到了他身上。
哪怕到现在为止,支持他的影迷,或者新加入的歌迷朋友们,内心依然没有成人向动画大电影的概念。
他们依然是基于《熊出现》、《羊作战》这类幼儿向电影,以及老西游记动画里的人设形象,来脑补的《大圣归来》。
动画本身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愿意为了情怀买单,愿意打着【我们都欠天光一张电影票】的名号,无条件支持《大圣归来》。
现在,人们又多了一个支持《大圣归来》的理由。
为了《悟空》!
为了这首歌,为了央视晚会的这场表演,更是为了悟空的成长和气魄。
就算被身边人笑话幼稚又如何?
我只是想要做回曾经那个崇拜孙悟空的人罢了!
这能有什么错呢?
……
就这样,经过一整个跨年夜的发酵,《悟空》在互联网上的口碑直接爆炸。
这下不光是乐评人,一些新诞生的自媒体也纷纷加入了蹭热度大军。
对他们来说,节操这玩意是没有的,哪里有流量他们就往哪里钻。
拉踩这门艺术更是无师自通。
《悟空》不是找的国家队歌手唱么?
那咱就拿一些热门歌手出来做对比,比如起个标题【一个视频让你知道国家队和普通歌手的区别!】
先找个流量高粉丝多,但是风评比较一般,还喜欢假唱的LIVE片段,然后再截取萨丁丁在央视晚会上的演唱,然后得出一个结论,国家队秒杀流行歌手。
老实说,这种套路很低劣,但不可否认的是很有效果,不光吸引了《悟空》以及被拿出来对比歌手的粉丝,一些爱凑热闹的路人,包括某些歌手的黑粉,也通通被吸引了进来。
事实胜于雄辩,挨打就要立正。
被拉出来作对比的典型,自然颜面尽失,即使粉丝拥有超高的凝聚力,但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一切狡辩都显得微不足道,更遑论他们面对的是多方势力的围剿。
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路人盘上,《悟空》加国家队的组合,堪称无敌。
就这样,在自媒体营销号的加入下,《悟空》的影响力更进一步被扩大开来。
彻底成了互联网上,又一大现象级话题。
而官方和微薄这边,也在广电和华影的暗示下,对关于《悟空》的话题进行推波助澜。
官方+自媒体的组合,瞬间让有关《悟空》的新闻变得铺天盖地。
就这样,《大圣归来》靠着央视跨年舞台上的一首歌,热度进一步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