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酣畅淋漓好睡,睡的天昏地暗,次日方醒。
可是杨谦宁愿不要醒来,因为醒来就要陪曹子昂等人发愁。
他们把最后一丝求生希望寄托在杨谦身上,但安宁长公主项淄等人做足了功课,靳怀安拓跋烨党宏图在通往鱼跃城的交通要道设了几道封锁线。
每条封锁线都派重兵把守,同时悬赏江湖三万两买杨谦的人头。
杨谦若是独自过去,肯定无法突破靳怀安等人的封锁线,又容易遭到江湖杀手的追杀。
曹子昂不敢大张旗鼓派兵送他过去,左车将军诸葛盺正虎视眈眈盯着他们呢,就等着他们擅离防区,这是抗旨,等同谋反,无疑给了诸葛盺剿杀他们的口实。
曹子昂自然不愿激怒诸葛盺,这位星光熠熠的将二代可不是韦波那种纨绔公子。
诸葛盺是前骁骑大将军诸葛赐的公子,从小在马背上长大,骑战功夫冠绝楚国,号称荆楚第一骑将,有个外号叫“一阵风”。
他第一身份是江陵道大都督府左车将军,第二身份是虎翼骑兵十大统领之一,手头握着一千二百员最为骁勇善战的虎翼骑兵。
但凡曹子昂有所异动,诸葛盺定会率兵围剿。
就算诸葛盺按兵不动,难道曹子昂敢派兵攻打靳怀安等人的隘口吗?攻打自家隘口等同谋反呢。
第一天他们喝的烂醉如泥,第二天没有喝酒,一伙人聚在营帐里议来议去,始终没有讨论出可行之策。
晌午时分,他们正在围桌吃饭,参军匆匆忙忙跑来报告,经过核查,昨晚又逃了三十七名士兵。
曹子昂阴沉着脸,挥手让他出去,不停长吁短叹,杨谦装模作样陪着发愁。
经过一场大醉,加上今早苦练一万刀后,杨谦的心早已平静下来。
就目前局势而言,杨谦和朝臣们的意见完全一致,他甚至恨不得跑去劝说项樱答应太师黎渊的条件。
既可免却一场打不赢的内战,还可保留项家的一半领地和世家地位。
以大易小固然很亏,却胜过将项家皇室和所有领地孤注一掷押在一个胜率极低的赌局上。
项家男人早死光了,一群女人想在飘摇乱世撑起一个国家简直是痴人说梦。
既然注定要输,何不输的体面一点,为项家保留最后一点香火?
此时他对任何事都不上心,只关心项樱和五大世家的谈判结果。
一旦项樱屈服于朝臣的压力,答应太师黎渊提出的禅位条件,杨谦立刻打道返回魏国,不去鱼跃城。
虽然他很想再看看项樱,但一切尘埃落定后,项樱多半不会再有危险,他去鱼跃城多半是千里送人头礼轻情意重。
鱼跃城比当初的苍鹭大营危险百倍,苍鹭大营可以冒险一闯,鱼跃城绝对闯不得,那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坚城,进去不容易,逃出来更难。
至于曹子昂等人的前途命运,杨谦其实一点儿也不在乎。
与他们相识相交数月,杨谦对他们的态度极为纠结复杂。
双方有过勾心斗角,有过并肩作战,有过同仇敌忾,也有过翻脸无情。
由于彼此习性的巨大差异,杨谦始终无法与他们结成一种亲密无间的兄弟情谊。
特别是洪家庄血案后,杨谦内心深处极为厌恶这群杀人不眨眼的骄兵悍将。
除了洪家庄,他们还抢过多少庄子、屠过多少无辜百姓?
杨谦不知道,猜测这个数量就不会少。
他们杀了那么多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人在做,天在看,难道就不该遭到报应吗?
用完午餐,杨谦开始盘算逃之夭夭。
没有项樱居中维系,他实在不想和曹子昂等人牵扯太深,同时害怕诸葛盺突然派兵来袭,自己稀里糊涂为他们殉葬,不值得。
接下来几天,杨谦没能逃得掉,曹子昂等人轮流陪着他,表面是说请他指点一条生路,其实就是防止他偷偷溜走。
这事已有前车之鉴,曹子昂不得不防。
对曹子昂等人而言,既然无法护送杨谦穿过层层封锁线去鱼跃城见到皇帝项樱,那就必须把杨谦这个护身符留在身边。
说不定这个消息会传到皇帝陛下耳中,到时候只要皇帝派人送来一道诏令,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护送杨谦去鱼跃城见驾。
时间,他们有的是;粮草,他们也有很多,足可支撑大半年。
那日杨谦带人去洪家庄抢来的粮草和金银珠宝,曹子昂等人耍了个心眼,偷偷藏了起来。
项樱移驾鱼跃城的时候,十八朝臣和嫖姚将军房遗恨看不起他们这伙出身寒微的边关将士,一封诏令将他们发配清源城,压根就没想过霸占他们的粮草和金银珠宝。
有这批粮草和金银珠宝作为依靠,一年之内他们没有断粮之忧。
这对杨谦倒是一桩好事,每天在牛蹄谷勤练武功,一大早起来先练一万次直刺竖劈横砍,下午再找曹子昂等人比武过招,请他们改正不足之处。
最初曹子昂等人见杨谦出刀姿势还是那么丑陋,心存轻视,以为随随便便几招就可以击败他。
一交上手,猛然发现今日的杨谦早已不是吴下阿蒙,出刀又快又狠,在雄浑内功加持下,竟与杜康打的不相上下,便是对上武功最强的曹子昂也可支撑二十余刀。
众人对他刮目相看,又佩服又羡慕又忌惮。
佩服的是他练武的天赋毅力,没有任何名师传授,独自按照曹子昂的点拨勤修苦练,短短二十多天就练到这等水准。
羡慕的是他那身匪夷所思的内功,他以内功为依托,竟能使最为简单的沙场三刀爆发出如此恐怖的战力。
忌惮的是他进步速度实在太快,如此下去,怕是用不了半年就足以跟曹子昂不分上下。
他们和杨谦是敌是友其实并不明朗,杨谦很难对他们肝胆相照,他们对杨谦亦有所保留。
杨谦请他们多多指点,并非客套,而是发自肺腑。
他们顾左右而言他,专挑杨谦的长处大肆吹捧。
不是称赞杨谦内功浑厚,世所罕见,就是夸奖杨谦刀法快如飘风猛如饿虎,足可驰骋沙场,对诸多破绽故意避而不谈。
这一点杨谦心中雪亮。
他练刀以来,在沙场三刀上下了很大一番功夫,不可谓不刻苦。
但没有名师指导,也没有上乘刀谱辅助练习,来来回回只有三招。
杀武功平庸的普通人自然够用,遇上武功高强的人总有力不从心的疲软感。
就像前天晚上,连续几场大战,他前前后后杀了六十多个武功平庸之辈,却和红袍鬼王的四个飞环斗的难解难分。
按理来说他的内功强过红袍鬼王,出刀速度也不比红袍鬼王慢,双方斗了几百招,一直破不了红袍鬼王的飞环,不知挨了多少次攻击。
好在他有神奇内功护体,红袍鬼王的飞环又是钝器,但凡红袍鬼王使的是飞刀飞针一类的锐器,他都难逃射成马蜂窝的下场。
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他的武功招式不够丰富细腻,刀法之间的运转变化不够圆融娴熟,做不到一气呵成,两刀之间存在太多破绽。
这些破绽普通人看不到,即使看的到也躲不开,但高手既能看的到也能躲得开。
杨谦原以为他们多半愿意出言指点,孰料他们打了几个哈哈,敷衍过去。
求人不如求己,杨谦只能自己琢磨,私下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