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成功送出关键情报,为党组织赢得了应对国民党作战计划的宝贵先机,但他在国民党内部的处境却愈发艰难。随着内战的全面爆发,国民党对内部的清洗和排查力度不断加大,力图揪出隐藏的共产党内应。
陈默深知,每一次行动都如同在雷区漫步,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他表面上依旧维持着在国民党内长袖善舞的形象,频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与各方势力虚与委蛇,但内心时刻警惕着周围的一举一动。
为了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情报,陈默决定将目标锁定在国民党新成立的一个情报评估小组上。这个小组负责汇总和分析各方情报,为国民党高层的决策提供依据,掌握着大量机密信息。
通过观察和人脉打听,陈默了解到小组负责人是一位名叫赵瑞的资深情报官。此人在国民党内以精明谨慎着称,要想接近他并获取情报绝非易事。陈默留意到赵瑞近期正在为女儿筹备出国留学的事宜,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陈默动用自己在商界和外交界的人脉,为赵瑞女儿的留学事宜提供了诸多便利。他帮着联系知名学府、办理繁琐的手续,还暗中资助了一笔不菲的费用。赵瑞得知此事后,心中对陈默充满感激,头顶不时闪过“这陈默真是帮了大忙,得找机会谢谢他”的词条。
陈默见时机成熟,便以关心赵瑞女儿留学进展为由,与赵瑞取得了联系。两人见面后,陈默谦逊地说道:“赵长官,听闻令爱留学之事进展顺利,我也就放心了。一点小忙,不足挂齿。”
赵瑞笑着说道:“陈默啊,你这次可真是帮了我一个天大的忙。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
陈默心中暗喜,却装作不好意思地说道:“赵长官,您这么说我就惭愧了。其实我最近对局势有些困惑,想向您请教请教。如今内战爆发,各方情报错综复杂,您在情报评估小组,肯定对局势看得透彻。”
赵瑞微微点头,说道:“如今局势确实复杂。我们小组每天收到的情报海量,但真假难辨,分析起来着实头疼。”
陈默顺着话茬说道:“是啊,我也听说现在情报工作不好做。不过赵长官经验丰富,肯定能从这些繁杂的情报中找出关键信息,为党国高层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在接下来的几次交流中,陈默巧妙地引导话题,逐渐从赵瑞口中套出了一些关于国民党近期战略部署调整的线索。但赵瑞毕竟是老江湖,对敏感信息依旧守口如瓶。
陈默明白,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慢慢建立更深的信任。此后,他经常以各种理由与赵瑞见面,不仅聊局势,还谈生活琐事,试图进一步拉近两人的关系。
然而,国民党内部的排查行动并未停止,反而愈发严厉。军统在内部展开了一系列突击检查和秘密调查,不少被怀疑通共的人纷纷落马。陈默从一些军统特工头顶闪过的词条“上头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把共党奸细挖出来”“最近风声紧,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为了不引起怀疑,陈默行事更加谨慎。他减少了与一些可能引起怀疑的人的接触,同时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了细致的伪装。他故意在办公室摆放一些激烈抨击共产党的文件和书籍,还主动参与一些对共产党的批判活动,以此来向国民党表忠心。
但即便如此,陈默依旧感受到危险在步步逼近。有一次,军统的人突然来到陈默的办公室进行突击检查。陈默心中虽紧张,但表面上依旧镇定自若。
“几位兄弟,这是怎么了?突然来我这儿检查。”陈默笑着问道。
带头的军统特工冷冷地说道:“例行检查,希望陈先生不要介意。”
说着,他们便开始翻箱倒柜地检查起来。陈默站在一旁,心中默默祈祷没有遗漏任何可能暴露身份的东西。
幸运的是,陈默平时谨慎小心,并没有留下任何把柄。军统的人检查一番后,没有发现异常,便离开了。陈默松了一口气,但他知道,这样的突击检查以后可能还会有,自己必须更加小心。
与此同时,陈默与赵瑞的关系在慢慢升温。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赵瑞对陈默的信任又增加了几分。在一次两人的私下交谈中,赵瑞无意间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国民党准备在近期对共产党控制的某一重要区域发动一场大规模的突袭行动,具体时间和兵力部署还在商讨中,但行动的大致方向已经确定。
陈默心中一紧,他深知这个情报的重要性。但他明白,要获取更详细的信息,还需要继续努力。陈默继续与赵瑞保持密切联系,试图在行动最终确定前,搞清楚具体的时间、兵力等关键细节。
然而,随着国民党内部排查力度的加大,陈默获取情报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赵瑞身边的安保和保密措施越发严格,陈默每次与他接触都要冒着极大的风险。而且,军统似乎对陈默的监视也在暗中加强,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隐隐有一种被盯上的感觉。
在这暗潮涌动的局势下,陈默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行者,既要躲避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又要想尽办法从赵瑞那里获取完整的突袭情报。每一次尝试都充满了未知和风险,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在这艰难的潜行中坚持多久,但为了革命事业,他咬着牙,一步一步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期待着能再次为党组织送出关键情报,助力革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