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祯拆解了一辆旧自行车,还花费了132元购置零件,在轧钢厂车间里改造成了一辆脚踏三轮车。
这辆车的模样参照的是林祯之前见过的经典样式,既能载人又能运货,十分实用。
他设计这辆三轮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方便接送孩子。
毕竟现在多数家庭都有好几个小孩,串门探亲都不太方便,要是有这么一辆脚踏三轮就好了。
既然自己能研发出新款,就该回馈社会。不过,并非所有项目都适合在轧钢厂进行。
林祯将新款脚踏三轮的设计图纸寄到了专业的车辆制造工厂。
至于这家自行车厂是否愿意推广,李副厂长心里也没底。毕竟这种脚踏三轮车并非什么创新产品,只是市场需求较小罢了。
对于这个项目,李副厂长并没有强烈干预的意思,反而夸奖了林祯几句:“小林啊,继续加油!以后你就多动脑筋,尽量设计更多新产品,你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叫啥来着?科技改变生活?”
林祯笑着回应:“对,我确实有个新点子,不过这可能超出了咱们轧钢厂的能力范围,得算作轻工业范畴。”
“是什么新产品?”
“电热毯。上学时就听说过,但一直没见到过实物。昨晚我们院子的一家人差点煤气中毒,我觉得既然电热丝可以用来加热,那制作它应该没什么技术难题,比晚上烧炉子安全多了。我保证两天内就能画出设计图。只是我一个轧钢厂的工程师整天琢磨这些小玩意儿,怕您说我玩物丧志。”
李副厂长闻言笑了起来:“瞎说什么呢!先把图纸画出来让我看看,我去跟杨厂长汇报,咱们轧钢厂如果做不了也没关系,我可以申请让其他单位去做,这可是好事!你现在就着手研究吧。”
《祖师爷重生之路》
每当新东西问世,总会遇到些磕绊。
林祯记得,从前听说电热毯会漏电或者起火。
这玩意儿虽简单,1948年就有人弄出来,可真正流行起来,还是在那个年代。
现在他提前推它,当然得先把那些问题解决掉,直接用上现代的经验。
凭林祯的本事,几小时内就能搞定设计图。
但他不想吓到李副厂长,所以一天只画了三分之一。
下班后,林祯蹬着刚改良的三轮车回了家。
刚进院子,就被邻居们围住。
阎埠贵惊讶地说:“这东西不错呀,又稳又实用,既能载小孩,又能带老人,还能装货,比以前拉人的那种倒骑驴好多了!”
林祯笑着回应:“我是为了让晓娥以后带孩子方便,六个座位都没问题。三大爷要不要也买一辆?听说明年就会有飞鸽牌三轮车。”
阎埠贵摆摆手笑着说:“算了,家里已经有自行车了,再说这东西肯定不便宜,估摸得花两辆自行车的钱呢。”
“您说得对,虽然少了两个轮子,但多了个车厢,总价确实相当于两辆自行车。”
“可不是嘛,一般的家庭买不起的,这比三大件还要贵呢!”
刘玉华说:“以后要是有了,我一定要买,带着老太太和飞彪出去玩多方便。”
聋老太太也跟着附和:“对,咱们买,一定要买!”
阎埠贵艳羡地说:“玉华肯定买得起,要是这三轮车普及了,说不定以后生孩子摆酒时,娘家来探亲还得给外孙买一辆呢。”
于莉道:“我觉得啊,应该是爷爷买,毕竟孩子没跟姥姥姥爷住一起。”
阎埠贵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嗐,这不是说着玩嘛。就算买,也得是那种买了三大件之后还富裕的家庭才行。”
娄晓娥开心极了,只听林祯说过造得如何,还没亲眼见过。
没想到今天下班竟然是骑着回来的,她在院子里试了一下,确实很省力。
林栋和林梁抱着小龙和小凤坐在后座上,她骑起来比走路还快。
“当家的,你对我们娘几个太好了,我现在就骑着去刘婶家、林国家看看,来,哈哈哈……”
“去吧,早点回来,别在刘婶家蹭饭。”
“我觉得去了肯定不吃饭就回来了,你要不要一起去?”
“我不去了,在家随便吃点就行,待会我还得画图纸呢。”
娄晓娥在众人的羡慕目光中骑着三轮车载着孩子离开了。
林祯轻轻笑了笑,回到屋里准备自己做饭。
刚做好,贰大爷刘海中拎着一瓶酒和一包花生米来到门口,看来是想找林祯一起喝一杯。
林祯笑道:“贰大爷,您这是要跟我喝一杯?”
刘海中笑着说:“打搅你休息了,就是想跟你聊会天。”
“哎呀,没事,您坐,我去炒盘鸡蛋。”
“别别别,不用麻烦了,我就坐会就走。”
“这可不成,来找我喝酒,怎么能坐会就走呢?我这儿有一盘豆腐、一盘白菜,再加上你的花生米,凑成三个菜,哪有喝酒才吃三个菜的道理?等等,我马上给你弄好。”
刘海中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下:“那,那就再待一会儿吧。”
林祯觉得刘海中绝不会无缘无故跑来找他,大概以为易中海去世了,他想当院里的头号人物,过来和自己商议呢。
谁知几杯酒下肚,刘海中才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
并不是想当什么院里的领头人,而是为了自己的大儿子刘光齐。
“唉……林祯,你不明白,自从老易走了之后,我这些天晚上都睡不好,就像失去同伴的孤兽,唉,这话说得对不对?”
林祯笑着说:“有什么关系呢,心意到了就好,有这种感慨也没错。”
刘海中喝了一口酒,夹了一筷子菜。
感慨道:“你知道吗,老易没儿没女,所以临终时身边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要是凤霞是他的亲生女儿,也不会跑去南方探亲了。但我有亲儿子啊,三个呢,可我还是害怕!”
林祯笑着问:“您在怕什么?怕他们以后都不养活您?”
刘海中点点头,“现在看起来还行,老二老三还算听话,但还是得防患于未然啊。老大都结婚六年了,一次都没回来过,我真是寒了心啊!”
林祯心里想,别说六年,六个六年他都不会回来的。
按照原剧情,你那个被宠坏的大儿子刘光齐还不如刘光天和刘光福呢。
那个家伙一次都没出现过,后来你还找许大茂帮忙,托关系把老大调回了四九城,但他还是不来看你。
老大、老二、老三都不孝顺,对你宠爱老大也没有起到好作用。
可他现在还认为自己教育方式没问题,谁劝都没用。
刘海中接着说道:“老易走了,让我意识到不能再让光齐在外面晃悠了,得赶快找个法子把他调回来,就算在胡同里的其他院子分一套房也行。”
林祯说:“这事挺难办的,从 ** 往地方派容易,地方都抢着要,反过来从地方往 ** 调就难了,谁不想进京城呢?”
“是啊,所以得赶紧想办法,让光齐回来,也让光天光福看看,他大哥多孝顺。”
林祯差点没忍住笑出声。
心里想着,老刘你别自我感觉太好了,结婚六年都不回趟家,这算什么孝顺?简直是笑话!
“林祯,当初光齐走的时候你也清楚,还不是因为这边工作不好安排,房子也没批下来,不得已才让他去外地,我打心底里不想让他走啊。”
“没错贰爷,您对光齐那是没话说,比秦淮茹待棒梗还好。”
刘海中不屑地摆摆手:“哎呀,你不懂,这是宠大的给小的做榜样。”
“我不认同,这叫不公平,光天光福会拿大哥当榜样?绝对不可能。”
“算了算了,我来是想问你件事。”
“啥事?”
“要是把光齐调回来,容易吗?”
“这……我哪知道啊?我又不管那事,我只是个画画研究东西的。”
“你能不能帮忙打听一下?算是帮贰爷个忙,你人脉广,厂里的李副厂长和杨厂长都对你有好感,街道办的赵主任和刘婶也认可你,连张所长都给你面子。”
“行了行了贰爷,您别再捧我了,再捧我都要飘上天了!”
刘海中又拿起酒杯一饮而尽,嘿嘿笑了两声。
“确实没请托,你也的确厉害。我和你二大妈合计过了,把光齐调回来的事,还得劳烦你。工作嘛,只要你出面,在轧钢厂肯定没问题;至于房子,只要帮忙,街道办肯定会批一套。”
林祯轻笑一声。
心里却想着,两年前你深夜到娄家老宅时,可不是这般夸我的。
这两年你若安分守己便罢了,我也不想多管闲事。谈什么帮忙,莫不是喝醉了?未免太不客气。
我在想,是不是脑子长瘤子了,才考虑帮你把大儿子调过来?
你以为异地调人跟市内调动一样容易?
再说,这根本不是我能插手的事,就算你再抬高我,我也做不到。
“二叔,您高看我了,我可没这个能力。”
“哎呀,何必自谦呢?你行啊,看看刘光天现在跟着你多风光,马上就要当太阳灶车间的领班了。再稍微努把力,把光齐也调回来,这兄弟俩肯定是你左膀右臂。放心,哪个不听你的,我就收拾哪个!”
林祯饮了一口酒,默然不语。
心想刘光天不过是我的职场工具,是我一手培养出来的,怎能相提并论?
这件事我是绝不会帮忙的。
“二叔,别只顾喝酒,快来尝菜。要是真有你说的那种本事,我还住四合院呢,早住领导的大院了。”
刘海中笑着摆摆手,“唉,你要是真肯帮忙,肯定能成。不用急,半年内调回来就行。你先帮我打听一下,这也是帮二叔一个忙了。二叔都亲自来找你了,你还能不好意思拒绝吗?”
“二叔,我去问谁呢?我又不是有通天之术。实话说,从外地调人可不容易。”
\"你先让李副厂长帮忙问问,你们关系挺好的,别担心,我不会让你吃亏的。\"
\"算了吧,工作上的事我可以帮忙问问,可这是私人事情,我可没那个本事。你自己去找他也行,反正你认识李副厂长。\"
林祯没打算先答应后又置之不理,直接拒绝了。
毕竟刘海中这种人,要是答应了,他肯定不会罢休,最后还是会亲自去找李副厂长。
到时候李副厂长说没帮过忙,自己岂不是变成言而无信的人了?
而且这类事不能轻易答应,一旦开了头,邻里间的私事多了去了,谁都会来找自己帮忙。
所以对刘海中的请求,绝对不能松口。
刘海中见林祯不愿意帮忙,心里不太高兴。
\"哎呀,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吗?何必拒绝得这么坚决呢?太小气了吧!\"
\"老二,这不是小不小气的问题。如果你想问,明天上班自己去问就行。我和李副厂长确实比较熟,但那是工作上的交情,把刘光齐调回来的忙我是真的帮不上。你要找我喝酒,我再去炒几个菜,咱们喝到半夜都没问题。但要是让我做这些不靠谱的事情,还是趁早别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