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四王子的那番言辞,再瞥见李甫白此刻那落寞孤寂的模样,李正坤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过了许久,李正坤才缓缓抬眼,寒光如刃,扫视着群臣。
他沉声问道:“既然七王子已自认其罪,诸位卿家以为,该如何处置七王子才为妥当?”
君心似海,深不可测,稍有不慎,便可能惹来滔天大祸。
此刻,王帝李正坤的真正意图尚未明朗,群臣皆不敢轻易表态,生怕触怒龙颜,一时间,大殿内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终于,还是徐普石这位老臣,以其年岁之长、狡黠之智、胆识之壮,率先站了出来。
他义正言辞,声情并茂地说道:“王上,通敌卖国,乃是十恶不赦之大罪,即便是七王子,也绝不能姑息养奸。老臣恳请王上,恩准七殿下所请,立即赐其死罪,以正朝纲,以儆效尤。”
墙倒众人推。
见徐普石已明确立场,四王子、六王子一派的文武百官纷纷附和,加入了声讨李甫白的行列。
“恳请王上立即赐七殿下死罪,以正朝纲,以儆效尤。”群臣齐声呼道。
见此情景,李正坤心中猛然一跳,然后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杀机,但转瞬即逝,被这只老狐狸般的帝王巧妙地掩藏了起来。
四王子与六王子一党的文武百官,纷纷向王帝李正坤进谏,恳请他即刻严惩卖国贼李甫白,以正朝纲,肃清风气。
然而,龙椅之上的李正坤,却宛如一尊静默的雕像,端坐不语,迟迟未发一言。
这位老谋深算的王帝,心思深沉如海,无人能窥其究竟。
面对群臣的激愤,作为一位爱国名将,同时也是李甫白的挚友,萧筹鸣内心焦急万分,却只能默默旁观。
他深知,此刻的沉默,或许就是对李甫白最大的背叛。
终于,他鼓起勇气,挺身而出,硬着头皮,冒着被王帝责骂的风险,为李甫白辩解道:“王上,古语有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今仅凭一面之词,便欲定罪,未免过于草率。何不给予七殿下一个与鲜卑帝国军师当面对质的机会,以明真相?”
他的话音未落,徐普石便站了出来,厉声反驳:“萧老将军,你这是何必呢?七殿下自己都已认罪,还需对质?岂不是多此一举!”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急切,似乎生怕夜长梦多,王帝会改变主意。
“再者说,即便给了那废物对质的机会,他又岂会承认自己的罪行?与鲜卑军师串通一气,这等丑事,他怎会轻易吐露?”
徐普石的话语,看似合情合理,实则暗藏锋芒,立即赢得了在场大多数文武百官的认同。
萧筹鸣一时语塞,心中暗自感叹:“兵家遇文臣,有理也说不清。”
他深知,自己作为武将,与徐普石这样的文臣争辩,无疑是自讨苦吃。
然而,萧筹鸣并非轻易言败之人。
他站在原地,沉思片刻,而后猛然上前一步,轰然跪倒在李正坤面前。
他要用实际兄弟来成就自己的这个可怜的结拜兄弟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