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清河坊市热闹非凡的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与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并未干扰到北明。
他脑海中灵光一闪,思绪聚焦在修行之事上。
随着长春功和太阴炼形术达到圆满,其所产生的奇妙作用让北明获益匪浅,如今距离炼气圆满似乎也是指日可待。
为了积攒灵植师工会的贡献点,为自己通往宗门的道路铺得更稳,北明估算还需在坊市待上两年多时间。
他深知这段时间不能虚度。
如今长春功虽已修行至圆满之境,可是这套功法并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五行灵根的最大优势。
若想在修行之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寻得一门能与之配套,同修五行的法门就显得尤为关键。
念及此,北明不再犹豫,径直朝着万法楼方向走去。
万法楼在这一带颇负盛名,据说楼内收藏着各种各样的功法秘籍。
北明觉得,在万法楼应该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功法。
不多时,他便来到了万法楼。
楼体古朴厚重,透着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威严。
踏入楼内,淡淡的檀香萦绕,一排排书架上摆满了散发着灵光的玉简与古朴的典籍。
北明走向售卖功法的执事,详细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寻求五行同修的功法。
执事听闻,微微点头,思索片刻后,为他推荐了几套五行功法。
第一种是《五行混元功》。
此功法专注于锻炼极致精纯的灵力。
修炼时,它能通过独特的法门,将吸纳的五行灵气进行反复锤炼与融合,使其达到一种高度精纯的状态。
在与人斗法时,这种极致精纯的灵气能够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一招一式都蕴含着强大的爆发力,一力破万法,往往能在瞬间给予对手沉重打击。
第二种是《五行聚元功》。
该功法的特点是能让修行者体内蕴含的灵力比同境界之人高出许多。
它通过特殊的运转路线,如同海绵吸水一般,疯狂吸纳天地间的五行灵气,并巧妙地储存于体内。
在斗法过程中,这庞大的灵力储备就如同源源不断的活水,为修行者提供了超强的续航能力。
哪怕是长时间的激烈战斗,修行者也能凭借体内充足的灵力,持续施展法术,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一套功法是《小五行诀》。
它的特性较为中庸平和,不追求极致的精纯灵气,也不执着于积累海量的灵力,而是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这种功法着重于为修行者打好基础,以一种温和且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修行者感悟五行之力,逐步实现五行同修。
它的修炼过程相对平稳,不容易出现大的偏差,是一个较为稳妥的选择。
而且,北明得知《小五行诀》竟是万象宗某一主脉主修功法的基础篇。
他心想,既然能被大宗门选作主修功法的筑基部分,必定有着独特之处和深厚的底蕴。
修炼此功法,说不定将来在加入宗门时,还能成为一个加分项。
北明权衡利弊后,觉得《小五行诀》更契合自己当下的状况。
虽然它看似没有前两者那般极端的优势,但中庸平和、打基础扎实的特点,无疑为自己的修行之路提供了更为稳健的开端。
北明心意已决,当即从那售卖功法的执事手中,买下了《小五行诀》。
付完灵石,北明一刻也不愿耽搁,匆匆离开了万法楼。
到熟悉的小院,北明将外界的纷扰尽数隔绝。
他在静室中盘膝而坐,轻轻将玉简置于眉心。
刹那间,一股信息流如涓涓细流般涌入他的识海,功法中的文字、图案、修炼法门以及注意事项等,一一在他脑海中清晰呈现。
北明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心境逐渐平复,如同一汪平静无波的湖水。
他开始仔细参悟这《小五行诀》的每一个细节,从五行灵气的感应之法,到独特的运转路线,再到如何引导五行之力在体内达到平衡,每一步都用心揣摩。
随着对《小五行诀》的深入参悟,北明不禁为其精妙之处所折服。
在仔细研读与思索的过程中,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小五行诀》与长春功的诸多不同之处。
长春功的运行路线相对简洁,就如同一个单一的圆环。
灵力在经脉与丹田间循环往复,以一种稳定且规律的方式滋养着身体,提升着修为。
而《小五行诀》则复杂得多,它宛如一个大圆环上又巧妙地套着五个相互独立却又和谐统一的小圆环。
这五个小圆环分别对应五行属性,代表着五套独特的灵力运行体系。
它们既能单独运转,让修行者专注于某一属性灵力的修炼与强化;
又能在功法总纲的牵引下,彼此呼应,共同构建出一个完整且精妙的五行灵力循环网络。
相比长春功,《小五行诀》对灵力的掌控与运用更加多元,也更为深奥。
经过数日对《小五行诀》的深入参悟,北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暗自庆幸自己最开始修行的是长春功。
虽说在他挑选的几套五行功法里,《小五行诀》已然属于中正平和的类型,然而对于初涉修行的人而言,其复杂程度和修炼难度依然不容小觑。
“五行同修”,看似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实则暗藏着无尽的玄机与巨大的修行鸿沟。
若当初一开始就踏上《小五行诀》的修行之路,那必定要付出远超常人的时间与精力。
毕竟五行同修,相当于同时驾驭五种功法齐头并进。
这其中,每种功法都有其独特的灵力运转脉络、感悟方式以及修炼节奏。
五种功法相互交织,彼此影响,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灵力紊乱的困境。
只有那些底蕴深厚的大宗门,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
在修行初始,便能有经验丰富的师傅悉心引导弟子入门。
不仅能言传身教,将修行的诀窍、注意事项倾囊相授,还能在弟子修行过程中,及时纠正偏差,确保修行之路顺畅。
如此看来,宗门能以《小五行诀》为基石,构建起更为高深的主修功法体系,着实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参悟功法期间,北明并未让自己闲下来。
他将院子里的灵田仔细整理了一番,拔除杂草,疏松土壤,让灵田恢复到最适宜灵植生长的状态。
随后,他又小心翼翼地将精心挑选的灵种重新种下。
看着一颗颗灵种被埋入肥沃的灵土,打理灵田的工作再次步入正轨,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
完成灵田的打理后,北明终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转修功法之中。
北明怀着既紧张又期待的心情,缓缓踏入修行室。
室内静谧无声,唯有几缕柔和的光线透过狭小的窗棂,洒落在地面,映出斑驳光影。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灵气,他轻车熟路地走到修行垫前,缓缓盘膝坐下。
调整身姿,让自己的脊背挺直如松,心却似澎湃的浪潮难以平静。
屏气凝神,将外界的纷扰尽数隔绝,全身心沉浸于内在的灵力世界。
北明清晰地感知到长春功那股熟悉的绿色灵力,正如同往常一般,在体内有条不紊地流转。
他集中精神,小心翼翼地引导着灵力,使其逐渐偏离长春功既定的运转路线,朝着《小五行诀》的功法轨迹迈进。
《小五行诀》作为大宗门所传的精妙功法,本质上相当于五套功法并行,可同时催生出五种灵力。
在功法总纲的巧妙牵引下,灵力运行经脉路线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长春功灵力仅是简单地顺着丹田、绕经脉一圈,构成一个基础圆环。
如今,以丹田为核心,绕主流经脉构成大圆的架构上,精巧串联着五套小圆环,经脉系统瞬间变得繁复异常。
这五套功法灵活性与协调性极高,既能各自独立运行,又能彼此并列或相互串联。
木属性功法的转修,成为了整个转修过程的突破口。
其运转路线与长春功存在相当大比例的重叠,这使得北明在引导长春功灵力转化为《小五行诀》木属性能量时,顺畅得如同顺水行舟。
那熟悉的运转路径,让灵力的过渡自然而平稳。
而火属性功法的转修同样顺利。
北明识海中因火球术圆满形成的火属性符文,在此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当转修火属性功法时,符文仿佛被注入了生机,瞬间激活,与功法产生强烈共鸣。
这种共鸣如同磁石吸引铁屑,精准引导着火属性灵力在体内顺畅流转,快速融入《小五行诀》的灵力体系。
刹那间,一丝微妙的变化在体内悄然发生,那原本单一的绿色灵力,竟隐隐透出一抹别样的色彩。
木、火两种属性灵力的顺利转换,如同多米诺骨牌的起始推动,带动了水、金、土三种属性灵力逐渐稳定下来。
水属性灵力初始时略显紊乱,如同脱缰野马难以驾驭。
但随着五行相生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逐步理顺,水属性灵力渐渐被驯服,纳入正轨。
在这个过程中灵力色彩便如梦幻般开启奇妙变化。
从单一纯粹的绿色,渐次衍生出与五行属性对应的五种绚烂色彩。
转修功法,绝非易事,远非北明起初想象中那般简单。
倘若在同属性功法间进行转修,功法彼此间的排斥性相对较小,过程也就相对顺遂。
常见的低品阶功法向高品阶功法转修,只要属性相同,就如同小溪汇入河流,虽有灵力损耗,但整体较为顺畅。
这是因为高阶功法往往涵盖低阶功法的经脉运转路线,就像大树包容枝叶,只是在拓展与深化的过程中,对灵力的掌控要求更高罢了。
然而,若是转修不同属性的功法,其中的排斥力堪称巨大。
面对这种困境,修行者一般有两种选择。
其一便是散功重修,这无疑是最为安全的做法。
可代价也极为高昂,散功意味着一切归零,需重新踏上修行之路,所耗费的时间与从头修炼一门新功法无异,漫长而艰辛。
北明此次从单一属性的长春功转修五行同修的《小五行诀》,情况更为复杂,犹如两种困境的结合体。
一方面,五行功法包含了长春功的木属性,若只是单纯转化为五行中的木属性功法,对北明而言并非难事。
但《小五行诀》追求的是五行平衡,若一开始就将长春功所有灵力一股脑儿地转化为《小五行诀》的木属灵力,五行发展必将严重失衡,最终引发灵力崩溃,对经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好在北明的长春功已修炼至圆满阶段,他对体内灵力的掌控已达到如臂指使的程度,这才有信心尝试。
加之《小五行诀》的总纲着重强化修行者对五行的掌控能力,给了北明一丝底气。
即便如此,转修过程依旧艰难而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