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盛那边的工作已接近尾声,随时都能投入到社区团购业务中。
唐小龙建议他把网站公开,再去电视台拍个广告,让大家更了解这网站和社区团购的好处。
唐小龙从京海市电视台回来,刚到家门口就看见高启兰站在那儿。
\"小兰,怎么了?\"
高启兰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似乎等了很久。
唐小龙请她进屋坐下后,才弄明白她来访的原因。
高启兰仍在读书,暑期帮忙打理农贸市场。
如今开学在即,她没法继续负责那里的事务了。
\"抱歉,小龙哥。\"
\"不用道歉,学业更重要。\"
唐小龙早就料到这一天的到来,并未感到意外。
高启兰前来寻求帮助,他也有所预料。
因此,他表现得相当平静。
这让高启兰更觉不安。
\"小龙哥,市场的事可以让哥哥接手,他行的。\"
此刻,高启兰鼓起勇气,提议由高启强来接管市场管理工作。
\"让我考虑一下。\"
唐小龙倒了杯水递给高启兰,随后陷入沉思。
自从高启强接管建工集团后,表现十分出色。
唐小龙认为他具备管理才能。
如果能把高启强引向正途,也算为京海市做了件好事。
想到这儿,唐小龙点点头:\"先让你哥试试吧,不行的话再换人。\"
\"太感谢小龙哥了!\"
高启兰没想到唐小龙如此爽快地答应了她的请求。
她站起身,向唐小龙深深鞠躬,并递上带来的鱼和虾。
\"哥哥说,若由他管理市场,绝不会让小龙哥失望。\"
唐小龙看着袋子里还在滴水的鱼虾,露出了会意的笑容。
\"这很好,我正需要像你哥那样充满自信的人。\"
唐小龙送走了高启兰,随即给市场管理部门打了电话,让高启强接替高启兰,成为新的管理员。
没过几天,高启强来找唐小龙。
\"小唐,我有个远房亲戚,最近工厂效益不好,被裁掉了,你这儿有没有适合他的工作?\"
高启强依旧是一副老实的模样,毕恭毕敬地站在那里。
唐小龙仔细询问后得知,这是个钢铁厂。
高启强的亲戚就在这家钢铁厂工作,由于经营不佳,许多员工都失业了。
他早前就了解过这家钢厂的情况。
现在这家钢厂濒临破产,他打算收购这家厂子。
只要经营得当,在房地产行业崛起后,钢铁厂必定是盈利的。
\"你的亲戚和钢厂的管理层熟络吗?我想把这家厂子买下来。\"
\"小唐,你想买这家厂子?\"
高启强对唐小龙的话感到震惊,难以置信地重复了一遍。
\"怎么?觉得我没那个能力?\"
\"不,不是的,只是这家厂子不太好,快要倒闭了。\"
想到一家濒临倒闭的钢铁厂,即便收购成功,恐怕也只会亏损。
但他不知道的是,唐小龙是个能预见未来的人。
在他眼中,只有赚钱的生意,不存在亏本的买卖。
\"这个你不用担心,你让你的亲戚帮我引荐一下,我要见见他们的负责人。\"
唐小龙拍着高启强的肩膀,自信满满地说道。
既然如此,高启强便回去好好跟亲戚沟通一番。
如果钢铁厂不会倒闭,他的亲戚也就无需担忧失业的问题了。
唐小龙在高启强离开后,仔细核算了自己的资金,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拿下这家厂子。
唐小龙有了这个想法,便计划亲自前往钢铁厂进行实地考察。
他联络了高启强,隔天便领着几人直奔钢厂。
这家钢铁厂坐落在京海郊区,就京海而言,规模不算小。
近年来,京海周边的城市建设步伐明显放缓。
这导致许多钢铁厂削减产能,不再大量生产钢材。
他们前往的这家钢厂,更是濒临亏损边缘,眼看就要关门歇业。
唐小龙踏入钢厂,发现几名工人闲散地聚在一起聊天。
厂内的设备全然停摆,表面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高启强的亲戚把他们领进了厂长室。
李厂长接见了唐小龙等人。
“听闻唐先生有意收购我们京津钢铁厂?”
李厂长叼着烟卷,翘着二郎腿,眯着眼扫视了唐小龙一眼,开口问道。
唐小龙瞧见李厂长这副姿态,心中颇感不悦。
然而若想迅速拿下钢厂,还需按捺住内心的怒火。
“我是真心而来。”
唐小龙说完,从包中取出两条高档香烟递过去。
李厂长一见到烟,脸上立刻浮现笑容。
“好商量,好商量。”
“那么咱们京津钢铁厂打算以什么价出手呢?”
唐小龙不愿多费口舌,直接询问价格。
李厂长伸出四根指头。
“四十万是不是太多?我只带了三十万,能不能……”
唐小龙话没说完,就被李厂长抬手打断。
“实话告诉你,有人也盯上了我们京津钢铁厂,如果你拿不出这个数,那就另寻出路吧。”
唐小龙没想到竟还有他人接触过李厂长,提出接手钢厂。
他手里的三十万是拼凑了几家分店的资金才凑齐的。
如果这边非得要四十万,就得另谋他法了。
唐小龙站了起来,打算回屋思索对策。
李厂长喊住他,语气严肃:“你可得认真对待我的话,三天后若没你的消息,这厂子我就转手卖给别人了。”
这家濒临破产的钢铁厂,在李厂长眼里仿佛成了抢手货。
如今竟有两个买家争相竞购,他自然要开出最高价出手。
唐小龙离开李厂长的办公室,又绕着京津钢铁厂巡视了一遍。
从厂里回来后,他就下定决心贷款买下这座工厂。
唐小虎得知他的决定,感到十分困惑。
这样一个破败不堪的地方,究竟有何价值?
“哥,这么个烂摊子,需要那么多钱去买,值得吗?”
“对呀,小龙哥,现在钢铁都卖不动,就算买了厂子,也开不了工呀。”
高启盛也摸不清为什么他会执意收购这家倒闭的钢铁厂。
“眼下要借钱,而且是十万块,咱们能找谁借呢?”
普通人家哪里掏得出这么多钱。
即便想买厂子,没有外援也难成事。
唐小虎这样问着,试图说服唐小龙打消念头。
面对自家兄弟和高启盛,唐小龙无法清晰阐述为何要接手这家厂子。
他这么做全因前生记忆,知晓国家政策即将调整。
未来二十年将大力推动西部大开发,西部基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这种机遇千载难逢。
一旦把厂子弄到手,生产出多少钢材都不怕卖不出去。
这番道理,唯他独知,难以对外人道明。
见唐小龙态度坚决,唐小虎与高启盛也不再多言。
二人还有别的事务要处理,于是先行离去。
唐小龙盘算着自己的计划,认为凑齐十万元并非不可能。
满心忧虑的他刚到农贸市场,就被高启强拦了下来。
“小龙,听闻你眼下急需用钱?”
“只是差了些,你别挂心了。”
唐小龙不愿让他忧愁,这般宽慰高启强。
然而话音刚落,其他摊贩也聚拢过来。
“小龙,你不必见外,我们赚的钱,全靠你。”
“没错,你若遇难题,咱们定能设法相助。”
社区团购让菜市场的小贩们得到了实在的收益。
他们对唐小龙充满感激,得知他缺钱后,都主动伸出了援手。
唐小龙本不想收他们的血汗钱,但转念一想,钢铁厂盈利后,还能再给大家分红。
于是他愉快地接受了这份善意,并坦陈了自己的难处。
摊贩们得知唐小龙缺十万块时,立即拿出各自的分红。
没多久,唐小龙便握住了众人筹措的资金,正好凑足十万。
这钱,是对他的信赖;也是他长久经营给予他们的回报。
“多谢诸位,日后钢厂盈利,必会给各位分红。”
“小龙,咱们帮忙是理所当然的,分不分红,无所谓。”
高启强深知唐小龙的变化,为大伙创造了真实的收入。
现在他有难,大家能帮一把,也算是回馈唐小龙了。
唐小龙凑齐了四十万,携款再度前往京津钢铁厂。
见到李厂长后,他把钱放在了桌上。
“你要的四十万,我如数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