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史亮自己更是呆住了,半晌才被脸上火辣辣的痛感唤醒回来。
“陛下岂能在朝堂之上动手打人?难道您自己都不顾朝堂威仪了吗?”
太子也立即说道:“父皇此举,必会令天下怀疑皇室求取天下才俊之心,会对朝廷大失所望的!”
他才不在意韩史亮挨巴掌呢,最重要的是要把这些话说给众臣听,让他们之后散播出去,在士族和民间,狠狠毁掉父皇的名声。
“哦,这样啊。”
张子扬淡淡地应了一声,然后……
“啪!”
又是一巴掌。
“陛下殊为无礼……”
士可杀不可辱,韩史亮当了这么多年的左相,啥时候受过这样直接的污辱。
“啪!”
韩史亮的叫嚷没有换来陛下停手,接下来又是结结实实地一巴掌。
他可是个文臣啊,陛下这几下可是没有留手,他还真有点儿受不住了。
什么?
士族之骄傲?
那是没有直接挨打的时候才能讲究的东西,现在可不敢再讲究了。
韩史亮下意识地四下看了看。
然而,为了取得“平衡”,让陛下安心上朝,他们让出了正德殿内的守卫,除非太子动用他的御卫,否则他根本找不来帮手。
便是真叫来了,除非直接以武力逼宫,否则的话,他们是何种理由来阻止皇帝?
韩史亮堂堂左相,号称智计无双,此时想不出任何办法来逃避陛下的巴掌。
看到他那副委屈巴巴的模样,真不知道现在是谁在“霸凌”谁。
“你们还是如此不争气啊!太子年纪轻也就罢了,你身为左相,当朝老臣,也不好好教他,这样太子走上歪路,你这左相可是要负最大的责任啊。”
陛下的话,意有所指,直接阻住了想要站出来的太子。
太子心中急得上火,可是面对自己的父皇,只觉得处处受制,怎么帮手左相都不合适。
他们自以为能拿捏张子扬的事项,父皇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他在“孤立无援”的朝堂之上,挥洒自如,视众臣如无物,似乎他还是那个大权在握,手掌生死的九五至尊。
太子的眼中闪过狠厉之色。
父皇表现得越出色,他便越恨!
父皇之前装出一副慈父的模样,实际上真正有用的东西从来不好好教自己。
而且张子扬表现得如此出色,证明他还是无人可替代的皇帝,那自己这个太子呢!再等二十年?三十年吗!
太子冷冷地道:“父皇,您是不是忘记了,自己已经不在盛年之时,现在的您,已经老了!”
“之前您确实为朝廷提拔过不少的英杰之士,但是现在主掌朝政的并不是他们!现在您金口一开,左相等人就必须按您的意思,任命一品二品高官,这未免太儿戏了!”
韩史亮终于等到了太子站出来。
不说是替他这个左相出头,至少也是阻止了陛下继续“殴打”他,趁这个机会,他赶紧避开太子的另外一边。
太子的话,虽然无礼,但也直指两个核心,也是他把这么多士族大臣绑在自己一边的关键。
其一,陛下已经老了!
哪怕现在陛下看起来“年轻”了许多,而且并不像是大病初愈的样子,可是大家很清楚陛下现在已经高寿。
其二,就是以陛下之英武,还有他的威望,可以任意提拔人才,哪怕直接任为一二品的高官!
身为士族出身的朝臣,最不能容忍这一点。
他们有着傲人的家世,辛辛苦苦寒窗苦读,得到官位,又要熬资历,又要借助家族人脉,才能做到的高官,那些寒门之人,因为陛下一句话就能得到?
那他们背后的世家算是什么?
张子扬淡淡地道:“是否有用,也要由朕来定夺,而不是你们这些做臣子的!”
他这里的“你们”,已经是把太子也包含在内。
此一番话,基本代表着父子二人的直接决裂!
过去,朕领军征伐天下之时,只要一次失误,便可能把整个大乾都葬送进去,所有的责任也是由朕来背,而你那时还不知在哪里呢!
“左相举荐的二人现在何处,朕倒要听听,他们现在是否真的有抵御北方,安定流民的策略!若他们能当着朕的面说出一二可取之策,我立即给他们升迁!”
韩史亮向下首望去。
但是,兵部侍郎二人却没有迎着他的目光站出来,而是直接缩到群臣之间,根本没有正面迎向陛下的勇气。
“哈哈哈……”
张子扬放声大笑,笑声之中满是不屑和轻视,最后又定在了太子和韩史亮的身上。
“这就是左相你所举荐的人才么?朝廷要靠这等人物来安定危局?”
“难怪,左相你自己就是靠着熬资历,把其他竞争者熬死,才能坐到左相之位的,不是吗?”
“太子,这便是你的识人之能啊,竟然把大事寄托于这等人的身上,真是让为父失望!”
太子脸色涨红。
他心中隐约感觉到,父皇的“点评”是正确的。
他本来也是敬左相乃是当朝老臣,在士族中地位极高,有他支持便等于拉拢了一大群世家,还能由他配合,夺朝廷之权。
可是,现在韩史亮的表现,真能完成自己的“大事”么?
虽然心中略有动摇,可是太子还是明白,父皇如此说,等于在挑拨他们的关系。
不论之后他有何打算,现在当着众臣和韩史亮本人的面儿,都必须要回护左相。
“我一向视左相大人为师,在儿臣监国这段时间,也多亏了左相大人帮衬,他无愧于国之柱石四字。”
“太子殿下。”
韩史亮含着热泪望向太子,没想到他如此回护自己。
可惜,这幅感人的场景此时只透着无比的滑稽,因为左相大人的脸颊,此时已经鼓了起来,连话都说得极为含糊。
张子扬的几巴掌,让他这个众臣之首,出尽了丑态。
太子懒得与他对上视线,而是要趁机对父皇步步进逼。
“父皇既然对左相的能力如此不相信,只信任自己的识人之才,那正好,当着众臣的面儿,陛下不妨说一下,假如父皇您无视左相推举的人才,致令国家无法解决危局……”
“您这个皇帝,是否也应该付出代价,向天下之臣民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