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张飞和关羽突然听闻诸葛亮已然抵达江夏城门,两人二话不说,当即抄起各自的兵器,气势汹汹地就要冲向城门口,欲将诸葛亮一举拿下。
然而,他们的冲动之举却被刘备及时拦住。只见刘备一脸严肃地看着二人,沉声道:“且慢!此事定然有蹊跷之处,以孔明先生之智谋,岂会轻易向徐庶泄露黄盖是假投降的消息?况且,此计本就是孔明先生所提出,他又怎会自毁长城?你们二人切莫如此冲动行事!”
刘备的一番话,让张飞和关羽稍稍冷静了下来,但心中的疑虑并未消散。张飞瞪大双眼,满脸狐疑地看着刘备,粗声粗气地说道:“大哥,你莫要再为那诸葛亮狡辩了!他如此行径,分明就是居心叵测!我是绝不会去接他的,要去你自己去吧!”说罢,张飞一甩手,将手中的武器狠狠地扔在地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仿佛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
关羽双臂环抱,冷哼一声,说道:“三弟所言极是,大哥,这诸葛亮不得不防啊!”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满和疑虑。
刘备见状,不禁长叹一口气,然后语重心长地对关羽和张飞说:“二位贤弟啊,我们还是先往好处想吧。说不定孔明先生有他自己的苦衷呢?如今正值用人之际,我们切不可自乱阵脚啊!还是随我一同前往城外,迎接军师吧。到时候,我们再好好询问一下,自然就会真相大白了。”
刘备的话语中既有对诸葛亮的信任,也有对局势的冷静分析。他深知在这个关键时刻,团结和信任是至关重要的。
张飞一听,顿时怒发冲冠,双眼圆睁,嘴巴张开,正欲破口大骂,却被刘备眼疾手快地一把拦住。刘备深知张飞的火爆脾气,若是让他发作起来,局面恐怕会更加难以收拾。
刘备连忙向张飞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快步走向城门外。远远地,他们便看到诸葛亮站在那里,神情自若,仿佛周围的喧嚣与他毫无关系。
刘备见状,心中稍安,赶忙迎上前去,紧紧拉住诸葛亮的手,焦急地说道:“孔明啊,你可算回来了!你可知道出大事啦!那黄盖去见吕布,竟然被吕布给擒住了!而且吕布还放言,要在三日后当着大军的面将黄盖斩首示众!这还不算完,他还说黄盖是假投降的消息,是你有意向他的军师徐庶透漏了这个消息。如今曹操和孙权那边都已经乱成一团了,所有人都在指责你,说你为了荣华富贵、高官厚禄,故意将这个消息透露给吕布,好让他为你记下这一军功啊!”
当诸葛亮听闻众人皆知此事时,心中不禁一沉。尽管他事先有所准备,但却未曾料到事情的影响竟然如此深远。此刻,他深知无论自己如何解释,都难以挽回局面。毕竟,事实已然摆在眼前,再多的言辞也只是徒劳。
诸葛亮心中暗自懊悔,怪只怪自己过于轻视吕布。他万万没有想到,吕布竟然会如此巧妙地利用黄盖的投降作为突破口。这一招着实厉害,不仅让诸葛亮猝不及防,更使得整个局势变得扑朔迷离。
然而,令诸葛亮更为困惑的是,吕布究竟是早有预谋,还是临时起意呢?如果吕布早在黄盖投降之际就已定下此计,那么诸葛亮自己不得不承认,自己对吕布的认识实在是太过肤浅。
而吕布这一计谋可谓是环环相扣,天衣无缝。先是让诸葛亮的好友徐庶与他私下会面,借此扰乱他的心神;紧接着,又邀请黄盖去见他本人,一旦招揽不成,便直接将黄盖扣押。最后,再散布消息,将责任归咎于诸葛亮,如此一来,诸葛亮可谓是百口莫辩。
此时诸葛亮知道现在不是后悔的时候,现在最重要的是三方联盟不能因为此事出现裂痕,要不然就真的中了吕布的计谋,到时候就真的会被他逐一击破。
于是诸葛亮深吸一口气,对刘备说道:“主公莫急,此事是我故意为之,我深知那吕布此人生性多疑,我将此事告知徐庶之后,就是想让徐庶告知吕布,好让黄盖的假意投降变得更加真实。至于吕布所说的三日后杀黄盖,依我猜测就是欺骗我们的,用来挑拨我们跟孙权的联盟的关系。”
刘备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但还是选择相信诸葛亮,“既然如此,孔明可有应对之策?”诸葛亮微微点头,胸有成竹道:“主公放心,我已有计较。我们可先派使者前往孙权处,说明此事缘由,以稳住联盟。同时,暗中安排人手探查吕布军营虚实,若他真有杀黄盖之意,我们也好提前营救。”
张飞在一旁听着,仍是满脸不服气,嘟囔道:“那万一你这计谋有误,岂不是害了黄盖?”
诸葛亮看向张飞,微笑道:“张将军不必担忧,我料定吕布不会轻易杀黄盖,他不过是想借此扰乱我们军心。若他真杀了黄盖,反倒坐实了我们联盟的决心,对他并无好处。”
关羽也微微颔首,“军师所言有理,如今也只能如此了。”刘备见众人意见达成一致,便依诸葛亮之计行事,一场与吕布的智谋较量就此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