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曾经《十二笑》的创作,使得程佑安与京城小报关系不错。
直到现在他还偶尔在小报上写点东西,所以这次尔雅拜托他在小报上发点东西。
程佑安一听说尔雅想通过小报让《红糖记》在京中出名,当即拍着胸膛保证道:
“此事包在我身上,干娘你放心,讼之写的戏,我一定在小报上夸成神仙下凡写的。”
尔雅闻言失笑:
“也不能只夸,也可以骂两句矫揉造作,怪诞不经,有违常理之类的话。”
闻听此言程佑安瞬间愣住,满脸疑惑:
“啊?干娘,为什么啊?”
程佑安不懂尔雅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要求。
尔雅向程佑安解释:
“为了大众的好奇心。”
“好奇心?”
程佑安还是不懂尔雅的意思。
尔雅继续解释:
“是人都有好奇心,也有反叛心,你若众口一词,一直夸一折戏好,旁人听的多了,不仅会起反叛心。
想着一折戏而已,能有多好,偏不去看的心理。
甚至去看的人中也会潜意识有着挑毛病的想法,心道到底什么神仙大作,能引得人人夸赞。
待去看了,因为期待感过高,反而不会有多好看。
所以,我们不仅要在小报上夸赞此戏,也要有反对的声音。
届时两种声音交替进行,将这折戏吵的京中人皆尽知。
大众有了好奇心,会自己走进戏院去看,也会有自己的看法。”
程佑安闻言茅塞顿开,对尔雅更加刮目相看,满脸赞叹道:
“干娘,你真不愧是能养出讼之的母亲。
我以前还觉得讼之能有此成就是因为他天生奇才。
现在看来,有你这样有见识的娘亲,儿子想不成器都难。”
程佑安的高帽子让尔雅忍不住笑了出来:
“我哪有什么见识,不过都是些人尽皆知的道理罢了。”
在后世谁不知道炒作呢,制造争议性话题获取流量和关注度。
她用的还只是最低级的,当下社会言论并不自由。
不然她还能利用《红糖记》里的内容提起更具有讨论度的话题。
与程佑安说完这些后,他匆忙离去,准备去布局了。
尔雅则把卫辞从静江送来的年礼,一一给他在京中的朋友同僚送去。
卫辞人虽不在京中,但关系网还是要维持的。
何琇莹也给娘家以及曾经在京中的闺中密友送了信和礼物。
尔雅都派人送了过去,何家收到何琇莹的来信。
郭夫人见女儿信中丝毫没提及有孕一事便知道女儿还是没有怀上。
心中一时间满是担忧,女儿嫁进卫家也有五六年了,至今没听说有孕息。
郭夫人不得不做好女儿可能无法生育的打算。
虽然她暂时还从未见过亲家对此有过不满,也没说要给女婿纳妾。
但都说未雨绸缪,郭夫人不得不想的长远一些。
若是女儿无法孕育子嗣,那将来该怎么办?
要给女婿纳妾吗?恐怕女儿是万万不愿意的。
可是女儿不生育又迟迟不给女婿纳妾,郭夫人又怕影响他们夫妻感情以及亲家对女儿的看法。
对比郭夫人愁的头发都快白了,想来想去。
最终又找出之前求来的一个很灵的偏方偷偷再次给女儿送了过去,让女儿按时吃。
身在静江的何琇莹等翻过年才收到娘亲寄来的生子偏方。
她已经习惯了母亲的催促,实际上她心中对于一直没有孩子的事也不是不恐慌的。
可是生孩子这种事情,不是恐慌着急就能成的。
何琇莹的婢女看到老夫人又寄了偏方过来,小声询问她:
“夫人,这药咱还扔吗?”
何琇莹知道自己的夫君最厌恶什么偏方。
之前她也起过吃药得子的心思,可是被卫辞发现了。
那是何琇莹第一次看到向来脾气温和的夫君对她疾言厉色,一脸严肃的告诉她:
“什么偏方都是骗人的。是药三分毒,没病吃药只会吃坏自己的身体!”
紧接着卫辞就命人将她搜集来的偏方全扔了。
从那以后,何琇莹也没在碰过什么偏方。
可现在看到母亲寄来的药材她又心动了。
她娘总不会害她,也许背着夫君把这些偏方都吃了说不定她就得偿所愿了呢。
夫君对她虽然不错,至今也没因为她没有孩子起了纳妾的心思。
可将来呢?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夫君能一辈子不要孩子吗?
显然不可能,卫辞是男人,他多大了都不缺女人给他生孩子。
自己的青春却就这几年,等她年纪大了,容颜不在,没有孩子她依靠谁?
思及这些,何琇莹终于下定决心,她叮嘱婢女:
“把这些药趁大人不在的时候偷偷熬了给我喝。”
婢女连忙点头,小心的把药藏起来了。
中药味道重,为了瞒住卫辞,何琇莹点起了檀香。
一开始闻到檀香的味道,卫辞好奇询问何琇莹:
“怎么好好的,点起了檀香,你这是也开始礼佛了吗?”
何琇莹敷衍道:
“这是底下的人送来的,我觉得还不错,就点了祛湿气的。”
卫辞闻言便没有再多问,反正他无所谓家里点什么香,何琇莹喜欢即可。
接着他趁着刚开年,政事还不算忙,打算偷得浮生一日闲,带着何琇莹去听戏。
如今《红糖记》刚上戏,反响十分不错。
卫辞作为此戏的创作者,自然想带着妻子一起去戏院听听。
听到夫君要带自己去听戏,何琇莹自然高兴。
两人乘坐马车到了霓裳苑,卫辞率先下车,然后转身去扶何琇莹。
何琇莹看着俊美无双的夫君,眉眼温柔,动作体贴的搀扶她下马车,一时间更加坚定了心中的想法。
她不想把丈夫让给任何人,所以她一定要有一个孩子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两人踏进戏院,戏台上李红儿雪夜浆洗衣裳,正字字泣泪的唱着自己悲惨的遭遇。
可谓闻着伤心,听着流泪,台下不少敏的客人听的不由自主跟着哭泣。
卫辞环视一圈还算满意,他要得就是这个效果。
听戏的人越是同情李红儿也越会打心里喜爱她。
如此一来,李红儿的红糖也越会得到听戏之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