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淯,字子异,是酒泉郡表氏县人。最初,他以凉州从事的身份担任破羌长。当时,武威太守张猛造反,杀了刺史邯郸商。张猛下令说:“谁敢去吊唁邯郸商,就处死不赦。”庞淯听说后,辞去官职,日夜兼程赶到邯郸商的灵堂,号啕大哭。之后,他来到张猛的府门前,怀里藏着匕首,打算趁机刺杀张猛。张猛知道他是一个义士,下令不杀他。庞淯因此以忠烈闻名。
据《魏略》记载,张猛的士兵想要绑住庞淯,张猛听说后,感叹道:“我因为杀了刺史而有罪。庞淯却因为极尽忠诚而闻名。如果我再杀了他,又怎么去鼓励一州的忠义之士呢?”于是,他让庞淯去为邯郸商服丧。
《典略》中记载了张猛的背景:张猛,字叔威,本是敦煌人。他的父亲张奂在汉桓帝时期担任过郡守、中郎将、太常等职,后来定居华阴,并在那里去世。建安初年,张猛在郡里担任功曹。当时,河西四郡因为距离凉州治所太远,又被河寇阻隔,于是上书请求另设一个州。朝廷下诏任命陈留人邯郸商为雍州刺史,专门管理这四郡。当时武威太守的职位空缺,朝廷考虑到张猛的父亲在河西很有威名,就任命张猛补任此职。邯郸商和张猛一起西行赴任。
起初,张猛和邯郸商同岁,两人经常互相戏弄。等到一起上任时,在路上又互相责备。到了任上后,邯郸商想要杀掉张猛。张猛察觉到了,于是就带兵攻打邯郸商。邯郸商的住所和张猛的住所相邻,他听到张猛的士兵到了,非常害怕,爬到屋顶上,喊张猛的字说:“叔威,你要杀我吗?如果我死了有知,你也会被灭族的。我们和解,可以吗?”张猛就喊道:“你过来。”邯郸商从屋顶爬到张猛那里,张猛就责备他,说完后,把邯郸商交给了督邮。
督邮把邯郸商关在驿站里。后来邯郸商想要逃跑,事情被发现了,于是被杀。这一年是建安十四年。到了建安十五年,将军韩遂上书讨伐张猛,张猛派兵向东抵抗。他的官吏和百姓害怕韩遂,于是反过来一起攻打张猛。当初张奂担任武威太守时,张猛还在母亲腹中。他母亲梦见自己带着张奂的印绶,登上楼唱歌。早上起来把梦告诉了张奂。
张奂询问了占梦的人,占梦的人说:“夫人将生一个男孩,以后还会再担任这个郡的太守,但他可能会死在任上。”等到张猛被围攻时,他知道自己必死无疑,说:“如果死人没有知觉也就罢了,如果有知觉,我的头怎么能向东经过华阴,经过我父亲的墓地呢?”于是他登上楼,放火烧死了自己。
庞淯后来被太守徐揖请来担任主簿。后来,郡里的黄昂造反,围攻城池。庞淯丢下妻子和孩子,趁夜越过城墙冲出包围,到张掖、敦煌两郡求救。起初,两郡怀疑,不肯发兵。庞淯想要自杀,两郡被他的义气感动,于是出兵救援。援军还没到,郡城就已经陷落,徐揖也死了。庞淯就收殓了徐揖的尸体,送回他的本郡,为他服丧三年才回家。曹操听说了他的事迹,征召他担任掾属。曹丕即位后,任命他为驸马都尉,后来又提升他为西海太守,赐予他关内侯的爵位。后来,他又被征召担任中散大夫,去世后,他的儿子庞曾继承了他的爵位。
庞淯的外祖父赵安被同县的李寿杀害。庞淯的三个舅舅同时因病去世,李寿一家非常高兴。庞淯的母亲庞娥亲为自己父亲的仇恨未报而深感悲痛。于是,她用帷幔遮住车子,袖子里藏着剑,在光天化日之下,在都亭前刺杀了李寿。刺杀完成后,她慢慢地走到县衙,脸色平静地说:“我已报了父仇,请接受法律的制裁。”禄福县令尹嘉被她的行为所感动,解下印绶,想要释放她,但庞娥亲不肯离去。尹嘉只好强行把她送回家。后来正逢大赦,庞娥亲得以免罪。州郡的人都非常敬佩她,特意刻石立碑,表彰她的行为。
据《皇甫谧列女传》记载,酒泉烈女庞娥亲是表氏县庞子夏的妻子,禄福县赵君安的女儿。赵君安被同县的李寿杀害。庞娥亲有三个兄弟,他们都想报仇,但李寿防备得很严。后来,当地发生了一场瘟疫,庞娥亲的三个兄弟都死了。李寿听说后非常高兴,邀请宗族的人一起庆贺,说:“赵家的强壮男人都死了,只剩下一个弱女子,还有什么好担心的!”于是,他放松了防备。庞娥亲的儿子庞淯外出时,听说了李寿的这番话,回来告诉了母亲。
庞娥亲本来就有报仇的念头,听到李寿的话后,更加坚定了决心。她悲伤地流着泪说:“李寿,你不要高兴得太早!我活着就是为了给你报仇!我三个儿子虽然死了,但赵家还有我,我一定要亲手杀了你,为他们报仇!”她悄悄地买了一把名刀,日夜磨砺,一心想要杀了李寿。李寿为人凶残,听说庞娥亲要报仇,就更加小心防备,出门时都骑着马,带着刀,乡亲们都很害怕他。
庞娥亲的邻居徐氏妇担心庞娥亲不是李寿的对手,劝她说:“李寿是个凶恶的男人,现在又防备森严。虽然你有报仇的决心,但你们的力量相差悬殊。万一你报仇不成,反而会招来更大的祸患,赵家就会彻底灭亡,这将是非常悲惨的。希望你三思而后行,为赵家的未来考虑。”庞娥亲说:“父母的仇,不共戴天。李寿不死,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虽然我三个儿子都死了,赵家好像已经绝后,但我还在,我怎么能假手于人呢!如果你站在我的立场上,就会明白李寿是一定要被我杀死的。”
她每天夜里都在磨刀,握紧手腕,咬牙切齿,悲伤地叹息。家里人和邻居们都嘲笑她。庞娥亲对周围的人说:“你们嘲笑我,只是因为我是个女人,你们认为我杀不了李寿。我一定要用李寿的血来染红这把刀,让你们看看。”于是,她放弃了家务,坐着鹿车等待李寿。到了光和二年二月上旬,庞娥亲在都亭前与李寿相遇。她立刻下车,拦住李寿的马,大声呵斥他。李寿非常惊愕,回过头来想逃跑。庞娥亲挥刀砍去,连李寿的马都砍伤了。马受惊,把李寿挤到了路边的沟里。
庞娥亲追过去,又在地上砍他,刀砍在树上,折断了。李寿虽然受了伤,但还没死。庞娥亲就想去夺李寿身上的刀,李寿护住刀,瞪大眼睛大喊,跳起来。庞娥亲挺身而出,左手抵住他的额头,右手刺向他的喉咙,经过一番搏斗,李寿终于倒在地上。庞娥亲拔出李寿的刀,砍下他的头,拿着李寿的头来到都亭,向官府认罪。
她慢慢地走进监狱,脸色平静。当时的禄福县令尹嘉不忍心惩罚庞娥亲,就解下印绶,辞去官职,想要释放她。庞娥亲说:“报了仇,死了也是我的本分。审判和惩罚是你的职责,我怎么敢贪生怕死,破坏法律呢?”乡亲们听说后,都赶来围观,人山人海,无不为她感到悲喜交加,感慨万分。守尉不敢公开释放她,就偷偷地让她离开,让她自己躲起来。庞娥亲大声说:“破坏法律,逃避死亡,不是我的本意。现在仇人已经死了,我应该接受法律的制裁,以维护国家的法律尊严。即使死一万次,对我来说也足够了,我绝不敢贪生怕死,让朝廷蒙羞。”守尉还是不听她的,强行把她送回家。
凉州刺史周洪、酒泉太守刘班等人一起上表,称赞她的英勇行为,在她家门口刻石立碑。太常、弘农人张奂非常敬佩她的行为,送给她二十端帛作为礼物。国内的人都听说了这件事,无不称赞她的高尚品德。黄门侍郎、安定人梁宽为她作传。玄晏先生认为,父母的仇,不共戴天,这本是男子的事情。但庞娥亲以一个弱女子的身份,想着父亲被侮辱的痛苦,听到仇人的挑衅,奋起反抗,杀死了仇人,为父亲和三个兄弟报了仇。从古至今,这样的事情很少见。《诗经》里说:“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说的就是庞娥亲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