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玉灵听后,从马车上走了出来。
“胡大人免礼。”
胡江这才抬起头来看向阳玉灵。
他早就得知,这次充当临时按察使的是一位四岁,从小在冷宫中长大的公主。
听说这公主凭借献计解决蝗灾难题,带着母妃出了冷宫,后又因为在解决苍西县粮价问题上表现出色,而被皇上任命为中书舍人一职。
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要只是听说,他根本不信这四岁的小娃娃能这么神。
但是杜相曾来信提醒他不可小看这四岁的奶娃娃,他倒是对她产生了一丝好奇。
但如今见到她的模样,他开始觉得杜相有些小题大做了。
跟胡江的淡定不同,沿途的百姓见到阳玉灵从马车上出来,并听她说出那句“胡大人免礼之后”,个个瞪大了眼睛脸上全是不敢相信。
一瞬间,周围就像菜市场一样炸开了锅:
“我没有听错吧,这小娃娃竟然就是来帮助咱们湖州百姓的按察使大人。”
“天老爷,开什么玩笑,一个四岁的奶娃娃竟然是按察使,你们看她都还没有这马高。我是在做梦吗?”
“对啊,开什么玩笑,咱们湖州因为粮食短缺的问题,已经饿死了多少人,朝廷就是这样对待咱们湖州百姓,竟然派一个四岁的奶娃娃来糊弄咱们。”
“天菩萨,我原先还准备请按察使大人帮我做主,惩罚那霸占我土地的恶徒的,这下可怎么办,我跟谁伸冤去呦。”
“别慌,这小娃娃既然会被陛下任命为按察使大人,肯定有她的过人之处,我听说前段时间,京都出现了一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可能这小娃娃就是那天才呢?”
此话一出,周围的人都用白眼看他。
“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你是不记得你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但我还记得,那个时候你连说话都还说不清楚,天天穿着个开裆裤到处尿尿。你现在指望一个同样是四岁的小娃娃帮咱们解决咱们几辈子都解决不了的难题?”
“就是,还百年难得一遇的才女,就离谱他娘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
胡江看着众人的反应,扬起一丝得意的笑容。
这是他乐意看到的。
阳玉灵注意到了周围百姓们的表情变化,她并没有理会。
崔锦和青莲则一脸的轻松。
他们明白,此刻他们有多怀疑灵儿,后面就有多打脸。
只是,希望这一次灵儿可别像上次那样遭恨。
这湖州可比苍西县大得多,人也多得多,要是到时候人人磨刀霍霍向他们。
那怪瘆人的。
这时,胡江又说道:
“阳大人,请跟我来吧。”
说着,准备调转马头。
“等等。”阳玉灵突然开口,“不知湖州最大的乡绅江坤是否在此?”
胡江眸色微闪,朝四周看了看后说道:
“江坤并未在此,不知胡大人找江坤所为何事?”
“皇上托我将此圣旨交给江老爷。”
阳玉灵说着拿出了圣旨。
胡江看到她手中的圣旨后,眸色微沉。
皇上怎么会找江坤?难不成是因为江坤不愿意开垦荒地,皇上想要借此整治他不成?
“阳大人,咱们还是先回郡守府,稍后我便让人去将江坤叫来领旨。”
“胡大人,事关重大,你还是现在就去让人去将江坤给叫来吧。”
胡江犹豫一瞬后,终是吩咐后面跟着的随从。
“杨柳,你现在去江老爷府上将他叫来。”
阳玉灵的小奶音突然响起:
“对了,顺便告知江老爷多带点人手过来。”
“是。”那人作了一揖便走了。
此后,阳玉灵回到了马车上等待,胡江也坐在马背上静静等着。
周围的百姓也好奇皇上给江坤的圣旨上说了什么,所以都在这等着。
这江坤是他们这边最大的乡绅,侵占了百姓们大部分的土地,底层百姓都对他很不满。
他们都希望陛下能严惩他,最好是抄他的家,将他侵占的家财都给吐出来。
半个时辰后,一辆马车快速从前面驶了过来。
停下后,一名五十来岁,头发略微发白的男子从马车上走出。
他先是朝阳玉灵的马车作揖:
“见过按察使大人。”
转而看向马背上的胡江:
“见过胡郡守。”
阳玉灵听到动静,拿着圣旨从马车上走了出来。
“江老爷接旨。”
江坤赶忙面对阳玉灵跪拜了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湖州大旱缺粮,整个湖州以及周边百姓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朕对此百感交集夙夜难寐。
今调集五十万石粮食送至湖州救灾,交予湖州乡绅江坤之手。
由江坤亲自为百姓发放赈灾粮。
并由临时按察使阳玉灵阳大人全程监督。
望江坤和阳大人不负朕的期望。”
随着阳玉灵将圣旨的内容缓缓念出。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惊骇。
平时赈灾粮都是交给州吏,由州吏安排发放。
怎的这次竟然让江坤这一介乡绅发放赈灾粮。
百姓们更是天都塌了。
这赈灾粮可是他们的救命粮食,竟然交给一个只会一味剥削他们的乡绅。
要是被他侵吞了该怎么办?
这陛下在干什么?闹着玩的吗?
不过,最近朝廷出的那条开荒的法令,本就是为了跟乡绅缓和关系。
皇上此举是为了讨好江坤吧。
朝廷讨好剥削他们平民百姓的乡绅。
那将他们百姓置于何地。
一时之间,人群爆发出极度的不满。
有些大胆的人直接就喊了出来:
“陛下此举是什么意思?咱们百姓的命就不是命吗?”
“就是,朝廷难道不知道这些乡绅之所以能如此壮大,就是因为他们不断剥削百姓,侵吞咱们百姓的田产,这才大到如今地步。如今朝廷竟然为了讨好这乡绅,竟然将咱们的救命粮食都交给他。是完全不把咱们的命放在眼里啊。”
……
一人出头,紧接着就有越来越多的百姓起哄。
胡江赶忙命身后的侍卫维持秩序。
阳玉灵提高音量对百姓说道:
“各位乡亲,你们且放心,陛下准备了五十万石粮食救济百姓,本官向你们保证,这里面的任何一粒米都将是属于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