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识呀,”
阳玉灵啃了一口手中的糕点,两个腮帮子都鼓了起来,
“刚刚这群人以此人为中心,其他人边听他说话,边朝咱们这边瞟。
看这些人的表情,个个挤眉弄眼的,那说明这人说得肯定没好话。
我想着教训一下这人,让他不是谁的瓜都能吃的。”
“瓜?吃……吃瓜?他们也没有吃瓜啊?”青莲好奇问道。
“额……所谓吃瓜就是聊别人的八卦,刚刚他们肯定是在聊咱们的八卦了,是为在吃咱们的瓜。”
两人听后,点了点头。原来吃瓜还有这层含义。
四岁小娃娃的语言都这般难懂了吗?
此后,阳玉灵一行人出了京城,一路朝着位于西部地带的苍西县而去。
这一路上,阳玉灵权当是出来度假的,走走停停,比平常赶路还要晚上一天时间到苍西县。她似乎已经忘了她这一趟是有竞争对手的。
反观她的竞争对手顾兴林。
他这一趟出行是跟随护卫们一块骑马去到兰肃县的。
这样能比坐马车早到两天时间。
所以顾兴林比阳玉灵早上了足足三天时间开始参与修建河道的指挥。
兰肃县跟苍西县都是处在大乾西部地带,一样都深受旱灾影响,粮食减产得厉害。
如今县粮价飙升,原先二十文钱就能买一斗米,现在得四十五文钱,粮价翻了一倍还多。
如今,县里的粮仓已经没有多少存粮,县衙给工人提供工钱不提供粮食,这也导致工人犯懒,不愿工作。
修建这条河道是想引入黄河之水,解决旱灾问题,也为汛期缓解黄河周边的防水压力。
顾兴林来到兰肃县后,立刻就去往了河道修建的地带。
他先是去找了负责这次黄肃河道修建的负责人,了解了大致情况后,他大手一挥说道:
“于大人,既然这些工人根本原因是修建河道吃不饱,那就给做事的工人发粮,工钱减半。”
于大人立刻说道:
“顾大人,咱们县里的粮仓现在剩余不足二十担,这修建工事人多,十分耗粮,余下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几天。
而且,如今县里的粮价飙升,这余下的粮还得用来调控粮价啊。”
“放心吧,”顾兴林不以为然道,“我一朋友就在这这兰肃县做粮商,这粮价问题,我会解决的,这粮价定然会降下来的。”
说完便急匆匆走了。
于大人此刻眸子已经亮了起来,既然顾大人认识粮商,而且他还是京城来的,这些粮商肯定会给他面子的,将这粮价给降下来。
这一瞬间,他又看到了希望。
顾兴林出自京都世家,交友范围十分广泛,现在又中了举人,成为了朝廷官员。
在跟兰肃县两大粮商世家谈判后,两家都愿意给他几分薄面,将粮价降到了三十八文一斗。
顾兴林来到兰肃县的第二天,龟速了一个月的黄肃河道终于开始动了起来。
兰肃县的粮价也从原来的四十五文一斗跌到了三十八文一斗。
这一下就跌了七文一斗,缓解了不少百姓的压力。
这一消息很快就被专门的快马传信传到了宫中。
彼时,一众大臣正在上早朝,信使将此信当朝念出。
众朝臣一听,纷纷对顾兴林夸赞不已。
说顾兴林年轻有为,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就让黄肃河道动了起来,还顺带着将粮食价格也压了下去。
要知道天灾的时候,那些粮商依靠着屯粮唯利是图,只会哄抬粮价,让他们降粮价等同于从他们口袋里面掏钱,是断然不会同意的。
可见顾兴林是有手段的。
只是不知道阳玉灵那边如何了。
就在这时,另一位信使说道:
“启禀陛下,小公主于三日前刚到达苍西县。”
此话一出,众朝臣纷纷瞪大了眼睛。
三日前刚到,这不意味着顾兴林那边又是河道开工,又是降了粮价了,而她这才刚到?
大家纷纷摇了摇头,小娃娃就是小娃娃,估计以为是去玩的了。
阳睿用修长的指节敲了敲龙椅把手,另一只手则撑着自己的脑袋,
“众爱卿先不急,先看看她打算怎么做。”
……
这会正值三月,春意正浓,百花争艳,阳光暖而不烈,适合晒太阳。
路上,阳玉灵抱着自己的小枕头来到了马车前面,直接在车夫的地方打了个地铺。
可以欣赏路边的花不说,还可以晒太阳,别提多舒服了。
等到了苍西县,她整个人蜷缩在车夫旁边,还是一副熟睡的状态。
苍西县的县令吴建雄,和负责修缮河道之事的王贵夫早就听说了朝廷将派官员过来解决河道事宜,所以早早就在这里等候了。
旁边还围了好些百姓。
百姓们已经无以负担如此之高的粮价,听说有朝廷官员过来,都想要来看看,看看这官员能不能他们一并解决了粮价的问题。
马车慢慢悠悠地停在了吴建雄和王贵夫的面前。
两位大人以及围观的百姓一眼便看到躺在车夫旁边的阳玉灵。
百姓们顿时就暗暗议论了起来:
“这大人出差还带自家小孩来的?”
“对啊,这不会是来踏青的吧,真的是来帮咱们解决问题的吗?”
……
这时,崔锦掀开了马车的帘子,将仍在熟睡中的阳玉灵扶着坐了起来,并拍了拍她的小脸:
“灵儿,快起来了,咱们到了。”
阳玉灵吹出了一个鼻涕泡泡,同时缓缓睁开了眼睛,迷迷糊糊看向崔锦,又看向围观的众人,奶呼呼地说道:
“这么快到了啊。”
说着缓缓站了起来,还拍了拍自己的屁股。
片刻后,阳玉灵站在地上,崔锦和青莲都从马车上下来,站在了她的旁边。
吴县令跟阳玉灵大眼瞪小眼,片刻又看了看马车里面。
这,马车里面没人了?
说好的从朝廷来的帮忙指挥修建河道的官员呢?
阳玉灵看出了他的疑惑,于是背着一双手说道:
“你就是这苍西县的县令吴建雄吴大人吧,我是这次宫里派来的指挥修理河道的阳玉灵公主。这位是我的母妃,锦贵妃。”
说着指向崔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