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冬夜像口倒扣的黑铁锅,子时三刻的梆子声里裹着细雪。大明宫玄武门的铜钉上结着薄冰,韦妃的金镶玉步摇磕在门上,碎成两半。她怀里的襁褓在风雪中轻轻晃动,金线绣的\"长命百岁\"字样被泥浆糊得模糊,罗裙下摆还沾着玄武门守军的血——她是杀开一条血路闯进来的。
\"李琰!你给我出来!\"她的嗓子已喊得沙哑,发髻松散地垂在肩头,露出耳后那枚与永王李璘同款的绿松石耳坠,\"永王才是你亲骨肉!你当年在马嵬坡...换了孩子!\"
上官婉儿握着宫灯的手猛地一抖,烛火在风雪中明灭不定。她看清襁褓边缘露出的锦缎——正是去年端午她陪韦妃缝制的\"五毒肚兜\",可此刻婴儿领口露出的皮肤...竟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
\"娘娘慎言!\"她疾走两步,宫灯照出婴孩胸口那片梅花状胎记,\"这印记是...\"
\"是毒疮!\"韦妃突然夺过 侍卫的横刀,刀刃抵住婴儿咽喉,寒光映得她眼底血丝分明,\"当年你帮梅妃换婴,以为没人知道?今日不立永王为太子,我就让这孽种血溅宫门!\"
城楼阴影里传来机括轻响。萧绾绾的红绫如灵蛇出洞,缠住韦妃手腕的瞬间,阿史那云的狼牙链已卷住她脚踝。韦妃踉跄倒地,襁褓滚出三尺外,露出里面塞满的西域毒蝎——每只蝎子尾刺都涂着孔雀胆,正是吐蕃赞普贡礼中的剧毒之物。
\"好狠的计。\"萧绾绾用软剑挑开布偶,剑锋在雪地上划出火星,\"拿死婴做饵,想引陛下出殿。说,谁教你的?\"
韦妃忽然发出尖利的笑声,伸手扯掉脸上的人皮面具——底下竟是张满是刀疤的男人脸,左眼角刺着范阳军的狼头图腾。阿史那云的狼牙链瞬间绞住他咽喉,却听他从齿缝里挤出几个字:\"五姓七望...永王登基...\"话音未落,七窍已渗出黑血。
与此同时,敦煌三危山的峭壁上,郭子仪的白马\"踏雪\"踏着冰棱前行。段秀实咬开胡饼,饼面冻得硬如石板,磕得他后槽牙生疼。他望着远处莫高窟的黑影,借着火折子的光,在沙地上画出洞窟分布图:\"吐蕃人把粮草屯在中窟,左右两窟驻兵,中间通道狭窄,像不像个'品'字?\"
郭子仪蹲下身,用陌刀杆敲了敲沙地上的通风口标记:\"王老五,你带盐工从山顶通风口灌火油。张老三,你带弟兄们埋伏在左翼,等火起时截断他们退路。\"老将军忽然伸手摸了摸岩壁上的壁画,指尖蹭过《张议潮统军图》的旗号——红底黑狼,与斥候报的朔方叛军旗号分毫不差。
\"大帅,这壁画...\"段秀实皱眉。
\"先不管这个。\"郭子仪扯下腰间酒囊扔给段秀实,\"等打完这仗,再查是谁在背后捣鬼。记住,咱们陇右军的刀,只砍外敌!\"
丑时初刻,王老五的火油袋准时刺破。黄褐色的油汁顺着岩缝渗入洞窟,在粮草堆上积成油洼。张老三的火折子亮起时,忽然瞥见壁画上的\"张议潮\"眼神似乎在动——仔细一看,竟是壁画表层剥落,露出底下新绘的狼头徽记。
\"点火!\"郭子仪的令旗劈落。三百支火箭带着尖啸划破夜空,坠入中窟的瞬间,整座山腹发出闷雷般的轰鸣。火油遇火腾起丈高烈焰,浓烟裹着火星顺着《飞天》壁画的飘带窜向洞顶,将壁画上的狼头映得狰狞如活物。洞窟内传来此起彼伏的惨叫,吐蕃士兵抱着燃烧的躯体冲出,却被段秀实的陌刀队砍成两段。
\"看!\"王老五指着逃向左翼的吐蕃溃兵,却见张老三的伏兵突然射出弩箭,箭杆上绑着的不是普通箭矢,竟是裹着牛油的火把。火借风势,瞬间在戈壁上燃起隔离带,将吐蕃残军困在中央。郭子仪望着冲天火光,忽然想起上章收到的密报——五姓七望曾向吐蕃出售硝石。此刻烈焰中隐约飘来的刺鼻气味,竟与当年安史之乱时的火攻药味极为相似。
扬州运河的腐臭味在黎明前达到顶峰。陈玄礼戴着浸过醋的面巾,蹲在码头上看王老五用竹杆挑开浮尸。死者右手虎口有老茧,指甲缝里嵌着朱砂——正是去年工部报失踪的主事李修。
\"他负责督造洛阳宫室。\"陈玄礼用刀尖拨开死者衣领,露出锁骨下方的梅花烙痕,\"这是五姓七望私兵的标记。\"
\"报!\"传令兵跌跌撞撞跑来,麻衣上渗着暗红血迹,\"淮南道十五州爆发瘟疫!百姓口鼻溃烂而死,医者说是...说是中了蛊毒!\"
张老三突然掀开另一具浮尸的裹尸布,只见死者脚踝处有两排细密的牙印,伤口周围皮肤呈紫黑色:\"是运河里的水耗子!这些老鼠啃过腐尸,又去咬百姓...\"他话音未落,脚下的沉船突然发出\"吱呀\"巨响,船板裂缝里钻出密密麻麻的老鼠,每只眼睛都泛着诡异的红光。
\"撤!快撤!\"陈玄礼挥刀砍断拴船的铁链,却见沉船底舱滚出成箱的波斯银币,每枚银币边缘都刻着\"范阳卢氏\"的族徽。鼠群如黑色潮水般涌来,一名金吾卫被扑倒在地,惨叫声中,陈玄礼看见老鼠们背上都烙着极小的狼头——正是范阳军\"毒童子\"的标记。
他突然想起上章在运河发现的毒蝎腐尸,冷汗顺着脊背往下淌。五姓七望先是用腐尸养毒蝎,再让毒鼠啃食尸体,借漕运将瘟疫散播到江南——这是要断了长安的粮道!
洛阳城头,李琰的弓弦已经拉断第三根。他望着城下被火鹞子烧得溃不成军的叛军,指腹摸到雕弓上梅妃刻的饕餮纹——此刻饕餮口缝里嵌着半片箭镞,像极了她临终时咬破的唇角。
\"陛下,用这个!\"上官婉儿抱着《武经总要》冲上城楼,书页在风中哗啦作响,\"宇文恺的霹雳车图纸!需要三百斤熟铁...\"
\"来不及了!\"萧绾绾的红绫卷着燃烧的火油罐跃上城垛,她扯开左襟,露出心口那道蜈蚣状伤疤——伤疤末端的红点此刻已肿成紫黑色,\"当年宇文大人教我制雷火弹时说,若战况紧急,可用人油调硝石...\"她忽然剧烈咳嗽,鲜血溅在火油罐上,\"反正我已是将死之人...\"
\"住口!\"李琰猛地按住她肩膀,触到她后背凸起的骨骼——比上月在骊山时至少瘦了十斤。他转头冲城下大喊:\"传旨!拆百姓房屋取铁钉,铸霹雳车箭矢!\"
就在此时,地面突然剧烈震动。洛阳东城墙轰然塌陷,烟尘中传来战马嘶鸣——阿史那云的回纥骑兵踏着碎砖杀来,狼牙链卷住叛军主将崔乾佑的脖子时,她甩来个羊皮酒囊:\"李二郎!去年在河西说的葡萄酿,该还了吧?\"
酒囊砸在崔乾佑脸上,烈酒泼溅到他胸前火把上,瞬间爆燃。李琰趁机张弓搭箭,箭矢穿透火团,正中那人咽喉。硝烟中,他看见萧绾绾望着自己的眼神突然变得柔和,像极了梅妃临终前的模样。
骊山行宫的冰井深处,寒气砭骨。李琰用佩剑劈开冰棺时,梅妃的尸身已呈现淡青色,却依旧面容如生。上官婉儿举着琉璃灯凑近,忽见梅妃舌下露出凑近鎏金铜管,管身上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正是失踪二十年的传国玉玺!
\"陛下,这是...\"上官婉儿的银簪刚要挑开铜管,地面突然震动。远处传来齿轮转动的轰鸣,宇文恺设计的浑天仪缓缓启动,青铜指针在刻度盘上划过,最终指向东北方的\"范阳\"二字。
\"是地动仪的机关。\"李琰想起梅妃曾说过,宇文恺在长安布下十二处\"地龙\",可借地壳震动传递消息,\"范阳有大事发生...\"
\"陛下!\"陈玄礼浑身是血撞入冰井,盔甲缝里还沾着鼠毛,\"永王李璘带着五姓七望的私兵围了长安!他们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说...说陛下弑兄杀弟,夺了永王的太子位!\"他手中的《氏族志》残页飘落,韦氏与范阳卢氏的联姻谱系赫然在目——原来韦妃竟是卢氏安插在后宫的细作,当年换婴之事,早有预谋。
李琰猛然想起韦妃临死前的笑,想起永王每次朝见时刻意露出的绿松石耳坠。他颤抖着打开梅妃口中的铜管,里面掉出卷帛书,簪花小楷染着暗红斑点,分明是用血水写成:\"双生换婴为保社稷,永王乃臣妾与陛下骨血,然...卢氏以毒控之...\"
\"陛下,当务之急是调郭子仪回防长安。\"上官婉儿捡起《氏族志》残页,指尖划过\"卢氏女嫁韦氏\"的记载,\"五姓七望想扶持永王上位,再借吐蕃、回纥之乱分裂大唐...\"
\"不。\"李琰突然握紧传国玉玺,冰凉的玉质贴着掌心,让他想起梅妃最后一次侍寝时的体温,\"传旨:命郭子仪死守玉门关,绝不能让吐蕃与范阳军会师。至于永王...\"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冰棺中梅妃交叠的手上,那里还戴着他亲赐的玉扳指,\"朕要亲自去潼关,会会这个'亲骨肉'。\"
冰井外忽然传来狼嚎般的风声,混着远处隐约的战鼓。李琰摸向腰间玉佩,触到夹层里梅妃留的最后纸条:\"潼关有旧部,信物是...半片孔雀翎。\"他闭上眼,再睁开时,眸中已无半分温情,只有如敦煌烽燧般冷硬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