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每家都是亲戚带到这做生意,可人都是有私心的,自家的好位置犯不上拱手相送,而疏通关系得来的位置则有好有坏,都要靠钱说话。
稳赚不赔的只有曹辉,切尔基市场老板,其他人赚多赚少都得靠自己手段。
最好使的无非就是钱。
可那么庞大的一笔钱,也不是谁都能掏得出。
张彩凤想奚落初来乍到的新人,却被真正戳中了自家的心事。
要不是被安排到这,自己的生意指不定多好。
“你们这慢慢熬吧,熬上个把月就习惯了。”张彩凤摊位上来了熟客,赶紧扔了手里的瓜子壳小跑回自己摊位上。
一对俄国年轻夫妻站在摊位前挑鞋,只是那个俄国女人的眼睛不时飘向假人模特。
孟月仙见状热情招手,说着刚学会的夹生俄语,“斯给特卡~斯给特卡~”
打折的意思。
女人有些犹豫,男人还在低头选鞋,张彩凤余光瞟到,心里又不落忍孟月仙千里迢迢没开张,随即说了一句俄语,女人便抬脚走到孟月仙的摊位边。
假人模特身上的红色吊带跟搭配的喇叭牛仔裤引起女人的注意。
孟月仙的货远比其他家要时髦一些,做工也精良不少,几乎没有线头。
这都是孟月仙三人蹲在摊子后面,一件一件剪出来的。
看女人犹豫不决,孟月仙赶紧拿出一件递到女人手中,热情地拉她进库房里换。
这种集装箱的试衣间只能如此。
等到男人挑好鞋,付完钱,女人也从集装箱里走出,站在镜子前。
男人见状也走过来,两人叽里呱啦说了半天,孟月仙一句也听不懂。
红梅急够呛,这开张生意,一定要顺利才行,可也只能佯装整理货床上的货,不想让人徒增压力,顾东则不停摆弄假人模特的手脚。
孟月仙目光灼灼地看着女人,又拿着一件玫红色吊带在自己身上比划了一下,递到女人手里。
女人看出孟月仙不会说俄语的窘境,指了指身上的一套,又指了指手上的这件。
孟月仙恍然大悟,赶紧拿过纸笔,写出数字,230。
女人点点头,直接从小挎包里掏出钱,孟月仙赶紧拿塑料袋,将女人脱下的衣服装进袋子,这才收下钱。
等俄国夫妻满意离开,红梅立马转过身,拉着孟月仙的胳膊激动万分。
开张啦!
顾东心里的大石头也才落地,只要开张就好,就怕一件也卖不出去。
李海在一边艳羡不已,更上火了。
可这种兴奋并没有维持多久,直到晚上收摊回家,她们都没有再卖出一件。
李海就更惨了,到收摊都没开张,临收摊的时候,孟月仙帮他开张,给顾东买了一件条纹短袖,李海只收了十块钱,意思一下。
一整天下来,路过的人大多数都是捂着鼻子匆匆走过,对他们的衣服瞥都不瞥一眼。
说不气馁,那是假话。
谁愿意在这臭烘烘的摊位前驻足呢。
黄刚早早收摊回家,孟月仙跟李海两家决定守到最后一刻,等到市场即将关闭大门,也等不来一个客人。
坐在回程的电车上,每一个人都沉默地想着心事。
出师不利。
等几人回到家,已是晚上九点过。
二层小楼一点光亮也没有。
怕吵醒老太,顾东像是做贼一样开一楼的大门,进了门,四人悄悄脱鞋,每个人手里拎着鞋,蹑手蹑脚上楼梯。
索性这次楼梯没出太大的动静,索菲亚没有发觉。
怕洗手间闹出的动静太大,几人简单洗漱就赶紧睡觉。
孟月仙躺在床上,手指摩挲着手腕上的翡翠镯子,陷入失眠。
怀疑自己的决定,又怀疑是否能在这异乡大展拳脚。
自己还是太激进了。
如果留在黑湖市,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或者一家人就留在深市,为什么要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
就这样胡思乱想,不知道何时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
孟月仙早早起床,一扫昨日的颓唐,痛痛快快地洗个澡,给自己化个淡妆,穿上昨天模特身上同款红色小吊带,搭配一条阔腿牛仔裤。
红梅听见动静起床,睡眼惺忪地站在房间门口,就看见孟月仙光彩照人地走出洗手间。
“妈?你这是要相对象去?”红梅搓了搓双眼。
孟月仙捋了捋侧分的卷发,展颜一笑。
“我就不信了,人家来这旮瘩能赚钱,咱咋不行?你也给我支棱起来!”
红梅觉得怪怪的,自己咋有点热血沸腾了呢。
凭啥?
她们不远万里过来,可不是来闹心的,是来挣钱的!
红梅也进去冲澡,好好给自己打扮一番。
撞色修身连衣裙,扎了一个高马尾,给自己好好化了一个妆。
顾东跟李海起来得最晚,见两个光鲜亮丽的女人还不习惯。
上次见还是在姐妹服装店开业的时候。
几人下楼赶电车,索菲亚正在扫地,见到下楼的几人,只是冷淡地瞥了一眼。
出了门,顾东忍不住嘟囔一句。
“又不是不给钱,天天给我们脸色看。”
“人家出租,我们来住,凭啥人家就非得天天对你笑?管好自己得了,有本事就快点把俄语学会,不满意你就换个地儿。”
顾东这小子倒是比上辈子话多不少。
李海本来就心情不好,忍不住抱怨,“花着钱,受着气,还是在家好。”
孟月仙知道他闹心,“慢慢想办法,这个也急不来,做买卖早上得心情好,心情好,财神爷才来。”
有时候就得靠玄学来支撑一下不多的信心。
李海顿时闭上嘴。
他也是个生意人,自然明白孟月仙的意思。
红梅年轻脑子活泛,没事就偷偷听隔壁卖货,也不管别人说什么,拿个笔就记在纸上。
这回每个人都拿出了上学的尽头,在车上背天书。
还要互相抽查内容,一股子大碴子味儿的俄语,也不知道人家能不能听懂。
死记硬背倒也让上班路不再漫长,只是车上的俄国人觉得这几人好笑,不免多看她们几眼。
等到了摊位上,大家分工明确,七手八脚挂货,摆货。
还没摆完,隔壁的张彩凤两口子也到了。
张彩凤睡眼惺忪,指挥着胡国庆从集装箱里搬货,自己把鞋一只只放在架子上,当然,都是左脚鞋。
“妹子,帮我配双高跟鞋,38码。”孟月仙站在摊位前,背着手,打量铁架上的各类皮鞋。
张彩凤站起身,狐疑地看着她。
傻了吧,到这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