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学宫 ,幽州唯一的学府 ,唯一冒点文气的地方 。
平时安安静静 ,今天却格外的热闹 ,山下这会儿站了不少的人 。
“好多人啊 ,啥热闹啊?开始了没?”
“这里到底有什么热闹看啊?不过这学宫是真漂亮啊!”
“……不知道啊 ,都说这学宫山下有热闹看?”
“你也是昨天在朱雀大街听说的?”
“我听我家邻居说的……”
王荼领衔几个‘愤怒的大佬’一路都在骂大王 ,想着要把这恶心事给幽王传扬的天下皆知 。下山发现 ,幽王自己把这活也干了 。
当然了 ,你现在跟他们说 ,他们也不信 。
大王埋伏在人群里的托儿上场了 ,“哎呀 ,大人物啊!”
一堆人竖起耳朵 。
“当前那个是王荼啊 ,后面那个是范阳卢氏的宗子!”
“真假的?”
“那还有假的 ,他们和学宫的谢祭酒在我二爷家的铺子喝过酒!王谢卢杨 ,总听说过吧 ,这些可全是大族大人物!”
“咋好像很气恼?”
“嘘!别问!”
好了 ,你越说别问越想知道 。不是爱好打听事凑热闹也不能听说这么老远有热闹都过来凑 ,每个那都是合格的吃瓜猹 。
那个知道的被大家以怂恿 ,他禁不住说了:“我来的早 ,你们没看到 ,刚跑来一队骑兵 ,手捧大王旨意 。这是大王让他们离开北境学宫呢!”
“胡说吧?真是士族大人物 ,大王还不得给点面子 ,哪能撵人走?”
“不信等着看呗!”
人群后还窜出来俩拉脚的马车 ,“让让 ,让让!别耽误某接活儿!”刚刚有人给他指路 ,说这里有大活儿 。
马车到了破口大骂的王荼面前 ,“贵人可要去城内住店?要坐车吗?一人三文 。”
一行人一刻也没脸多待 ,纷纷上了马车先去城内投宿 。
等他们走了 ,人还没散 ,就有些士兵抬着这些人的行李下来了 。
“王公和卢公怎么走了?生气不能连行李都不要了吧?”
“大王只是给学宫立个规矩 ,几位贵人好像都很生气啊!”
枭骑一来看热闹的都鸦雀无声了 ,现在他们一出声在场都听清了 。好家伙 ,幽王派兵把在学宫住的几个出身大族的学术界大佬扔了出来!
大晋顶层的几个大姓的人他们别说认识了 ,听都没听过的高端存在 ,因为阶级差的太大 ,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仰望都轮不到他们 。现在居然被幽王连人带行李扔出来下了面子 ?这种热闹谁都爱看 ,传播的也得是光速,保准明天幽州人尽皆知 。
“……哎呦你们没看到那骑兵多威风 ,黑甲蒙面 ,高头大马 ,啧啧!”
“我们大王挺……有想法的 。”
“那是 ,我们大王是和咱们站在一起的!大族怎么了 ,在幽州也要守大王的规矩 。”
……
大王晚上就在酒楼亲自蹲到了别人议论他‘烹鹤焚琴’的故事 ,他听够了才满意的回府了 。
不错不错 ,还得往南传传才好啊!
。
第二天的小朝会 ,大王总觉得下面的人看他的目光都很有深意 ,嗯 ,以太傅为最 。
大王无辜看回去 ,啥事啊?
装傻没用 ,一下朝他就被太傅逮住了 ,“殿下……”
太傅开始拉着他叹气 。
徐太傅理解不能 。
他实在理解不了殿下的脑回路了 ,都不知道怎么开口问 ,太匪夷所思了 。
“殿下 ,北境学宫的事 ,您听说了吗?”
大王倒也光棍,他直接承认了,“王荼他们的事儿吗?是本王让人扔出去的 ,太傅要问这个吗?”
太傅开始叹气:“殿下为何要这么做?”
“那几个老头下本王面子啊 ,谁下本王面子本王就让他更没面子 。北境学宫是本王的 ,让他们出去不行吗?”大王无辜道 。
“可…您这么做会得罪了王氏卢氏 ,这得不偿失的买卖……”精明的殿下怎么会做?
大王给他分析:“王荼 ,琅琊王氏出身 ,王氏本来就站在老大身后 。就算他专心搞学问不理俗物 ,也不会和幽州一条心 。卢氏嘛 ,本王也不准备去范阳读书 ,随便吧 。”
“那谢公呢?他们都是谢公友人 ,你这么搞……”
大王掏出崭新的聘书展示 ,“谢公未来两年半已经卖给本王了 ,下本王面子的又不是他 ,本王不会记仇的 。太傅没事儿可以去见见谢公 ,做做谢公的心理疏导工作 ,本王不是针对他的!唉!”
这货一边叹气一边晃着六亲不认的小步伐走了……走了……
太傅:……
你是给谢公灌了什么迷汤不成?!
。
薛相出来发现徐致还在那冥思苦想 ,他劝道:“别想了 ,保准是故意的 。”
徐太傅张了张嘴 ,最后叹了口气 ,“就是想不明白他为什么故意一下子把庆阳学宫和飞卢学宫都得罪了 。”
其实薛相也不懂 。
想破了头也想不出 ,大王就是想让北境学宫扬扬名 ,恶名也行 。
。
谢渊没用太傅上门开导 ,他自己找上了门 。
王荼和卢仞受不了这个气 ,今天已经启程离开幽州了 ,但他自己的弟子还在 。
谢渊的来意很简单 ,是让他跟大王讲一声 ,这次被一起清出来的有三个是他的弟子 。年纪大的那个弟子他要留下做助教 ,两个小的让他们直接入学北境学宫 。
就这样卢信和另一个叫方朝的弟子就正式入了北境学宫的学籍 。
对此大王还挺满意 ,多了俩合格学子 ,不错嘛!但一想到 ,这俩肯定会去他的高级班 ,讲师还是谢渊 ,大王都替自己尴尬 。
为此这货又逃了两天学 。
。
好事不出门 ,坏事传千里 。
在大王的放纵和故意推波助澜下 ,这事儿很快传出了幽州 。
王卢二人也不会遮掩 ,他们不觉得他们有错 ,一切都是幽王无礼 ,不识抬举 。
他们是被慢待的受害者 。
但大王自己人传的版本是这二人配不上北境学宫 ,这足够在认字那个圈掀起大波澜 。
什么玩意啊?
一个听都没听说过的学宫嫌弃庆阳学宫座师和卢氏宗子?怕不是疯了?这真是今年最好笑的笑话 。
北境学宫四个字很快席卷文风较盛的江南 。
这事很快也被关注幽州的豫王知道了 ,豫王听到正经在家里笑了一会儿 。
“这事儿本王可得好好帮好弟弟宣传一下!”
——————————————
大王:送分了送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