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宋天祥就决定要把船卖了。
因为宋生宝三兄弟演得很卖力。
宋生宝一副娶不上媳妇儿就要绝食而死的架势,宋生福则天天晚上假装梦游,第二天被人发现时,他人在船上,半截身子泡在水里。
再加上宋生玉的言语蛊惑,宋天祥的媳妇儿认定这艘船不吉利。
本来近一年里,宋天祥每次出海的收获就很一般,还要平白给不出力的二房分一半,导致她对这船只有反感。
如今儿子们接二连三出事,她自然是大闹一场。
宋来财和马淑兰死也不肯卖船,可他们不卖,就会害了大房的两个孙子,害得老大和大儿媳离心。
而宋天祥本来也不舍得这艘船,毕竟一艘船至少几千块钱!
但当老父亲脱口而出:“船卖了以后你二弟吃什么喝什么?他还要钱买药,生金生银读书也得要学费,往后你们两兄弟这几个孩子,不都指着这船娶媳妇儿吗!?”
那一刻,宋天祥如遭雷击。
他猛然意识到,留着船,自己不但要养父母,还要养老二,说不定往后连生金生银这俩侄子的成家责任,也落到自己肩上……
于是,宋天祥立场转变了。
他难得如此强势。
卖了船,大家把钱一分,两个老的爱上哪儿住上哪儿住。
要是不卖船,老爷子自己找人出海,到时候每次打捞的东西,都得像之前一样大房二房平分。
这一次,不管宋来财马淑兰怎么闹,就算他们以死相逼,宋天祥一家也不为所动。
宋生宝更是愤怒指控爷爷奶奶一心只有二房,丝毫不管他们大房的死活,把两人骂得狗血淋头,宋来财差点吐血。
但是没人替他们说话。
两个老的处事不公,如今连大房的儿子儿媳孙子们也得罪死了。
宋珠更不会替重男轻女的爷爷奶奶出头了。
毕竟堂姐宋梅正是被他俩卖给一个四十多老鳏夫的。
心疼这样的人,倒霉的只会是自己。
最后连大队长都被惊动了。
蒲勇华过来问清楚来龙去脉后,反而把两个老的说了一通。
“你们要是嫌日子太舒心了,就去找棵歪脖子树吊死,别祸害子子孙孙!怎么的,就只有宋吉祥是你俩亲生的?合着老大老三都是你俩捡来的?
“老三福祥多忠厚一孩子,你俩对三房干的一桩桩一件件,那叫人事不叫?人都死了,他老婆孩子饿死你俩都不带看一眼的,现在三房那儿你俩没脸吧?人家海建不搭理你们吧?现在又想把老大一家也得罪死了,以后好跟宋吉祥抱团等死吗?”
愣是把宋来财和马淑兰训得脸色铁青。
说白了,还是宋来财在家当太上皇当惯了,还以为儿孙大了,依然是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特别是三房宋海建那里让他丢尽脸面,所以他反而更想在大房二房这儿摆太上皇的架子。
如今里里外外都骂他们,宋来财虽然还心有不忿,嘴上骂骂咧咧,但真当蒲勇华发怒,他又不敢反对了。
就这样,卖船分钱的事儿敲定下来。
宋来财还是狮子大开口,说这船是传家宝,没一万块钱不卖。
蒲勇华当面就说:“你干脆上天得了,还一万块钱,现在就是一艘新船也才七八千。”
“别听他的,我们家这艘船龄都二十三年了,只要能卖个五千块钱我就心满意足了。”
五千块钱,大房二房平分,一家也有二千五了。
可第二天,宋海建就不请自来。
对于他的出现,宋来财和宋天祥并不欢迎。
“爷爷,大伯,听说你们要卖船?”
宋海建仿佛没看见他们脸上的表情,大喇喇地说。
宋天祥现在的态度没之前热情了,因为这个侄子对他而言,已经没有利用价值。
他淡淡地“嗯”了声,“怎么,你想买?”
事实上,没人相信宋海建能买得起船,即便这是一艘上了年纪的旧船。
可村里的人,所使用的也大多是这样的旧船,毕竟新的太贵了。
更何况,现在国家对这块管控得很严格,有钱都很难买到一艘船的。
“我是来分钱的啊。”
宋海建理直气壮地说。
宋天祥猛地抬头瞪他:“关你什么事,你分哪门子钱?”
宋海建反问:“我们三房是被踢出族谱了吗?爷爷奶奶养老和我们三房没半点关系吗?”
宋来财听到这里,气冲冲骂他:“以前不是你说的,我们两个老不死的想要孝敬钱,就去找死了的老三吗?这会儿有好处,你倒是闻着味儿就来了!”
“我告诉你啊,这钱跟你们三房没关系,想分钱是不可能的!”宋天祥也赶紧表态。
宋海建气愤地道:“不给钱,那你们就写份文书,以后两个老的有什么事,可别来找我们三房!”
“本来就没指望你们。”宋天祥想也不想就说。
于是宋海建转身去找大队长“评理”了。
蒲勇华起初很头疼,后来听说只是要他做个见证,证明往后宋来财和马淑兰的所有事情,都和三房无关,也就点头了。
宋来财、马淑兰一分钱都不想给三房分,便马上签字按手印。
等蒲勇华在上面公证人那一栏也签了字,并盖上大队的公章,宋海建满意地将这份文书收起来。
尽管宋海建对这艘船势在必得。
可他想压压价格。
他很清楚目前能够拿出五千块的人特别少,而且又有宋生宝他们给自己及时传递消息,所以他并不着急。
宋海建对三个堂哥说的是,自己只能筹到四千块钱左右。
但为了不让宋吉祥继续占便宜——爷爷奶奶明明是跟着大房住的,凭什么还要给二房分一半的钱——因此给他们支招,到时候他私下给他们一千块,对外就说是三千块卖的。
这样只需要给二房分一千五,大房能到手两千五。
如此一来,既能帮小叔的儿子省了一千块,他们到手的数目又和最初的一样。
因而三兄弟现在都铆足了劲儿帮他。
开学了,宋海建跟母亲和三个堂哥都分别交代好,这才和蒲十三一块儿坐着送货的牛车进城。
中学是在县城里面的,学校每周周六下午放住校的学生回家,学生们带上一周的粮食,周日下午返校。
等宋海建一周后放学,宋生福早早在回村的路上等着他。
一见着他,宋生福焦急的脸上这才有了一丝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