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子祥趴在会议桌上写动员提纲,忆江南与劳动委员邹庆弟谈心。
因为前一天,他公开发牢骚说:“坚决不当班干部了!”。
找群众了解情况有三个原因:
一是生化考试不及格、三好学生被拉下来,有些怨气;二是上个学期班组调整,他被调组心理一直不舒服、对忆江南产生意见、忆江南没有给他任何解释;三是家庭经济有困难、工作中有些挫折,诸因素叠加,他就急躁异常牢骚满腹。
邹庆弟工作积极能吃苦耐劳、责任心和工作能力都比较强,他在政治上也积极要求进步;比较关心同学,性格比较直爽、有什么话都会说出来;就是性格比较急躁,有时候不能冷静处理具体问题;说话不注意场合、习惯以发牢骚讲风凉话的方式暴露问题、有时候会出个小风头说上两句大话。
忆江南原来和他一个小组,彼此都比较了解,有一些缺点是共同的,比如自信急躁特有主张、作为班长对他工作上有要求而帮助不够、互有意见而交流不够、没有体会到他生活中的困难和艰苦,从生活上关心、帮助不够。
两个人也是第一次敞开心扉,忆江南首先检讨自己做的不好的三个问题,邹庆弟也很直爽地亮出来对忆江南,就是班组调整时产生的意见,觉得她对自己不公正、有看法、才把他踢出了原来的小组;邹庆弟还很同意忆江南的分析、爽快的承认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邹庆弟表态“还是这样谈谈心比较好,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我也轻松了许多,要不然憋在心里非常烦躁……就是这几个问题、我没有其它意见了……以后希望多多交流,多帮助我!”
倪子祥把讲话提纲准备好了以后,带有总结性的表态:
“我同意副班长的意见,不再重复了。
前天报纸上有一篇文章,你可以去看看;一个人不但要有工作热情,还要有冷静的头脑,要冷热结合、正确对待和处理工作中的挫折;今后,我们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把班里工作搞好”。
忆江南故意笑着问道:“邹班委,你看还需要我们帮你分担一些具体工作吗?”
“不要了,不需要了,工作我还是会尽力干好的!”三人相视一笑,都很满意这次的谈心活动。
看过倪子祥的讲话提纲,感觉这位班长在政治和工作方法上的进步,特别是,刚才他那几句非常漂亮的结束语,真是“识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个学期开学以来,倪子祥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都很不错,忆江南对他的进步非常满意;表示对他工作成绩的祝贺!
哦、还有他生日的祝贺,那是他主动告诉忆江南的,他的生日特别好记,而且是普天同庆的日子—中秋节后一天、那一天就是“十五的月儿十六圆”的日子。
忆江南掰指一算,也就是这几天当中了,倪子祥获得三好学生全校表彰、班长职责履行良好、加上过生日,也算是三喜临门,奖励一次!
于是,忆江南送了一盒家乡土特产、蔬菜瓜果的果雕礼盒给他,以示祝贺!
咱们年级的菜地,应该要收获了,霍书记曾满怀信心地宣布“要争取收1千斤红薯!”
全年级的同学,在那麽繁忙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施工劳动挖防空洞、种菜种红薯、修操场跑道打扫厕所、大搞学校卫生的时候,还没有忘记给红薯地除草浇水培垄上肥;辛勤劳作了几个月,大家最寄予希望就是红薯的丰收。
原本认为才九月份,还可以让红薯再长大一点,可以多收一点。
支委扩大会上,倪子祥突然冒出来一句:“红薯要赶紧挖了,必须要抓紧时间了”。
几位学生干部还没真正明白这话的含义,忆江南却听出了这话的弦外之音;于是特意也向书记建议:“早挖早放心”。
在学校操场旁边,那么一大片红薯地,同学们带着大箩筐、麻布袋子,耙子锄头,大板车,憋足了劲准备搬运那个1000斤红薯。
众目睽睽之下,只挖出来那么2小堆红薯,还有许多是二指大小的红薯崽子?
书记真的不相信,辛苦了大半年、只会有这么一点丰收成果?运到食堂里面一称只有180斤。
霍书记一言不发、脸色都发青了,是啊,几个月里,三个班的165个同学辛勤劳动的成果不翼而飞,1千斤的目标泡汤了,不生气才怪呢!
忆江南只好帮书记解围:“可能是被老鼠吃掉了吧?”
年级里的那些调皮的男生,都在挤眉弄眼地私底下讥笑霍书记,在会上他发出的豪言壮语……要知道,菜市场的红薯最高价格按照1毛钱一斤,这18元钱还不知道够不够种子钱吧?
居然没有一个人坦白供认,那些红薯都是怎么不翼而飞的。
忆江南悄悄地问:“那些红薯是怎么回事?真有人偷吗?”倪子祥笑而不答,只是低着头用拳头擦擦鼻头、估计他也参与过其中,起码也是共犯或知情者之一。
要知道,那么些来自农村的下放知青,在农村那么多年,都没少干过顺手牵羊的事情。
说”偷”那是有点不好听,就改口为“顺”,就是那种路过时看到了、乘四周没人的时候“顺手”就带走的东西;包括地里的蔬菜瓜果烟叶子、树上的果子篱笆边上的鸡鸭鹅;胆子大的还敢打狗摸鱼摸虾 ......那个单肩挎的马桶包就是最好的作案赃物隐藏工具;把抓住的鸡鸭鹅脖子一拧、神不知鬼不觉往马桶包里面一塞,正好。
20多岁的年轻人,正是生长发育的最宝贵阶段,来自农村的那些知识青年手头都还是紧巴巴的;学习那么紧张,加上伙食油水也不多,大家经常熬夜肚子咕咕叫的滋味很不好受;男生宿舍里经常会派上1、2人代表,去红薯地里挖上几个红薯,那可是又香又甜的最佳补充。
长此以往下来,地里的红薯还有180斤,能把种子钱收回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忆江南收到工厂原班组的师弟常将军的来信,他在首都大学毕业以后,原本不想留校当老师的;专程赴界西市一趟以后,求婚不成,于是突然改变主意下决心留校了。
能够留在首都的大学当老师,那是多少人都非常羡慕的一种职业环境啊。
他却体会到了工农兵大学生的一种压力,来自社会上和大学内部的某些歧视;工农兵大学生当中大多数人,一是文化基础差、二是外语差,三是做科研的能力不够,毕业时年龄还偏大;许多人只能改行去搞行政管理工作。
他感到苦恼了,甚至怀念在工厂里,如果是在工厂学以致用的环境里、会是一种更密切的理论联系实际,会学有所长、如鱼得水得到工人们的尊重。
他父亲原来是重点三线工厂的领导,经常与苏联专家打交道,常将军会玩的就不是篮球排球之类的项目了;他玩的是溜冰、足球、体操、游泳、拳击、摔跤、击剑。
其中游泳和体操项目,他在北京大学生运动会上那是拿过奖牌的,属于为学校体育争光的好学生。
这是个富有感情、温和聪明文质彬彬的人,性格有那么一点点毛糙好动;在工厂就是与忆江南“一帮一一对红”的对子、忆江南一直把他当作弟弟看待;会经常帮助他洗洗被子床单,换季的时候帮他洗棉袄绒裤、用棉纱手套拆出来的纱线帮他织一织手套袜子的师姐。
忆江南愿意与这个同一生产班组的师弟,永远保持这种纯粹的友谊;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鼓励共同前进、不要受到世俗偏见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