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百川扛不住压力了,他亲自在校门口等秦昊。
当秦昊出来后,就被朱百川拉上车。
茶餐厅包厢内。
“秦昊,你说我的建材公司还有救吗?”朱百川一脸苦涩。
“有啊,只要你有渠道,羊毛出在羊身上。”
“怎么操作?”
“你可以跟我购买顶级钢材,跟何家购买高级钢材和普通钢材。”
“何家会卖吗?”
“我给你走后门,会卖的。”
“那价格?”
“我不是说了,羊毛出在羊身上,你卖给建筑公司可以卖贵啊!”
“这样,我拉5000吨螺纹钢给你,我欠你的一千六百万一笔勾销。”
朱百川差点手撕了秦昊,翻四倍价格,但他还是忍住了。
“至于普通钢,至少800一吨,高级钢,至少1500一吨,别还价,已经是最低价了。”
“可是我资金链已经断了。”
“我替你赊账,15天之内付款就行了。”
朱百川仔细一想,如果生意能做,自然可以还钱,如果做不了,欠多少钱都无所谓了。
“谢谢,真是太谢谢你了,秦昊你救了我一命。”
果然不出所料,朱百川的建材公司有了钢材,哪怕价格高,但还是有生意的。
见状,朱百川总算松了一口气,哪怕钢材一毛钱不赚,只要开工了,至少房租,水电,人工,伙食这些赚得到。
何况,他卖别的材料有得赚啊!
只希望钢材短时间千万不要掉价,要是掉价,而且是猛掉,那他得跳楼。
至少得让他先卖完!
晚上,罗警长来找秦昊,让他打个电话给叶首长。
原来,是叶首长问秦昊,什么时候可以解禁?
他们还想着卖铁矿石,赚取外汇。
“为什么要解禁?”
“你不是说就禁三个月吗?到时间了。”
“可我只卖了五船废钢,手上还有两万五千吨的螺纹钢没卖。”
“那再禁一段时间,我希望你能弄一些外汇回来,我们想购买一些化肥生产设备。”
“一百万港币一套,五百万足够了吧?”
“够,足够了!”叶首长本来只要两百万的,没想到秦昊出手这么阔绰。
财神爷就是财神爷啊!
“那就这么说定了,派人来取钱吧!”
“好,我立刻安排。”
秦昊找到朱百川,说要卖2000吨螺纹钢,一共650万,不还价,先到先得。
朱百川是手里没钱,有钱他直接拿下了,只能找好友买了。
“好,这事我替你办了。”
钢材飞涨,钢厂和囤货商赚得钵满盆满,亏的是建材公司,建筑公司,以及需要钢材的企业。
比如机械制造,生产锅碗瓢盆菜刀等!
这种情况,肯定不能持续下去,否则就乱了。
涨价要合理,否则会被制裁!
所以,秦昊和几家炼钢厂开始卖货了,在最高价位的那段时间,一点一点往外抛。
如果那些建材公司,建筑公司,以及需要钢材的企业同心协力,自然可以抵制。
但大家都是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开始疯抢,可不就便宜了别人吗?
秦昊的杀猪盘做得太好了!
李家,郑家有利可图,继续向秦昊买废钢。
郑家以前购买了一套稀土提炼设备,只用了一个月,居然被港府叫停。
原因是污染水域,所以只能放在仓库里吃灰。
但因为这套设备不好买,秦昊这个“冤大头”只能以八折的价格买下来,运往内陆。
花了他八百万!
人家就是抓住秦昊的弱点赚钱,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秦昊也做局,让他们买高价废钢,只能说各取所需吧!
李家也被港府坑过,买了一套冶铜,冶铝设备,也因污染水域被叫停。
又以八折的价格,卖给了秦昊,运往内陆。
花费一千万!
目前,内陆还在发展,没办法考虑污染的问题。
只能说尽量处理吧!
郑家买了一船,李家买了一船废钢。
还剩下不少,秦昊只能租仓库放了。
一直放在海上,有点费钱。
三家又贼精,不愿意全部买入,非要等内陆开禁。
简直就是蠢货,秦昊现在手上有近八千万港币,还剩下那么多废钢,让内陆再禁三个月又怎样?
秦昊可是不吃亏的主!
而秦昊答应何公子的事情也兑现了,他买了一辆丰田敞篷车,花了28.8万,送给何公子。
1981年,哪怕是在香港,开这款车也很拉风了。
倒不是说何公子买不起,他玩股票就被套牢三十万。
但这款车,是他凭能力赚到的,意义非凡。
“秦昊,你回去过春节吗?”何公子问道。
“香港这里放假跟我们不一样,春节假期才一周,我回去的话,太赶了。”
之前圣诞节和元旦节倒是放了二十几天,但他在忙。
“要不去我家过年?”
“不去了,不习惯,对了,我要炒楼,你有没有兴趣?”
“你会炒楼?”何公子笑了笑,他觉得不可思议。
“内陆现在也没股票,我都会炒股,你说我会不会炒楼?”
“好吧好吧,你厉害,你想炒哪里的?”
“中环,湾仔,尖东都行。”
“那边不便宜哦!”
“我知道,现在去银行按揭,首付一成。”
何公子点了点头,他对此也了解一些。
“到时候你替我做按揭,我送套两房一厅的公寓给你。”
“不便宜哦,五六十万。”
“小意思!”
回到家,何公子兴奋极了,他询问了何父的意见,甚至还询问了他大伯的意见。
有了何公子的指点,秦昊在湾仔买了一栋大厦,才刚建完主体而已。
“秦昊,我说的没错吧,这家建筑公司缺资金,立马就卖给你了。但你也要监督好房子的质量,最好就是请专业团队来做。”
“嗯,不差那点钱!”
有何公子出马,银行按揭批下来了。
这栋大厦一共花了5亿,秦昊只需要先支付5千万。
一年后,大厦落成,一定要在港府还没出台新政策前,坑那些南洋财团一把。
谁让他们无节制的炒楼?
不过,港府的抑制,还是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四十年后,这栋大厦至少翻七十倍的价格,但秦昊肯定不会长期持有的。
只要价钱翻倍,他就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