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过多犹豫,许振峰简单收拾了笔记本和几份关键的产业报告,便随两人踏上了前往天庭枢纽的旅程。
飞机在云层间穿梭,他摊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近十年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数据:重生前的一年国内芯片进口额首次超过石油,重生后第四年某兴通讯因芯片断供陷入危机,华威m系列手机因无法获得高端芯片被迫停产……每一组数据背后,都是华国科技产业难以言说的阵痛。
许振峰手指划过“造不如买”四个字,眉头不自觉地皱起——这四个字,几乎成了九十年代后华国芯片产业发展的“魔咒”。
抵达天庭枢纽时,暮色已笼罩这座城市,中某海的灯火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天庭的专车在机场等着,随后直接驶入中某海,停在一栋古色古香的建筑前,门前的守卫身姿挺拔,目光如炬。
许振峰跟着工作人员走进建筑,穿过几条铺着红地毯的走廊,最终来到一间宽敞的会议室。
推开门的瞬间,许振峰的心跳漏了一拍。会议室里坐着七位熟悉的身影——正是天庭的那几位老者。
他们围坐在一张圆形会议桌旁,桌上摆放着简单的水杯和笔记本,没有丝毫多余的装饰,却透着一股令人肃然起敬的庄重。
看到许振峰进来,天庭的那几位纷纷抬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c位上的那一位更是率先起身,伸出手:“许总,一路辛苦了,快请坐。”
许振峰快步上前,双手握住天庭处于c位这位的手,掌心传来的温度让他原本“紧张”的心情稍稍平复。
“天庭各位大佬,能参加此次会议,我深感荣幸。”他恭敬地说道,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顶天的人物,他们的眼神中没有丝毫架子,反而满是期待,仿佛在等待一位老师开奖的学生。
待许振峰坐下,天庭第一老者缓缓开口,语气直白而恳切:“许总,你不用紧张。今天请你过来,没有复杂的流程,就是想听听你对接下来我国高科技发展的见解,尤其是芯片产业。这些年,我们一直关注着芯片产业的发展,但很多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是需要像你这样深耕一线的投资人给我们讲透彻。”
话音刚落,天庭第二老者便接着补充:“是啊,许总,现在国际形势复杂,老美对我们的科技限制越来越严,芯片作为高科技产业的‘卡脖子’领域,我们心里一直悬着一块石头。你的振峰科创公司长期深耕这个领域,肯定比我们更清楚其中的关键问题,今天就放开了说,不用有任何顾虑。”
其他几位老者也纷纷点头,天庭第三老者笑着说:“我们今天就是来‘听课’的,你就当是给我们上一堂芯片产业的专业课,有什么说什么,哪怕是指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我们也乐意听。”
大佬们的坦诚与谦逊,让许振峰彻底放下了心中的“忐忑”。他深吸一口气,翻开笔记本,目光落在那些早已刻在脑海里的产业细节上,缓缓开口:“各位大佬,说起我国的芯片产业,其实我们并非一直落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的芯片产业曾有过一段辉煌时期——1975年,华某院计算所研制出我国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1980年,魔都无线电十九厂生产的Z80型微处理器,性能与当时国际主流产品相差无几;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国内已经形成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当时深市的赛哥电子市场,更是聚集了上千家与芯片相关的企业,热闹程度不亚于现在的硅谷。”
说到这里,许振峰的语气微微一顿,眼神中带着几分惋惜:“但遗憾的是,进入九十年代初期,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一股‘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想开始在国内蔓延。当时很多人认为,既然通过国际贸易能以更低的成本买到国外的芯片,何必花费大量资金和时间去自主研发?毕竟芯片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短期内很难看到经济效益。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的芯片产业开始走上‘下坡路’——原本计划投入研发的资金被削减,科研团队纷纷解散,不少芯片制造企业转而做起了芯片进口贸易,自主创新的火种几乎被熄灭。”
天庭第一老者听到这里,轻轻敲击了一下桌面,语气严肃:“‘造不如买’的思想,本质上是缺乏长远眼光的表现啊。当时我们只看到了短期的经济效益,却忽略了科技自主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现在回头看,这步棋走得太急了。”
“说得对,”许振峰接过话茬,继续说道,“在经济全球化的黄金时期,我们确实通过自由贸易拿到了想要的芯片,也借助国外的技术快速推动了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比如2000年以后,我国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产量迅速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国,这背后离不开进口芯片的支撑。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依赖进口’的发展模式,就像在沙滩上建房子,看似稳固,实则经不起风浪——因为它的前提是‘各国关系友好’,一旦有些国家对我们不友好,处处针对我们,那么我们的产业就会陷入被动。”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天庭的几位老者:“各位大佬,以老美为例,如果他们想要限制我国的发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从芯片产业入手——切断芯片供应、限制技术转让、打压国内芯片企业。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将面临‘无芯可用’的困境:手机厂商无法生产新机型,电脑企业只能停工待产,新能源汽车的智能控制系统会因缺乏芯片而无法运转,甚至连医院的医疗设备、电网的控制系统都可能受到影响。到那时,大量依赖进口芯片的企业会倒闭,很多知名品牌会退出市场,数以百万计的工人会面临失业。虽然从长远来看,我们最终能够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复苏,但这个‘阵痛期’可能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在这期间,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