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要是给爱华供货的厂家,都会拼命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质量,这样一来,工人们的技术水平也跟着提高了。有些工厂因此发展得很好,有些就慢慢不行了。因为爱华买零件时,不会只找一家工厂,两家之间自然就有竞争。你不进步的话,就会被淘汰,只能不断努力提升自己。
报告里头讲了,爱华工厂那块地方,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钱一流通,副食、衣裳、各类消费品的价格都悄悄往上涨了点。工人们腰包里鼓了,那些服务工人的也跟着沾光,就连种地的老农都乐开了花。一调查才发现,爱华这一带动,人均收入硬生生多了三百多块,这可不是虚的,是真金白银的涨。光爱华电子厂那两万号人,影响力就不可小觑。
有人琢磨着说:“这里头有点说道。”
“爱华工人到手工资七百多,可那些配套厂的才一百多……”
“这差距也太悬殊了吧?”
“怎么回事呢?”
有人答:“这事挺啰嗦的。”
“原因有三。”
“一是三角债缠身,欠了一屁股债。”
“二是以前经营不顺,拖欠了不少工资。”
“三是他们没权限调工资。”
大家一听,都不吭声了。
这时又有人插话:“赵刚还提了个事。”
“李云让李杰把老家的积蓄都花了。”
“那可是一大笔数目。”
“李杰想给工人加薪、改善福利,被赵刚给拦下了。”
“李杰还想继续建希望小学,但专用资金还剩着呢。”
“咱得琢磨琢磨怎么把这些钱使出去。”
他顿了顿,一脸正经地说:
“得强调一下……”
“李杰花钱是按李云的意思办的。”
“这也间接表明……”
“李云压根儿就没打算把这外汇转走。”
“他是个杠杠的爱国者。”
大伙儿都盯着他看。
话里有话,这人明显有话要说。
果不其然,他开口了:
“我琢磨着,可以让李云试试那个……”
众人琢磨了一会儿,
“这样一来,派去爱华的人不能少!”
大家纷纷点头赞同!
到了晚上,
李云接到了李杰的视频通话。
“云哥,有件事得您拿主意。”
李云纳闷:“什么事?”
李杰说:
“您不是让我把老家的钱花掉嘛?”
李云点头:“对!”
钱搁银行里会缩水。
老家发展得太迅猛了,现在十块钱能买到的东西,以后说不定得一百多块。
再说了,李云压根儿就没想动老家账户上的外汇。
老实说,老家现在还在起步阶段,外汇紧缺得很。
李云掌握的外汇比老家所有的都多!
他就是想出一份力。
只有老家强大了,像他这种有老家背景的商人,在国际上才不吃亏。
还有,没人比他更清楚老家将来能创造多大的经济奇迹。
把钱投到老家的建设上,这才是最值的投资!
所以,李云才会给李杰下这样的命令。
在他看来,只要李杰不乱来,怎么花,将来都会有回报。
李杰苦笑:“赵刚跟我聊了几句……”
“消息是从海的另一边飘过来的。”
李云心里猛地一颤,他预感可能会有什么非凡的事情即将发生!
李杰慢慢悠悠地开口:
“海的另一边问,”
“你有没有兴趣建个不受限制的工厂!”
哇塞!
李云追问道:
“是那种……”
“能占多少地就占多少地,”
“需要什么设施就建什么设施,”
“连电线都要铺遍全厂的那种吗?”
李杰惊讶得合不拢嘴:
“老大,你怎么知道的?!”
“赵刚就是这么跟我描绘的!”
李云忍不住攥紧了拳头!
虽然他心里已经有了几分猜测,但还是被震撼到了!
真牛!
海的那边真是胆识过人!
这是打算用一个工厂作为样板,带动全国吧?
李云立刻对李杰说:
“告诉赵刚,我答应了!”
“不过,我还得仔细琢磨琢磨,”
“回头再跟你联络!”
李云匆匆挂断了视频通话,
放声大笑起来!真没想到,
海的那边竟然敢让自己来主导这样的大事!
必须答应!
不答应那就是傻瓜!
海的那边究竟说的是什么事呢?
其实整个地球都在这么搞,都是围着一家公司或集团转的,主要是为了振兴经济。
这种事在西方那些大块头地方特别多,比如说一个工厂能延伸好几百里地,一个小镇子里头的人几乎全在同一家公司上班,或者家里有亲属在那儿工作。
以前老毛子的经济策略也是这种模式。
不同的是,西方那边是放羊式的自由,而老毛子是按规划来操纵的,通过内部调配硬派任务。
这两种法子各有千秋。
这就是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套路。
比如说,南棒那边就是这情况,南棒和冈本都是靠几个大财团撑起来的经济。
问题是,万一这些财团经营不善,那整个国家的经济都要跟着遭殃。
李云针对南棒的屠龙计划的关键就在于调整南棒的经济结构!
让那些原本分散的财团转向单一行业。这计划够狠。
李云给南棒挑的两个行业,一个是造船业,这是需要大量人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南棒把造船业搞上去了,基本上就没多余的人手去发展别的行业了。
另一个是半导体产业,这是高端精细的产业,看上去不怎么费人力。
但这两个行业都有个共同点——都得要大量的资源!
李云的计划厉害就厉害在这儿,他清楚未来的世界走向,在接下来的四十年里,全球对造船和半导体的需求会特别大。这意味着什么?
就算南棒明白这种产业布局不合理、不健康,但摆在眼前的短期利益会推着他们一直这么干下去。对这两个产业的投资只会越来越大。
挺有意思的是,西方国家也会想辙帮南棒加固他们的长处。从国家的高度看,这种只靠一个产业的国家其实最省心!只要觉得南棒有什么不对劲,一巴掌拍下去就能让它散架。
说到半导体可能给西方带去更多力量,李云心里还有别的打算。
他挑半导体这行,就是想挑起高科技大战。他故意让南棒搞半导体,一来是让西方更明白南棒的重要性,二来是想让西方把所有订单都丢给南棒。别忘了,小星财阀到底谁说了算?
丁瑶!
说白了,那就是李云的地盘!就算小星财阀换了东家,李云也不怕!
他到底在哪儿卡着南棒的脖子呢?
气体!
半导体这行,工业气体是关键。在李云给丁瑶铺好的路上,小星财阀要用的工业气体只能从一个地方进口——那就是老家!
问题是,
如果有人发现这个秘密怎么办?李云根本不慌。
工业生产,最重要的就是供应链得稳。凭老家的实力和作风,早晚会成为全球的工业制造中心。
就连工业气体这种基础资源,老家都能提供一套完整的。连鹰国都不行。
一个国家要是主要靠服务业,去工业化就成了必然。鹰国靠抢全世界过日子,享受了好处,
就得付出去工业化的代价!就算他们不乐意,那些华尔街的吸血鬼也会逼他们这么做。这就是金融业的排他性!
扯远了……按现在的安排,李云给南棒设计的路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丁瑶肯定会被南棒人当成救星!南棒也肯定会变成李云的摇钱树。
这就是产业太单一的下场。
李云压根没想到,老家胆子这么大,居然让他这个香江人搞了个没边界的公司!
他点上一根中华烟,深吸一口,开始琢磨。
过了好一会儿,不管多晚,李云给乐慧珍、李杰、方婷、许正阳都打了电话,就一句话:
“开个视频会!”
于是,有的人一头雾水,有的人半懂不懂,这个秘密会议就这么开了。
李云一说,大家都精神了:
“因为点儿事,咱们得动动人事。”
“慧珍去老家接李杰的班,管爱华集团。”
“李杰去老家负责希望小学和药材种植。”
“方婷回香江接爱华集团的班。”
“正阳联系徐夕让他回来挑大梁。”
“正阳你得留在慧珍身边。”
“咱们得好好干一票!”
……
这几个老家伙又聚到一块儿了。
“今天叫大家来,是看份报告。”
所有人都心里咯噔一下。
在这儿,说的都是最绝密的事。
现在大家手里传的不是那些审批的文件,而是份报告,这足以说明它的分量有多重。
大伙儿拿到报告,全都惊了。
“妈呀,这么厚!”
确实厚,足足三十多页呢!
五号宋体字,愣是写了三十多页,估摸着得有几万字吧!
所有人立马全神贯注起来。
再一看作者,又是一阵惊呼。
竟然是李云写的!
这些大佬们对李云的报告能送到这儿来,一点也不奇怪。
许正阳跑去香江干什么了?不就是为了给李云递报告方便嘛!他那时候可真够胆大的,居然敢让李杰和徐夕带着绝密技术资料上门。打那以后,许正阳就被派过去了。
估摸着这份报告也是许正阳的主意吧。
大家抛开杂七杂八的念头,开始一字一句地读起来。
越读越感慨,越读越觉得不可思议。
李云对着一页纸的稿子,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琢磨透了其中的奥妙。这份报告,对他们这些大人物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