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被前燕占领的幽州各地,檄文则通过秘密渠道,由王仙芝、王猛早年布下的暗线,以及那些心向冉魏的豪侠、不甘压迫的士人,在深夜里传递,在酒肆中低语,在乡村间悄悄流传。
蓟城,一座大宅的密室内,几名原幽州官吏围着抄录的檄文,激动得浑身发抖。
“吴先生……道出我等心声啊!”
“慕容氏看似礼贤下士,实则猜忌甚深,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当联络旧部,以待王师!”
渔阳郡的一个村庄,老族长将儿孙唤至跟前,指着偷偷藏起的檄文抄本,老泪纵横:
“记住!我们是汉家儿郎!这地,是祖宗传下来的!慕容家的税,我们交一时,但不能交一世!等冉天王打过来,你们……知道该怎么做!”
甚至在前燕军中,一些被裹挟或征召的汉人士卒,也开始人心浮动,私下传递着消息。
慕容儁在蓟城皇宫中,很快收到了这篇檄文。他览毕,勃然大怒,将檄文撕得粉碎!
“吴笛竖子!安敢如此辱我大燕!传令,严查私传檄文者,格杀勿论!命慕容恪,加紧备战,朕要亲率大军,踏平黑山,生擒此獠!”
然而,杀戮只能压制表面的反抗,却无法熄灭心底的火焰。檄文如同一颗精神的种子,已经在幽州乃至整个北中国的土地上播撒下去。它清晰地定义了敌我,赋予了抵抗以正义之名,将慕容鲜卑钉死在了“侵略者”的耻辱柱上。
吴笛站在黑山之上,远眺北方。他知道,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这篇檄文,就是他射向慕容氏的第一箭,也是凝聚己方力量、动员广大民众的战鼓。
“接下来,”他轻声自语,仿佛在对这片古老的土地承诺,“就是真刀真枪,将这篇檄文上的每一个字,变成现实的时候了。幽州,必须光复;慕容,必须驱逐!”
中原的天空,战云密布,一场决定命运的大战,已然拉开了序幕。而这一次,冉魏的军队,将背负着“保卫家园”的正义旗帜,和万千民众的期盼,向北进军。
刘琨、九叔等人也纷纷劝阻,皆认为此举过于冒险。
吴笛微微一笑,手中玉笛轻转,一股难以言喻的磅礴气息,如同沉睡的巨龙苏醒,缓缓弥漫开来。这气息并非咄咄逼人,却浩瀚如海,深不可测,仿佛与整个天地融为一体,让在场所有修为高深之人,包括已是金仙的冉闵、李一民,都感到一种源自生命层次的压力。
“我之道,诸位皆知。”吴笛声音依旧平和,“此行,先礼后兵。若彼等愿听道理,明是非,自然最好。”他目光陡然深邃,如同蕴含星河流转,“若不听……我亦备有‘道理’。”
他轻轻一步踏出,脚下凭空生出五彩祥云,瑞气千条,霞光万道,将其身形托起,宛如谪仙临凡。
“我意已决,诸位不必再劝。黑山与军中诸事,暂由永曾(冉闵)、士稚(祖逖)、越石(刘琨)共同决断。王猛、仙芝,新政推行不可懈怠。”
言罢,他不再停留,对众人颔首示意,青衫袖袍一拂,脚下祥云便载着他,悠悠然升空,向着东北方向,飘然而去。方向,直指幽州蓟城!
空中,只留下一缕清越悠扬的笛音,渐行渐远,那曲调苍茫、悠远,带着一丝淡淡的哀伤,正是古曲《关山月》。笛音如丝如缕,仿佛描绘着边关冷月高悬,照彻万里荒漠,带着戍边者无尽的寂寥与思乡之情,缓慢的节奏如同沉重的脚步,偶尔的旋律跳进,又似心中涌起的波澜,闻之令人心弦为之颤动。
冉闵等人目送那五彩祥云消失在云天之际,心中百感交集。他们知道,吴笛此行,绝非简单的“劝说”。那展露出的“金仙大圆满”的修为,便是他此行最大的底气,也是最后的“道理”。
……
幽州,蓟城以南,燕军大营连绵数十里,旌旗招展,刀枪如林,肃杀之气冲霄。中军大帐内,慕容恪正与麾下大将高开、鲜于亮、慕舆根等人商议军情,推演南下进攻冉魏的路线。
突然,一阵若有若无的笛音,穿透了营垒的喧嚣,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这笛音不激昂,不慷慨,反而低沉苍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正是那曲《关山月》。笛音仿佛带着魔力,勾勒出天山明月,苍茫云海,万里长风度过玉门关的寂寥景象。那旋律中的沉重与哀伤,如同冰冷的月光,悄然渗入营中每一个士兵的心底。
燕军士卒,多为鲜卑牧民或各部牧奴出身,被征召离家,先是从辽西到龙城,如今又南下幽州,常年征战,远离熟悉的草原和亲人。此刻听到这充满思乡之意的笛曲,许多人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怔怔地望向笛音传来的方向。
不知是谁,先是低声哼唱,继而声音越来越大,汇成了一片低沉而悲凉的合唱: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诗句,如同为他们量身打造,道尽了他们心中的苦楚与思念。想着远方年迈的父母,或许正被部落贵族欺凌;想着许久未见的妻儿,不知是否安好;想着茫茫草原,那自由驰骋的日子仿佛已是前生……越来越多的士兵眼眶湿润,泪水无声滑落,整个燕军大营,竟被一股浓得化不开的悲伤与思乡情绪所笼罩,士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跌落谷底。
“何方高人雅士,在云中有此雅兴,娱我大军?”
一个清朗的声音骤然响起,打破了这悲伤的沉寂。正是慕容恪麾下智将皇甫真!他修为不俗,心志坚定,率先从笛音意境中挣脱,察觉不妙,立刻出声,意图惊醒众人。
这一声,也确实惊醒了慕容恪、高开、鲜于亮、慕舆根等将领。他们回过神来,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难看。军中士气竟被一曲笛音影响至此!
慕容恪猛地抬头,目光如电,射向空中笛音传来之处。
只见军营上空,不知何时,多了一朵五彩祥云,瑞气千条,霞光萦绕。祥云之上,一位青衫文士卓然而立,面容俊朗,气质超然,手中正横着一支玉笛,方才那撼动人心的《关山月》,正是由此而出。
“止!”吴笛放下玉笛,轻轻吐出一个字。下方的合唱与骚动,竟随着他这个字,奇迹般地平息下去,所有士兵都下意识地屏住呼吸,望向空中那如仙如神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