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璧山紧跟着吴笛的脚步,一同踏入宽敞明亮的客厅。只见吴笛优雅地抬手示意,让一旁的张阳呈上精心准备的茶道。待一切就绪后,吴笛微笑着开口说道:“璧山,今日来此,想必是有事要与我商谈?但说无妨。”
辛璧山微微躬身行礼,然后挺直身躯,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开始讲述他回到天衡神教后的一系列举措。
“主公啊!自从我返回天衡神教,便马不停蹄地推行各项改革。首先,我当机立断,解放了所有的奴隶。对于那些愿意继续留下来做事的人,我都与之签订了合同工协议。他们每日只需工作四个时辰,但每月却能拿到足足八两银子的酬劳。这一举措不仅给予了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待遇,更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说到此处,辛璧山稍稍停顿了一下,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接着继续说道:“此外,我还将目光投向了种植灵田的农夫们。同样,对于那些愿意继续从事这份工作的人,我们也签订了合同工协议。他们每天依然只需工作四个时辰,但月银却提高到了令人欣喜的十两之多。如此一来,农夫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而我们神教的灵田产出也日益增加。”
紧接着,辛璧山的声音愈发激昂起来:“还有那些辛勤劳作于矿场的矿工们,我也没有忘记他们的付出。只要是愿意继续留在矿场工作的人,我们同样与其签订合同工协议。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长依旧是四个时辰,但月银更是高达十二两!而且,我们还给所有人规定了每周七天可休息两天,每半年享有五天年假,每年则有整整十天的年假。这样的福利待遇,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啊!”
最后,辛璧山难掩自豪之情地补充道:“不仅如此,在教内,我还特意印发了名为《火红的星》的宣传手册,大力宣扬革命理念。如今,咱们天衡神教的年轻一代已然觉醒,他们个个胸怀理想、壮志凌云,成为了新一代充满激情的革命战士!”
吴笛突然打断了辛璧山的话语,朗声道:“璧山啊,你这次做得着实不错!继续保持这样的干劲儿,相信未来你一定能取得更出色的成绩!不过呢,你要是有什么事情就直接跟我说,别再拐弯抹角啦。”
辛璧山听后,脸上露出一丝苦涩,小心翼翼地说道:“主公,小的斗胆请求您一件事儿,希望您千万别解散我们天衡神教啊……”
吴笛微微颔首,平静地回应道:“这倒也不是不行,但你们必须先将所有相关信息登记在册。包括教徒有多少人、每个人的姓名、各自的修为境界、所担任的职务以及拥有多少资产等等,都要详细记录下来。另外,那些灵田和灵矿本就属于秘境范畴,而秘境又是归国家所有的。如今你们既然已经响应了国家的政策,那就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当然,你们可以通过支付钱财或者提供相应的资源等方式来承包这些产业。以三年作为一个期限,在此期间,国家会派遣人员驻守你们教派。同时,还要成立专门的工会组织,以此保障工人们应有的权益。而且,每年都会派专人前来监督管理,并清查账目。对于这些要求,你是否愿意接受?”
辛璧山闻言,喜出望外,连忙点头如捣蒜般应道:“愿意!愿意!小的实在是太愿意了!多谢主公成全!”
吴笛见状,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随口说道:“好了,你且先回去吧,我也有些疲倦了,想要早些歇息。明日还有诸多事务等着处理呢。”
辛璧山赶忙躬身行礼,然后恭恭敬敬地转身离去。高兴的出了王宫,吴笛竟然没有让他解除天衡神教。看来主公也不是对宗派有意见,只是对霸占国家财产,奴役人民的宗派深恶痛绝。那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
第二天早上,根据吴笛的性格搞了个小型的登基典礼吴笛在台上宣读了诏书 大汉国王登基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天命,继祖宗之基业,受万民之拥戴,今登大宝,统御四海,昭告天下,咸使闻知。 自开国以来,我大汉历经风雨,国祚绵延,赖先王之英明,群臣之辅佐,百姓之勤劳,方有今日之盛世。朕虽德薄,然深感天命之重,万民之托,不敢有丝毫懈怠。今即皇帝位,誓以勤政爱民为本,以安邦定国为任,继往开来,励精图治 。 朕将秉持仁德之心,广施恩泽,抚恤黎民,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朕将整饬吏治,严明法度,使百官各司其职,国泰民安;朕将振兴文教,弘扬礼乐,使天下英才尽展其才,国运昌隆。 朕深知,治国之道,在于得民心。朕将以民为本,倾听民声,体察民情,解民之困,纾民之忧。凡有益于民者,朕必行之;凡有害于民者,朕必去之。愿天下百姓与朕同心,共襄盛举,共创太平盛世。
朕亦望群臣百官,恪尽职守,忠诚辅佐,共谋国是。凡有功于国者,朕必赏之;凡有过者,朕必惩之。愿君臣一心,上下协力,共保社稷之安,共享太平之福。
兹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大汉国王
壬寅年 丙午月 戊戌日
吴笛端坐在王宫那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的大殿之上,他身着一袭华丽的龙袍,头戴璀璨的皇冠,威严地接受着下方一众官员的朝拜。待朝拜仪式结束之后,吴笛微微抬起头来,目光扫视全场,缓声说道:“如今朕已然登上这至高无上的宝座,成为大汉国之主。朕欲更改年号,以彰显新朝气象,不知诸位爱卿对此可有什么良策与建议?”
话音刚落,只见位列群臣之首的丞相刘有德跨步而出,恭敬地向吴笛行礼后,朗声道:“启奏陛下,微臣以为,今日乃是陛下君临天下的首日,此乃大吉之兆。依微臣愚见,当以此日为元年伊始。且今日正值寅午戌三合之时,合而为火。火者,光明之象征也,它预示着大汉国必将在陛下您英明睿智的领导之下,如熊熊烈火般燃烧不息,国力蒸蒸日上,最终实现国强民富之盛世景象啊!”
吴笛闻听此言,不禁微微颔首,面露赞赏之色,赞道:“嗯,元明……这个年号甚妙!甚好!就定年号为‘元明’吧。”说罢,他微笑着看向刘有德,眼中满是对这位丞相才思敏捷的肯定。
紧接着,吴笛话锋一转,神情变得严肃起来,郑重其事地继续说道:“然而,一个国家若想真正走向繁荣昌盛,其根基在于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以及违法必究。此乃治国之根本,万不可忽视。还望诸位爱卿铭记于心,并将此理念贯彻于日常政务之中。书记官,速将朕之言记录下来,以便日后时时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