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维寅面带自信地说道:“南阳郡郡守甘为明实乃不可多得的良善郡守,其治理地方颇有成效,深得民心。以我对他为人处世的了解,我有十足把握能够成功劝说他前来投靠主公,为主公的宏图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添砖加瓦不在话下。”
陈庆之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颔首应道:“若真能如你所言,顺利说服甘为明归降主公,此乃大功一件,定当重重赏赐于你。”
一旁的王国华、肖生坷、石敬业以及杨继虎纷纷拱手请缨,表示愿与贾维寅一同前往,以增强说服力,提高劝降的成功率。他们神情坚毅,目光坚定,显然对此行充满了信心。
陈庆之见状,欣然应允道:“甚好!甚好!诸位如此齐心合力,此番前去必能马到成功。事成之后,皆可论功行赏。”五人立刻向南阳飞驰而去。
随后,陈庆之果断下令让民团军迅速行动起来,着手清扫战场。只见士兵们动作娴熟而利落,有条不紊地将战场上遗留的兵器、盔甲等物资收集整理起来。同时,他们还仔细搜寻着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名可能生还的伤员,并及时给予救治。
不仅如此,陈庆之又安排人手全力恢复两岸因战乱而遭受破坏的生产活动。农民们在士兵的帮助下重新翻耕土地,播撒种子;工匠们则开始修复损坏的房屋、桥梁和道路,一切都在有序地进行着。
对于那些在战争中不幸受伤的普通民众,陈庆之更是关怀备至。他亲自指挥士兵挨家挨户地探访,为伤者提供医疗援助,分发药品和食物。对于房屋受损严重的百姓,民团军还主动帮忙修建新房,确保他们能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此外,还向生活困难的家庭发放了充足的粮食和生活用品,以解燃眉之急。
就在众人忙得热火朝天之际,丁鹏带着民团军也风尘仆仆地赶回了大营。他来不及歇息片刻,便立刻加入到忙碌的人群之中,与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战后的重建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庆之原本打算在这里耐心等待豫州援军的到来,但当他想到水攻这种策略可能会给无辜的老百姓带来巨大的伤害时,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涟漪。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放弃这个计划,转而另寻其他合适的地方来布置埋伏。
于是,陈庆之又带领着他的白袍军继续向前行进。一路上,他们穿越了茂密的山林和崎岖的小道,然而却始终没有发现一个理想的设伏地。时间悄然流逝,太阳逐渐西斜,陈庆之的心情也愈发焦急起来。
就在此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匹快马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来。待那匹马靠近后,白袍军们迅速将其拦下,并将马上之人捆绑了起来。那人见状,急忙向着中军方向大声喊道:“我乃南阳军王国华将军麾下的斥候,此次奉命前来给陈庆之元帅送一封紧急书信!”
听到这话,陈庆之立刻命人将这名斥候押解到面前,然后面沉似水地问道:“你可有何凭证能证明你的身份?”那名斥候连忙回答道:“凭证就在我的发簪之上。”话音未落,已有一名军士快步走上前去,伸手拔掉了他头上的发簪,呈递给陈庆之。
陈庆之接过发簪,仔细端详了一番。只见这发簪做工精巧,上面还镶嵌着几颗宝石。他轻轻转动发簪,摸索了片刻,终于找到了一处机关。只听“咔哒”一声轻响,发簪竟然应声分成了两半。而在其中一半的缝隙里,果然藏着一封折叠得极为工整的信件。
陈庆之小心翼翼地取出信件,展开一看,原来是王国华所写。信中的内容大致如下:“甘郡守已经归降于我们主公,现特请陈元帅前往南阳郡主持后续的发展工作。”看完这封信,陈庆之的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暗自思忖:此事是否属实呢?会不会是敌人设下的陷阱?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陈庆之又详细地盘问了这名快马斥候关于南阳方面的各种情况。从敌军的兵力部署、城池防御到王国华军队的动向等等,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那名斥候对答如流,没有丝毫破绽。陈庆之不放心,又反复追问了几遍,直到确认没有任何可疑之处后,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最终,陈庆之下令让这名斥候在前头带路,率领着白袍军朝着南阳郡的方向浩浩荡荡地进发而去……
南阳郡城外三十里处,郡守甘为明、王国华、肖生坷、石敬业、杨继虎和贾维寅六位将领率领着一众属下早早便等候于此,翘首以盼陈庆之的到来。
阳光洒下,映照出众人肃穆而期待的神情。远远地,只见一队人马缓缓行来,旌旗飘扬,为首之人正是那威名远扬的陈庆之。
陈庆之尚未走近,南阳郡守甘为明已按捺不住心中激动,急忙紧迎几步,上前拱手施礼,恭敬地说道:“南阳郡甘为明恭迎上使陈元帅!今日得见元帅真容,实乃我等荣幸啊!如今这南阳已然归属于主公,但在下驽钝,对于主公所推行的政策不甚了解,实在不知该从何处着手进行整改。万幸陈元帅亲临南阳,还望元帅能够不辞辛劳,在此主持改制之事,引领我们走上正途,让南阳得以繁荣昌盛。”说罢,他再次深深一揖,态度诚恳至极。
陈庆之赶忙下马扶起甘为明,朗声道:“郡守客气了,既已同属主公麾下,自当齐心协力。”众人相视大笑,气氛融洽。
就在这时,原本平静的远方突然间变得尘土漫天、遮天蔽日,仿佛一阵狂暴的沙尘暴正向着这边席卷而来。众人惊愕地朝着那片扬起沙尘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名探子骑着快马风驰电掣般疾驰而至。他神色慌张,还未到近前便大声呼喊起来:“禀报元帅!大事不好啦!有前方斥候传来急报,说豫州州城谯县派出了足足两千万大军,如今距离咱们南阳已不足三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