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分别负责文案,打杂和端茶倒水...
外加两个从技术部那边“借”来的,一脸生无可恋,仿佛随时准备跑路的苦逼程序员...
一个负责建模,一个负责算法。
团队组建完毕,第一个难题就是:“腾小飞”的形象设计。
这简直是秦朗发挥他那“灵魂画手”本色的绝佳舞台!
他奋笔疾书,很快就画出了几版“惊才绝艳”的初稿,供团队“瞻仰”:
方案一:一个圆滚滚,长着一对小翅膀的土豆,脑袋上还顶着一根天线,眼睛是两个不对称的黑点。
秦朗称之为《原始生命力的象征与科技的萌芽》。
方案二:一个踩着风火轮,不断旋转跳跃的二维码,二维码的图案还能根据情绪变化。
秦朗命名为《数字时代的图腾与速度的化身》。
林语嫣也“不甘示弱”,贡献了几个更偏向二次元,但同样不靠谱的设计:
方案一:一个穿着粉色机甲,挥舞着激光剑的猫耳娘战士,号称“代表了萌与力量的终极结合”。
方案二:一个头顶呆毛,身体半透明,周围漂浮着各种数学公式的量子幽灵少年,据说是“象征着科学的神秘与未知”。
看着这些让人SAN值狂掉的设计稿,两位程序员感觉自己的职业生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
那个负责建模的小哥,终于忍无可忍,用颤抖的声音发出了最后的呐喊:
“秦总!
林小姐!
求求你们了!
我们是正经程序员,不是精神病院的艺术治疗师!
你们再这样搞下去,我们......我们就集体辞职!”
面对技术骨干的“威胁”,秦朗和林语嫣不得不做出“痛苦”的让步。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他们妥协出了一个相对“正常”的方案:
一个看起来像是十年前劣质国产动画片主角的,穿着一身花里胡哨,充满了廉价塑料感的所谓“科技风”服装的少年...
或少女,性别特征被刻意模糊了,据说是为了迎合更多受众。
人物比例有些失调,表情略显僵硬,眼神呆滞,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槽点满满”的气息。
秦朗摸着下巴,勉强点了点头。
“哎呀,就这样吧!
颜值不够,我们可以用才华来凑嘛!”林语嫣倒是很乐观。
形象勉强敲定,接下来是更令人头疼的:声音。
秦朗再次提出了他的“艺术见解”:“我觉得,虚拟偶像的声音,不能太像真人!
那样就失去‘虚拟’的魅力了!
我建议用AI语音合成,但是,要在里面加入一些‘随机故障’效果,比如时不时地变调,卡顿,或者掺杂一些电子噪音!
这样才能体现出数字生命的‘不完美’和‘疏离感’...”
程序员听完,默默地打开了电脑上的计算器,开始计算自己这点工资够不够支付看心理医生的费用...
林语嫣则兴致勃勃地表示:“要不我来配音吧!我跟你们说,我可是百变声优!
萝莉音,御姐音,正太音,女王音......
甚至连夹子音我都会!保证把腾小飞配得活灵活现!”
说着,她就开始现场展示起来,一会儿用甜得发腻的萝莉音说“主人,要抱抱~”,一会儿又用气场全开的御姐音说“哼,愚蠢的人类!”,一会儿又捏着嗓子发出“哥哥~人家要吃糖糖~”的夹子音......
负责算法的程序员听得是冷汗直流,感觉自己的耳朵和声学模型库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他绝望地表示,林小姐您的声线太多变,太不稳定了,根本无法捕捉到统一的声学特征来建立模型!
最后,在程序员的强烈哀求下,他们决定采取一个看似“民主”实则更不靠谱的方式:
在公司内部,举办一场“寻找腾小飞の声音”的海选活动!
号召全体员工自愿录制几句“腾小飞”的台词,然后由“专业评审团”进行评选。
结果,他们收到了来自公司各个部门,各种年龄段员工的“热情投稿”。
内容五花八门,堪称一场声音的“奇葩说”:
有操着浓重方言的保安大叔版:
“大家好!俺是腾小飞!科技改变生活嗷!”
有声音沙哑如同破锣嗓子的程序员版,伴随着剧烈的咳嗽声。
有说话漏风,口齿不清的前台小妹版。
甚至还有某个销售部的小伙子,模仿着羊叫的声音录了一段...
美其名曰“体现了虚拟偶像的无限可能性......
秦朗和林语嫣听着这些“灵魂之声”,笑得前仰后合,而负责整理录音的企划部小王,则默默地戴上了耳机,开始单曲循环《大悲咒》,感觉自己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
整个声音海选过程,简直是一场大型的,公开的,惨不忍睹的社死现场。
形象和声音的问题勉强解决后,真正的技术瓶颈出现了。
当程序员们开始进行3d建模和动作捕捉时,他们绝望地发现。
以公司现有的那点可怜的技术储备,和那少得可怜的预算。
根本无法支撑起秦朗和林语嫣在企划案里吹嘘的那些“全息投影”,“实时表情互动”,“流畅自然的肢体动作”等效果。
想要实现?可以,找外包团队。
但那些顶级特效团队的报价,后面的零多得能让财务总监当场心脏病发作,远远超出了他们那点可怜的预算。
负责建模的小哥,天天对着电脑屏幕上那个比例失调,面容呆滞的“腾小飞”模型唉声叹气,感觉自己的艺术审美正在被毁灭。
负责算法的小哥,天天加班到深夜,调试各种参数,头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稀疏,但做出来的效果,依然像个提线木偶在跳机械舞...
项目进度,陷入了严重的停滞。
整个团队的气氛也变得压抑起来。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艺术总监”秦朗,再次挺身而出,提出了他的“艺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