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宫,雪花开始飘落。
长街上,甄嬛和安陵容并肩走着,两人远远的看着前方走着的华贵妃和欣常在。
欣常在不参与后宫的争斗,但她心中也有着自己的计算。
宫里如今三方势力相争,皇后坐稳中宫之位无人可以撼动;莞妃盛宠不衰,多子多福;唯有华贵妃是依靠父兄战功得以晋封。
皇上这般宠爱莞妃,这段时日莞妃却处处避开了华贵妃的嚣张气焰,皇上也从未因华贵妃羞辱莞妃责罚过华贵妃一点。
欣常在不懂政事,但是她也明白皇上不会让莞妃受这些委屈,莞妃也不像是能忍气吞声的性子。
华贵妃嚣张不了太久。
她入宫多年,生下了皇上的长女可如今还是常在。皇上刚即位的时候还会想起她,可是新人入宫后,她被彻底忘记在了后宫。
如今淑和也快到议亲的年纪了,她想让皇上想起她,想引起皇上对她的愧疚。
欣常在跟上了华贵妃的脚步,笑着说道:“年将军于社稷有功,娘娘晋封贵妃娘娘,如今莞妃都不及娘娘风光。”
华贵妃面色一变,她得宠是因为皇上喜爱她,哥哥建功立业,她们年氏一族自然得皇上喜欢。莞妃又算什么!
可这欣常在话里话外说她是因哥哥的功绩才得皇上喜欢,才胜过那甄嬛一头。
想到这里,华贵妃心中更是生气。
“欣常在当真是伶牙俐齿,只是前朝之事哪里是你一个后宫常在可议论的。颂芝掌嘴十下。”华贵妃说着,带着一众人离去。
如今是前往景仁宫请安的时候,颂芝担忧掌嘴重了皇后会借此罚了华贵妃,下手的时候瞧着重,但是落到欣常在脸上力道却很轻,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安陵容想要上前拦住颂芝却被甄嬛拉住了手臂。
“欣常在脸上一点印子也没有,颂芝动手不重,不用担忧。”甄嬛说道。
“可欣常在毕竟是宫里的小主,怎么能这样跪在地上被掌嘴?”安陵容说道。
“欣常在有错,华贵妃有协理六宫权,我们不好去阻拦的。”
两人沉默的从欣常在身边走过。
她们刚才都看见了欣常在挑衅华贵妃,是欣常在主动惹了华贵妃,她们又何必去救这样一个口无遮拦的人。
甄嬛没有忘记当年欣常在在圆明园挑拨陵容对她动手。
甚至当年齐妃送毒一事,背后可能就有欣常在的手笔。她又怎么会以德报怨。
···
景仁宫
皇上下了朝就来了皇后这处。
准噶尔要求娶大清嫡亲的公主。
皇上子嗣少,公主更是只有三位。
即便是大公主淑和也还未到议亲的年纪,皇上的意思是让自己的小妹朝瑰公主出嫁。
只是,他需要有人帮他下了这个决定。
“准格尔边疆小族,还敢妄图求娶大清公主,当真是得寸进尺。皇上,哥哥驻守西北多年,对准噶尔已有十足的把握能取胜!”华贵妃开口道。
皇上眉头紧皱,“西北战事纷繁,西北民众好不容易能修生养息,如今朝中钱粮不足,若是再起战事,西北民众怕是又要受苦了。”
敬嫔道:“臣妾记得先帝爷的蓝齐公主嫁与了准噶尔。”
皇上适时的更加为难,“正是因为有此先例,朕才不要回绝。”
华贵妃才明白了皇上还是想要和亲,比起自己哥哥立下大功,华贵妃还是更加偏向皇上。“如今宫里的公主年岁都还小,但若是等内务府准备好公主的嫁妆,在行个半年到准噶尔那处,大公主的年岁倒是也差不多了。”
敬嫔提到了蓝齐公主,华贵妃就明白了皇上也是能够接受自己女儿出嫁的。而众公主中,唯有淑和合适。
欣常在的脸色都瞬间变得难看了些。
欣常在忙跪下,“皇上,淑和年纪还小,即便去准噶尔也未到可以成婚的年岁。皇上,宫里朝瑰公主的年岁正合适!”
欣常在此话一出,屋里原先想为她开口的敬嫔,舒嫔都闭上了嘴。
“朝瑰是朕最小的妹妹。”
华贵妃开口道:“兄妹情深,皇上待朝瑰胜似亲生女儿,照拂多年。更何况若是由朝瑰出嫁,怕是不免寒了先帝爷众儿女的心。”
皇上的脸色一时有些难看,对华贵妃此言很是不满。
“皇上,朝瑰公主是您异母的妹妹,即便将来指婚也只是朝中中等人家。怎么比得上朝瑰公主出嫁准噶尔体面,哪里会寒了宗室皇亲的心。”欣常在连忙说道。
华贵妃冷笑了一声,“如此,这份尊贵和体面给到淑和不正好。先帝爷宠爱蓝齐公主,公主一样能为了大清和亲准噶尔,淑和就不愿了?“
“不。”欣常在下意识的反驳。
皇上皱紧了眉头,问道:“你们怎么看?”
敬嫔开口道:“淑和的年岁是小了些。”
曹贵人被华贵妃看了一眼说道:“淑和出嫁更能让天下信服皇上一心为了大清。淑和乃是皇上亲生女儿,由淑和出嫁,自然更能让准噶尔部族归心大清。”
甄嬛看了眼皇上的面色,她明白皇上的为难,前朝无力再起战事,公主出嫁无法避免。“臣妾以为,淑和为我朝大公主,享天下供养,自还恩于民。”
皇上疯狂的转动手里的佛珠,最后叹了一口气道:“那便由淑和出嫁,封固伦公主,由皇后,欣常在为公主准备嫁妆。”
欣常在瘫倒在地上,痛苦的闭紧了双眼。
···
长春宫
一张纸条被送入其中。
华贵妃,莞姐姐,曹贵人举淑和公主和亲准噶尔。
床上,病弱的沈眉庄冷笑了一声,“遣妾一身安社稷。”
年世兰的哥哥明明是大清的将军,甄嬛明明曾经最瞧不上无能庸君和将臣,曹琴默明明自己也有女儿。她们却举了淑和前往准噶尔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