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的侍君们对于古家公子即将入宫成为皇后的消息,早有耳闻。他们深知古家在朝中的地位,那是显赫兴盛、威名远扬的名门望族,与皇家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古拾月作为古家家主的侄子,出身尊贵无比,光是这身份,便足以让众人敬畏三分。
在感慨之余,侍君们各自在心中暗自思忖着日后该如何与这位未来的皇后相处。有人盘算着要尽早示好,以期在新皇后入宫后能谋得好处;有人则忧心自己的地位会因此受到威胁,心中忐忑不安;还有人想着先按兵不动,观望局势再做打算。
归玄青悠悠转醒之时,柔和的晨光已透过窗棂洒落在床榻之上。赵贵人早已精心安排好一切,膳食摆在桌上,还散发着腾腾热气,他正静静地在一旁等候多时。见归玄青醒来,赵贵人立刻满脸笑意地迎上前去,轻声说道:“陛下,您醒啦。”说着,便熟练地伺候归玄青洗漱更衣。他的动作轻柔而细致,每一个举动都饱含着对归玄青的关切与爱意。
洗漱完毕,归玄青移步到桌前用膳。御膳房此次准备的饭菜色香味俱全,皆是归玄青平日里爱吃的。赵贵人在一旁细心地为归玄青布菜,眼神中满是期待。归玄青品尝着饭菜,觉得味道着实不错,心情也格外愉悦,竟不知不觉多吃了些。
用过膳后,归玄青起身准备离开。赵贵人心中虽满是不舍,眼神中闪过一丝落寞,但他还是强颜欢笑,恭敬地起身相送。他陪着归玄青走到水月楼门口,看着归玄青的身影渐渐远去,直至消失在视线中,才缓缓转身,回到楼内。此时的水月楼,仿佛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下他独自一人,沉浸在对归玄青的思念之中。
赵贵人所在的赵家,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中下等世家,在这繁华喧嚣的京都,宛如沧海一粟,并不起眼。家族产业平平,人脉关系也算不上广泛,在众多名门望族的映衬下,显得有些黯淡无光。
然而,自从赵贵人凭借自身的才貌被选入后宫,赵家的命运便悄然发生了改变。虽说还未达到飞黄腾达的地步,但日子着实比以前好了许多。一些从前对赵家不屑一顾的家族,如今也开始主动示好,赵家在京都的地位,隐隐有了上升之势。
赵家家主,也就是赵贵人的母亲,对远在宫中的儿子满心挂念。后宫之中,风云变幻,人心叵测,儿子能否适应,会不会受委屈,这些都如同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她的心头。
好在赵贵人足够争气。在入宫守完孝期后,终于迎来了帝皇的首次恩宠。那消息传回赵家,赵家家主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下了些。她深知,在这后宫之中,能得到帝皇的青睐是何等不易。儿子这一步走得漂亮,不仅为自己挣得了脸面,也为整个赵家带来了希望。
赵家家主坐在家族的主厅之中,手中轻抚着儿子儿时的物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儿子在宫中能继续得宠,平安顺遂,如此,赵家也能跟着蒸蒸日上,在这复杂的世家中,站稳脚跟,开拓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雅贵人出身的张家,乃是京都赫赫有名的书香门第,家族中世代文人辈出,文风鼎盛。如今的家主,正是雅贵人的长姐,她执掌家族事务,聪慧能干,将张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位长姐对自家弟弟和外甥关怀备至。她深知后宫生活复杂,弟弟身处其中定有诸多不易。因此,她时常派人给雅贵人送去各种珍贵的物品,从滋补身体的上等药材,到精美的文房四宝,再到专为孩子准备的精致衣物与玩具,无一不体现着她的关爱。
雅贵人也着实争气,凭借着家族传承的才情与温婉的性格,在后宫中渐渐站稳了脚跟。而后,他更是让归玄青诞下麟儿,这无疑让他在宫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有了孩子之后,雅贵人愈发深得圣眷。归玄青念着他生育之功,又欣赏他的才情品性,时常会到他的宫中陪伴他们父子。每当此时,雅贵人的宫殿内便充满了欢声笑语,温馨而融洽。
长姐得知弟弟在宫中如此顺遂,心中满是欣慰。她更加用心地操持家族事务,希望能为弟弟和外甥在宫外也营造一个坚实的后盾。她常想着,只要家族昌盛,弟弟和外甥在宫中便多了一份底气,未来的路也能走得更加平稳顺畅。
她们听闻古家公子即将入宫封后,心中忌惮之情油然而生。古家作为屹立多年的老牌家族,底蕴深厚,势力庞大,在京都盘根错节,其影响力不言而喻。与之相比,赵贵人所在的赵家、雅贵人出身的张家,不过是小世家,在古家面前,人微言轻。
赵家和张家深知,古家公子一旦入宫,其地位必定尊崇无比。她们既担心古家公子仗着家族势力在后宫作威作福,又忧虑自家子弟在宫中会因此遭受刁难。尤其是赵贵人和雅贵人,他们在宫中好不容易站稳脚跟,实在不想因新皇后入宫而打破现有的平静。
于是,两家人暗中商议后,决定向古家示好。他们搜罗了家中最珍贵的宝物,诸如稀世的夜明珠、温润的和田美玉、华丽的绸缎锦袍,还有出自名家之手的书画古玩等,装满了数车,悄悄送往古家。
送礼之时,两家家主皆是小心翼翼,亲自上门,言辞谦卑,再三表达希望古家公子进宫后,能多多关照赵贵人和雅贵人,莫要为难他们。古家表面上客气地收下礼物,微笑着应承下来,但两家人心中依旧忐忑,不知这示好之举能否真的换来古家公子的善待,只能在不安中默默等待古家公子入宫,祈祷后宫的日子还能如往常般平静。
古拾月待嫁闺中,自然收到了这些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