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正在办公室里跟保卫处长牛犇布置防火防盗的工作,见李聪敏来了,赶紧站起身来。
“李经理,不知道您过来,有失远迎啊!”
“不用这么客气,安排个干部大会吧。”李聪敏说。
“好的,我马上布置。”
金灿说着给办公室打电话,让他们马上安排会议。
“金总,咱们先聊聊吧。”
李聪敏说着把欧阳岚向他作了介绍,然后便跟他东拉西扯起来。
其实,李聪敏和金灿并没有共同的话题,他这么做是要把他粘住,免得出去搞小动作。
十分钟后,大大小小的三十多个干部全部来到了会议室。
李聪敏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我们开个座谈会,目的是想听听你们对科威集团并购鸿维公司的真实想法。”
会场的气氛很沉闷,没有一个人发言。
李聪敏有些尴尬,便对金灿说:“金总,你们班子的人带个头吧!”
金灿点点头,然后看向了几个助手。
班子里的人互相看了看,然后把目光落在了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宋朝阳的身上。
“宋总,你代表我们说说吧。”有人提议。
宋朝阳犹豫了一下,说:“我个人没什么想法,那我就代表工人们说几句吧。”
李聪敏抬起头,斜眼看着他,阴阳怪气地说:“一个公司高管,怎么能没有自己的想法呢?”
宋朝阳厌恶地看了他一眼,说:“我确实没想法。”
李聪敏把脸往下一拉,说:“没想法就是没立场,这怎么行呢!”
宋朝阳不说话了,索性端起杯子,慢慢喝起水来。
宋朝阳并不是真的没有想法,而是不愿意跟他说而已。
二十多个冬去春来,宋朝阳把自己的青春和满腔热忱,全部挥洒在了鸿维公司这片热土上,历尽风吹雨打,饱经坎坷沧桑,有失败的痛苦,也有成功的喜悦。
今天,鸿维公司走到这种地步,他的心里充满了对两千多名工人的愧疚,这种愧疚无时不刻在折磨着他的心灵。
自从科威集团有了并购鸿维公司的意向,宋朝阳感到了无比的欣慰。他知道只要有资金的输入,他们一定能够东山再起,创造出新的辉煌。
当然,宋朝阳也很清楚,鸿维公司焕发生机不仅需要资金,还必须维护好现有的工人队伍。他懂得市场,深知这些技术工人的珍贵,如果失去了,投入再多的钱也没用。
企业停产以后,周边的小工厂便借机挖墙脚,招工广告都贴到了鸿维公司的大门口。面对着巨大的压力,他们不得不竭尽全力地安抚工人,唯恐这支队伍出现思想上的松动。
可是,他们万没料到,李聪敏到公司来了一次,便打破了工人队伍的稳定,不少人都产生了另攀高枝的想法。
鸿维公司危在旦夕,宋朝阳哪还有心思谈个人的想法。此时此刻,他只想把工人的想法说出来,呼吁科威集团尽快出台安置方案,最大限度地保留住这支骨干力量。否则,科威集团接手的将是一个没有丝毫活力的空壳。
李聪敏见宋朝阳不说话了,心里非常着急,如果这些人都跟他一样摆起肉头阵,欧阳岚便没戏可看,自己的计划也就泡汤了。
这是他断然不能接受的结果,于是故意刺激道:
“你这个高管,要是跟工人一样的觉悟,科威集团必须考虑你的去留问题!”
李聪敏的话刺痛了宋朝阳的神经,他激动地站起身来,深深地吸了口气,说:
“这位领导,您不用考虑我的去留问题,现在急需考虑的是如何保留这支工人队伍!”
李聪敏冷笑一声,说:“这是科威集团考虑的事情,你就别操心了,还是说说你自己吧!”
“你……”
宋朝阳被噎住了,他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见过没水平的领导,但是从没见过这么没水平的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