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二人在屋里闲谈,就听下人来禀告,说是前阵子放出去的鱼儿来了消息。
李芫娘面色凝重,打起精神就让赶紧将人带进来。
半大的小丫鬟跪在地上,磕着头叫小姐,看样子对她又是怕又是惧。
屋里的暖意将她身上残留的冰雪融化,浑身颤抖的身子也渐渐有了些知觉,五感归了位,这才闻见淡淡的花果香味。
那小丫鬟心里想着,做小姐夫人可真好呀。
李芫娘见她木头似的,有些嗤之以鼻,又不得不体面,忍着烦道:“你来府里,可是有事?”
小姐的声音真好听,可那丫鬟不敢抬头,只怯生生道:“是有事,宋大人在家中成亲了。”
成亲?姐妹二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诧异。
魏姝抚摸着肚子,疑惑道:“什么在家中成亲,何时成的亲,和谁成的亲?”
倒也不怪二人如此吃惊,在她们眼中,这普天之下谁人成婚不是敲锣打鼓,十里红妆的?
哪个有身份的人成亲如此悄声悄息?
就是纳妾也有一顶轿子,四个轿夫伺候着。
小丫鬟忙道:“真是成婚!宋大人和家里的佑儿姑娘在小佛堂,对着老爷老夫人的牌位成的婚。”
大抵是这个小丫鬟声色喑哑,说的话又没逻辑可言,李芫娘只觉得头晕目眩,忍着胸腔里头的翻江倒海,扶额道:“你怎先前不报?”
小丫鬟实诚,讲了宋辙先前在户部忙着差事,今日一早才回的家中。
看来是很着急了,这般迫切的要娶她。
魏姝看得出李芫娘心头堵得慌,同为女人,她也明白这种被情爱抛弃的滋味。
确切地说,这是现实的残酷化作尖刀,狠狠戳破自己藏在人后,才敢幻想的相濡以沫琴瑟和谐。
此时小丫鬟的话,让李芫娘不得不脱离幻想,正视现实。
原来那个男人,与她所有的亲密与欢乐,都只是构建在她的幻想之中。
“滚下去!”魏姝自小难得失控,说出这样的话来。
小丫鬟哪里还敢说话,吓得连呼吸也屏住了,着急忙慌的退了出去。
屋里只剩姐妹二人,李芫娘抬眸时眼眶红润,刚开口就落了泪来:“姐姐,这回全玉京的小姐夫人,怕是都要笑话我了。”
她是倾慕宋辙的,但也极爱惜自己的名声体面。
魏姝何尝没想到这点,心头估摸盘算一翻道:“为今之计,不如在今年秋闱的进士里挑个好的,我一会儿就让我母亲问问周夫人。”
周夫人自然是翰林院周大学士的妻,新科二甲的进士,年轻有才华的才能入翰林,因此放眼望去,这玉京就她保的媒最多了。
“翰林里的编修才八品呢……”
宋辙如今可是四品郎中,且在皇上面前也是存了好感的,将来这位置必然不会低。
“难不成,我今后看着那个贱婢,还得卑躬屈膝喊夫人?”
魏姝心头也不是滋味,她那官人也是四品,可玉京里头的四品,和外放的四品,能一样吗?
“你当初就不该和他下棋,男人都是外头一本正经,可骨子里还不是喜欢那种奴颜媚骨的?”魏姝双手放在微微隆起的肚皮上,似乎是要隔绝她们的话语。
“你拉着他掉在外头那池子里,落水湿衣,两人相互拉扯着,这不就成了?”魏姝原来是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些,可宜园里头就有一个狐狸精,这般做作勾引官人,从池子里起来就给她敬了茶。
她说的太直白了,李芫娘只是未出阁的女儿家,听着脸都羞得绯红,嘟嚷道:“你说什么浑话,那岂不是要被人笑话,爹娘兄嫂也要骂我呢。”
魏姝苦口婆心道:“别人骂你笑你是一时,可你嫁给他就能一辈子,就是宫里的娘娘们,谁不是豁出去争宠?那争得是一夜欢愉吗?是权利富贵,是让别人下跪屈膝的本事!”
她说的不无道理,李芫娘心头想着,宫里的娘娘多体面,还不是要用尽手段去争宠,她那时的确不该故作清高,下棋对弈不如落水厮缠。
她拉着魏姝的手道:“好姐姐,求你帮帮我,如今可怎么办才好?”
魏姝看得出来宋辙与她并非良配,却也是看不得她难受,又觉得芫娘的确该过妇人的生活了,遂深思熟虑半晌才道:“派人去请他来,就说姨父有要事请他商量。”
宋辙给佑儿倒了杯酒后,也给自己斟了杯,两人相视而笑,勾手交杯好不舒心惬意。
“这桃花酒酿的不错。”
佑儿洋洋得意道:“你莫不是忘了,这酒是你让我酿的,还说今年冬天启封喝,如今也是正好赶上了。”
回忆袭来,宋辙想起那夜独坐台阶,心中思念伊人,由得落花拂了一身还满。
两人刚吃过饭,就听丫鬟来通传,说是李侍郎请过府一叙。正值天灾之时,宋辙并未多想,套了大氅就随人去了。
自他离去后,佑儿就有些心神不定,伺候的丫鬟榕香进来添了炭,瞧见她脸色不大好,试探问道:“夫人可是困了?”
佑儿摇了摇头,瞧着炉子里的火苗道:“大人去多久了?”
“约莫半个时辰。”榕香心里估摸着,说道:“应该到李侍郎府上了。”
见佑儿不再说话,榕香这才悄声退下。屋中寂静如斯,佑儿脑海里一直浮现着李芫娘,心头有些空落落的,只能反复摸着婚书来宽心。
“得到了想要的,却又患得患失。”无人之时,她才自嘲一笑。
这大雪落下,她心里是慰藉的,若非遇着宋辙,只怕她即使没有送去刘家,也要因这灾,被卖到别家。
说不准这日子如何糟心,外头扫雪的丫鬟婆子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好歹她如愿以偿,和所爱之人成婚,又过上了这样的好日子。
她该知足的。
宋辙跟着引路的小厮,想起今日从公房出来时,还看到李侍郎正往照磨所去,遂问:“侍郎几时回来的。”
小厮心中有鬼,露了些慌张:“小的不知。”
翠竹上缀着的雪,簌簌落在地上,吹得人心里也跟着警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