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8月16日 上海
徐家汇天主教堂,按照原本的历史这里在1904年,由英国建筑师道达尔(dowdall)设计,1906年7月31日,新教堂正式动工。1910年10月22日,新教堂落成,成为上海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在外国人那里这里被叫做“圣依纳爵堂”,在国人这里则是按照地域分布将它称为徐家汇天主教堂。
但是在这段与原本历史不同的历史中,这里虽然也有一座名叫做徐家汇教堂的天主教堂但是建造的时间却不是1906年而是1789年由法国传教士进入国内后建立。比原本历史中的那座徐家汇老教堂早了62年。
“老爷,出事了。”一个身着西装的白发管家缓步走到了刚刚结束弥撒的老头耳边轻声说着。
老头皱了皱眉,“何事?”
“倭…瀛洲出现了一个名叫‘赫利俄斯’的学生组织,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要求宣抚司重查以前少爷做的那些脏事。”
老头闻言,快步走向教堂一侧的小房间,关上门后,转身对管家低声说道:\"这个'赫利俄斯'到底是什么来头?\"
管家递上一份文件,恭敬地说:\"根据我们的情报,这个组织是由一群瀛洲本土和在瀛洲的明人的学生组成的。他们自称为'民族解放者',他们手里似乎掌握了一些少爷过去在瀛洲的一些... 不太光彩的事情。\"
老头快速浏览着文件,眉头越皱越紧,“宣抚司是怎么回应的?”
管家犹豫了一下,神色凝重地回答:“宣抚司那边已经同意了那群学生的要求。”
老头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那群野狗真是吃饱了来咬他们的主子了,联系一下应天府的那群老家伙让他们在议会和内阁上向军队施压,无论如何也要把事情压下去。”
管家的脸上浮现出一丝难色,“老爷,我已经做过了…但是他们…”
老头眯起眼睛,冷冷地打断道:\"但是什么?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赵家的手段吗?\"
管家低下头,声音微微颤抖:“老爷,他们拒绝再和我们合作……说是工团那边已经警告他们禁止和我们联手了。”
老头的眉头皱了皱,他自然是知道工团的。1871年,巴黎公社的风也吹到了远在东方的大明,一个个小工人组织逐步联合起来成为了如今大明的工团,如今是大明数一数二的左派大党。
“工团?我们已经严格按照他们要求的给与明人工人我们能退让的一切了,他们到底是在不满什么?”
管家小心翼翼地说道:“老爷,工团似乎想要争取的不只是明人工人还有南洋工人以及瀛人工人的权利。”
老头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愤怒,随即又恢复了冷静。他缓缓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沉思片刻后转身对管家说:“呵呵,他们真当我赵家是泥捏的?应天府那群老家伙是怎么说的?”
管家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水,自家老爷这样多半是真生气了。“他们…愿意向工团妥协,反正他们的基本盘并不在瀛洲,死我们一个还能给他们提走一个竞争者。”
老头听完,怒火中烧却又无可奈何。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意,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自食其果吧。\"老头冷笑道,\"通知公司那边,让他们加快对工人的剥削,把工资压到最低,取消所有福利。\"
管家惊讶地看着老爷,\"可是,这样会引起更大的反抗...\"
\"正是如此!\"老头打断道,\"我们要让工团自食其果。他们想要保护瀛人工人?好啊,那就让他们看看,当我们撤资后,那些瀛人工人会变成什么样子。\"
管家恍然大悟,\"您是要...\"
\"没错,\"老头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我们要让瀛洲陷入混乱。工人罢工、失业潮、社会动荡,这些都会成为我们的武器。到时候,不仅是工团,连那些所谓的'赫利俄斯'都会自顾不暇。\"
\"可是,这样做会损失我们在瀛洲的利益...\"管家小心翼翼地提醒。
老头冷笑一声,\"短期的损失换取长期的利益,这笔账我们还是算得清的。等到瀛洲乱成一锅粥,我们再以'救世主'的姿态重返,到时候,不仅能收回失去的,还能得到更多,到时候还有谁会在乎一群学生的死活?\"
******
“大人,‘铁马工业’来消息了。”男子单膝跪地继续说着,“他们想要把工人逼到我们的对立面去,让瀛洲彻底乱成一团。”
“嗯。”郑清璿微微颔首,“在我的意料之中,把这个消息传给‘铁马工业’的工人们,让他们知道自己失业以及降工资的真相。还有关于1895年阿伊努孕妇案的事情查清楚了没?”
凉亭外,一片枫叶被风刮落在地上。
男子微微一怔,随即回答道:回大人,关于那件事我们在虾夷的人查出来一些。当年的事那孕妇…确实是死于暴力事件导致的体内大出血而死,至于其女儿她的身上有性侵和殴打的痕迹。”
郑清璿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继续说。\"
“根据还存活的证人在我们的逼问下,在证人家中查到部分来路不明的钱财,以及部分证词。”说着男人在自己的怀里掏了掏拿出来一张皱巴巴的文书在文书的右下角还有一个红手印。“所有的证词都指向了‘铁马工业’的公子爷赵羽铽。”
郑清璿接过文书,仔细阅读着上面的内容。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纸张,“告诉下面的人,继续查,顺便把这份情报暗中交给‘赫利俄斯’的那群学生。”
男子依旧垂着头,“大人,小人不明白只需要将这份情报交给过几日就到达的刑部官员就可以将犯人绳之以法,为何还要……”
郑清璿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神色。他站起身,缓缓踱步到凉亭边缘,看着凉亭外的秋景,“此事的目的不是将犯人绳之以法。”
郑清璿转过身紧紧盯着单膝跪地的男人继续说道:“我们现在太需要一件事来重新树立大明在瀛人心中的地位了,那群学生或许会因为他们受过的教育而觉得我说的话是对的,但是那些没有经历过多少教育的人呢?他们并不会因为我的一句话就改变其对大明的看法,而是会根据他们自己的经历形成的看法来看待大明。”
“如果把情报交给刑部那边,案件即便这么轻易的就被判出来。事情也不会因此改善多少,相反的他们只会认为这是大明的自导自演,有些时候,查案子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要像一个作者一样慢慢给出线索,那些瀛人就是我们的读者。真相只能交给他们自己发现,在他们发现真相前我们只是一个引导者。”
男子听完郑清璿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站起身,正准备离开时,郑清璿又开口了。
\"还有一件事,\"郑清璿的目光变得锐利,\"让我们的人暗中接触那些工人和失业者。不要直接给他们钱或承诺,而是要引导他们思考。让他们明白,他们的困境不是大明造成的,而是那些贪婪的资本家和腐败的官僚。必要时刻,我们会提供他们食物和钱财。\"
男子微微一怔,随即领会了郑清璿的意图。\"明白了,大人。我们会小心行事,不留下任何痕迹。\"
郑清璿满意地点头,\"很好。记住,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揭露一桩旧案,更是要彻底改变瀛洲人民对大明的看法。这需要时间,需要耐心,但最终的回报将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