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仙缘传》第十二章
第一回 大寒雪舞千山素,荆芥根凝一气存
且说小寒已过,时序抵大寒。花仙谷中,青儿晨起开轩,忽见檐角冰棱垂地三尺,如水晶帘幕般璀璨,却在触碰的瞬间碎成齑粉。灵泉彻底冰封,泉底的荆芥根系蜷缩成一团,宛如冬眠的幼兽,唯有中心一点暗红,似是天地间最后一丝阳气。荆芥草灵抱着一捆荆芥炭走过,炭块上竟结着蓝霜,轻声道:“姐姐可觉这寒气中带着铁锈味?那是大寒凝结的极阴之气。”
二人至望仙台俯瞰,只见江南大地冰锁江河,黄山松枝皆成玉珊瑚,连那傲雪的寒梅也冻得蜷曲枝头,唯有山坳里的荆芥田,在雪下透出点点暗红,如大地结痂的伤口。田间的山民们背着竹篓,篓中装着硫磺与荆芥秸秆,却在接近田边时被一股无形寒气逼退,面色如霜。
青儿指尖凝聚灵力探向人间,收回时竟有冰棱刺破指尖,鲜血落地成珠,瞬间冻成红宝石:“此乃‘大寒凝极煞’作祟。大寒本是阴阳转换之枢机,如今极阴之气暴走,妄图将阳气永远封冻。”荆芥草灵取出神农玉简,玉简上浮现出龟裂纹路:“大寒不寒,人马不安,今寒极则戾,荆芥孕春,可破僵局。”她望着人间的冰坟雪冢,目中泛起痛色:“须得在立春前唤醒荆芥的阳气之魂,否则四季将永陷寒冬。”
第二回 冰窟深处寻龙穴,雪岭巅峰遇煞神
青儿与荆芥草灵驾云至黄山之巅,甫一落地,便有罡风卷着雪尘扑来,如万箭穿心。举目四望,只见天都峰化作冰铸的龙首,龙目处有幽蓝光芒闪烁,龙嘴大张,喷出的不是火焰,而是黑色的极寒之气,所过之处,岩石成冰,草木皆枯。
“看那龙目!”荆芥草灵指向冰峰顶端的深洞,洞中冰柱林立,中央悬浮着一个巨大的冰球,球中冰封着一位身着黑袍的男子,他怀中抱着一根荆芥枯茎,脚下踩着被冰封的春芽。“吾乃‘大寒煞神’,司掌天地极寒。”男子开口,声音如冰川崩塌,“人间滥伐薪木,致使冬日无火御寒,我便以极寒为罚,让他们知道何为‘冬藏’!”
青儿这才注意到,冰球周围散落着无数荆芥种子,种子表面结着蛛网状的冰丝,正是阳气无法生发的根源。荆芥草灵取出神农氏所赐的“阳气罗盘”,罗盘指针疯狂旋转,指向冰球中心:“那是大寒的‘阴凝核’,需得用荆芥的‘纯阳之种’融化冰核,方能重启阴阳枢机。”
第三回 辛香化阳融冰核,烛龙衔火照夜台
大寒煞神言罢,挥手掷出冰棱,冰棱所过之处,荆芥草灵的衣袖瞬间冻成冰晶。青儿忙施展“花暖人间”仙法,以牡丹、芍药等暖性花卉的精魂结成屏障,挡住冰棱。荆芥草灵则取出随身携带的“阳燧珠”,珠子吸收正午阳光,竟在极寒中燃起金色火焰。
“荆芥之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内蕴四季阳气。”荆芥草灵将种子抛向冰球,种子遇火竟化作万千光点,如流萤般钻入冰缝。青儿趁机引动人间的灶火之气,只见千家万户的烟囱中升起炊烟,化作金色光带,缠绕在冰球之上。
大寒煞神望着逐渐融化的冰核,眼中幽蓝渐褪,喃喃道:“我守护极寒千年,却忘了寒极必暖、否极泰来的至理……”他伸手触碰荆芥枯茎,黑袍竟开始融化,露出底下苍老的面容,“罢了,我愿以身为引,助荆芥孕春。”
第四回 大寒煨炭暖乾坤,荆芥熬膏续阳脉
大寒煞神言罢,化作一道青光融入冰核,冰球顿时发出咔嚓轻响,裂缝中渗出金色的液体,正是天地间的纯阳之气。青儿与荆芥草灵趁机施展“阳脉续接”之术,以荆芥秸秆为引,将阳气注入黄山的地脉之中。但见冰峰上的雪层渐渐融化,露出底下暗红的荆芥根系,根系上竟冒出米粒大的芽苞,在寒风中轻轻颤动。
山民们见冰峰开裂,纷纷赶来,取出陶罐,以融化的雪水熬煮荆芥炭。炭块遇水发出滋滋轻响,升起的热气中带着辛香与暖意,竟将空中的雪花也染成金色。青儿告诉大家:“大寒时节,宜用荆芥炭煨汤,可温经散寒,续补阳气。”说罢,取出花仙谷的“九阳鼎”,将阳气金液融入汤中,分给在场的山民。
饮下汤液的山民们顿觉一股暖流从丹田升起,直达四肢百骸,冻僵的手指竟渐渐恢复知觉。有人取出随身携带的荆芥香囊,放在鼻下轻嗅,辛香入脑,连日来的头痛竟霍然而愈。
第五回 雪夜守岁燃芥火,春信暗藏破冰时
是夜,明月照彻黄山,山民们在荆芥田边燃起“驱寒火塘”,塘中焚烧着荆芥秸秆与松枝,青烟袅袅中,寒气竟化作屡屡祥云。青儿与荆芥草灵坐在火塘边,看山民们用荆芥灰在地上画出春牛的图案,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春耕。
荆芥草灵轻抚冻土中的芽苞,轻声道:“大寒是冬的终点,亦是春的起点。荆芥此刻的沉眠,正是为了明日的勃发。”青儿点头,取出花仙谷的“大寒笺”,将今日之事刻于笺上,系在芽苞之上。夜风拂过,笺纸发出沙沙轻响,与火塘中荆芥秸秆的爆裂声相和,竟成一曲迎春之谣。
从此,每逢大寒,山民们便会在荆芥田边举行“煨春礼”,点燃荆芥火塘,用荆芥灰涂抹农具,谓之“除寒迎新”。而那株受过极寒淬炼的荆芥,从此成了“迎春草”,芽苞上凝结的冰晶竟呈现出五瓣梅花的形状,传说在大寒夜守岁时摘下,可预见来年春色。
当第一缕春风吹过黄山时,荆芥芽苞破冰而出,叶片上的冰晶化作露珠,滚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响声。山民们欢呼着迎接春天,他们知道,历经寒冬的荆芥,将在春日里长得更加繁茂,因为它的根系里,早已埋下了整个冬天的阳光。正是:大寒凝极锁春门,荆芥埋香孕暖魂,一炬火塘驱夜冷,待看明朝万木欣。至此,荆芥历经二十四节气的考验,终成天地间护佑生灵的灵草,其传奇仍在民间代代流传,而每一片荆芥叶的脉络里,都藏着自然的诗意与生命的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