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青禾镇的老井在小寒前一夜结了三尺厚的冰,冰面映着漫天星斗,宛如一面被封印的古镜。陈阿公拄着拐杖站在井边,拐杖头的铜铃震落冰面的细雪,露出冰下隐约可见的玄武图腾——那是去年冬至时,姑射仙子用冰雪心修补的星象残痕。
“卯时三刻,冰面会现‘七星连珠’之兆。”老人呵出的白气在睫毛上凝成霜花,“小满,你带大暑去凿开冰眼,取三升‘玄武涎’;其他人随我去采集‘五辛菜’,今日的腊祭需用北斗勺柄处的野葱。”
少女套上鹿皮手套,腰间别着陈阿公新磨的冰凿,凿柄上刻着小寒节气的符号,形如冰裂的纹路。大暑背着竹篓跟在身后,篓里装着用冬至阳火烤过的棉垫,据说能抵御千年寒冰的凉气。两人踩着冰面走到井心,只见七颗星子的倒影正好连成勺子形状,勺柄末端有个隐约的气泡,正缓缓上浮。
“就是这儿。”小满握紧冰凿,对着气泡位置用力一砸。冰面应声裂开,露出碗口大的冰眼,里面涌出的却不是井水,而是透明如水晶的胶状液体,正是传说中的“玄武涎”,带着北极星的冷冽与深海的咸涩。
大暑用荷叶盏接了三盏,突然听见冰下传来低沉的震动,像是玄武在冬眠中翻身。水面倒影里,苍龙七宿的爪子竟隔着冰层轻轻触碰玄武的鳞片,星象图上的宿敌此刻却呈现出和谐的姿态,仿佛在进行某种古老的对话。
腊祭在正午时分开始。青禾镇的晒谷场中央摆着一口青铜巨鼎,鼎中煮着腊八粥,食材包括去年收藏的二十四节气谷、立冬玄水、还有刚取回的玄武涎。陈阿公身着十二章纹祭服,手持桃木剑,剑身上系着的二十四节令幡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维小寒之月,腊祭百神,敬天法祖,祈福禳灾……”祭文随着鼎中热气升向天际,忽然有十二只乌鸦从北方飞来,每只爪子上都衔着一片雪花,落在粥面上竟化作不同的谷物:粟、黍、稷、麦、稻……正是五谷的精魂。
就在此时,东南方的天空突然出现异象:箕宿和斗宿之间裂开一道缝隙,漏出点点金光,宛如天河决堤。陈阿公连忙翻开星象图,只见图上的“天仓星”光芒黯淡,旁边用朱砂写着“仓廪虚,民饥馑”——那是主掌天下粮食的星官。
“是腊神示警。”老人的声音里带着颤抖,“上古腊神掌管年终祭祀与粮食贮藏,若天仓星失衡,必致五谷不藏,民有饥寒。需在大寒前,找到腊神的‘五谷玺’,重新封印天仓星裂隙。”
小满望着鼎中突然变得浑浊的腊八粥,想起去年闹饥荒时,陈阿公把自己的口粮分给孩子们,自己却啃着树皮。“我们该去哪里找五谷玺?”她攥紧了腰间的雪花鉴,镜面突然映出一片金黄的麦田,麦浪中有座由五谷堆砌而成的宫殿。
“那是‘廪君殿’,位于五谷山深处。”陈阿公指着镜中景象,“五谷玺就藏在殿中‘丰’字碑下,但需用大寒时节的‘除陈火’点燃殿前烛台,方能开启殿门。”
大寒节气在呼啸的北风中逼近。青禾镇的家家户户都在“扫房”,木锨铲去墙上的旧灶王像,露出底下泛黄的《耕织图》残片。小满和大暑背着陈阿公特制的“除陈火”火种罐(罐中装着去年灶膛的余烬,混着春分的桃花、夏至的麦穗),踏上了前往五谷山的路。
山路被冰雪覆盖,却有一串奇特的脚印指引方向:前半是牛蹄印,后半是人的足迹,中途还夹杂着鸟雀的爪痕——正是五谷丰登的象征。行至山腰,忽见一片竹林,竹节间竟结着稻谷、麦穗、高粱等作物,每一株都裹着冰晶,宛如天然的谷穗灯。
“这是‘五谷竹’,三百年一开花,花落结谷。”大暑轻抚竹节,镇浊薄荷陶罐突然发热,竟将竹上的冰晶融化,露出金黄的谷粒,“阿公说过,腊神曾在此地教先民播种,竹中藏着五谷的精魂。”
话音未落,竹林深处传来阵阵稻香,竟有位身着粗布麻衣的老者,推着独轮车缓缓走来,车上装满了各种谷物。他的额头上刻着“丰”字皱纹,腰间挂着的葫芦上写着“腊”字,正是传说中的腊神。
“凡人为何来此?”老者开口,声音如成熟的麦穗摩擦,“天仓星裂隙乃我疏忽所致,去年冬至,姑射仙子的冰雪心照亮了仓廪,却惊走了守护五谷的灵兽‘穰穰’。”
小满连忙行礼,将雪花鉴捧上前:“我们奉陈阿公之命,特来寻五谷玺,重封天仓星。”她忽然想起罐中的除陈火,“还带了大寒的除陈火,可点燃廪君殿前的烛台。”
腊神颔首,从葫芦里倒出三粒种子,递给两人:“这是‘三时种’,春分种,夏至收,冬至藏。若能在廪君殿前种下,便可召唤穰穰,寻得五谷玺。”
两人继续前行,终于在日落前抵达廪君殿。那殿宇由金、木、水、火、土五种谷物堆砌而成,殿门紧闭,门前的石烛台积着千年陈灰。大暑取出除陈火,轻轻一吹,火焰竟化作绿色,瞬间点燃了烛台,腾起的烟雾中浮现出“丰稔”二字。
殿门缓缓打开,殿内中央立着一块巨大的“丰”字碑,碑下蜷缩着一只形似麒麟的灵兽,周身覆盖着谷物的穗芒,正是穰穰。它抬头望向两人,眼中流出的竟不是泪水,而是颗颗饱满的粟米。
“莫怕,我们是来帮你的。”小满轻声说道,将三时种撒在殿前的空地上。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种子瞬间发芽、抽穗、成熟,金黄的麦穗在大寒的寒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竟像是在吟诵古老的农事诗。
穰穰突然起身,用角顶开“丰”字碑,露出下面的五谷玺。那玉玺由五种谷物的精华凝成,玺面上刻着“天仓永固”四字,边缘缠绕着二十八宿的谷穗纹路。小满刚要伸手去拿,殿外突然狂风大作,无数冰晶化作蝗虫,铺天盖地而来——正是天仓星裂隙引来的“饥馑之虫”。
大暑立刻掏出镇浊薄荷,撒向虫群。薄荷的香气化作绿色屏障,将虫群挡在殿外。小满趁机拿起五谷玺,往裂隙方向高举,玺中突然射出万道金光,每一道光都化作一株成熟的作物,如利剑般刺向虫群。
虫群瞬间消散,天仓星裂隙也随之愈合。腊神的虚影出现在空中,他挥手撒出无数种子,落在青禾镇的方向:“大寒过后,便是立春。这些‘返青种’能让枯田重生,你们切记,春耕时需按北斗七星的方位播种,方能岁岁丰登。”
回到青禾镇时,已是大寒夜。村民们正在举行“送瘟神”仪式,将一年的灾祸写在黄纸上,堆成篝火焚烧。小满和大暑将五谷玺交给陈阿公,老人将其嵌入星象图的天仓星位置,图上顿时泛起金色的稻浪纹路。
“知道为什么大寒要除尘吗?”陈阿公望着燃烧的黄纸,火星子被风吹向星空,“因为除旧方能迎新,就像天仓星需先清空裂隙,才能重新盛满五谷。”
子夜时分,青禾镇的上空响起了第一声春雷,那是提前苏醒的苍龙在舒展筋骨。村民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春幡,用彩纸剪成燕子、蝴蝶、麦穗的形状,系在竹竿上插在门前。小满和大暑也将春幡插在老槐树下,幡面上的“春”字被火光映得通红,宛如一颗跳动的赤子之心。
火塘里的除陈火即将燃尽,陈阿公往里面添了最后一块柏木,火焰突然窜起,照亮了星象图上的“立春”二字。小满望着窗外渐渐泛白的天空,忽然觉得手臂上的雪花印记痒痒的,低头一看,竟已变成了嫩芽的形状。
“快看!”大暑指着天空,只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缓缓转向东方,那是立春的方向。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落在青禾镇的麦田里,激起一片淡淡的绿光,像是春天的第一缕呼吸。
大寒的最后一场雪落在春幡上,却在接触的瞬间融化,化作露珠滚落在麦苗上。小满闭上眼睛,感受着空气中隐约的暖意,听见远处传来布谷鸟的第一声啼鸣——那是天地间最动人的消息,宣告着寒冬的终结,和一个崭新季节的开始。
(全文共计5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