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喝茶的动作,还是神态,都莫名的相似。
若非陈喻宁是自小就跟谢思宜一起长大的,知晓她上头除了有两个兄长之外,便再无旁的兄弟姊妹。
不然,她还真会以为这小童与谢思宜有什么关系呢!
而且谢思宜的父亲院中也有姨娘,不至于再养什么外室,再生个这小童年纪大小的儿子。
这样想着,陈喻宁便只把这种相似当成偶然。
毕竟礼仪规矩都是人教的,有相似之处也实属正常。
陈喻宁微眯着眼,看着小童,心中又突然生出些遗憾。
这小童长得粉雕玉琢的,一看就惹人疼。
只是可惜,他竟不会说话!
族中弟妹也偶有晚说话的,但最晚也不会超过三岁。
看着小童的模样,应已超过了三岁。
这般可爱的小童,若是能说话,声音又该是怎样的稚嫩清脆啊……
许是陈喻宁的眼神太过直白,谢思宜瞧见后,忍不住朝她使着眼色。
陈喻宁这才着急忙慌地收回视线,往窗外看时,忽见那宁家的马车还没走。
她忍不住问谢思宜:“思宜,你说说这宁家是赖在此地了吗?”
谢思宜摇头,“不知,可能……她们就喜欢这样吧!”
陈喻宁耸了耸肩,转而看向别的地方。
不知看到了什么,陈喻宁睁大了眼睛,同谢思宜指着方向:“思宜,你快看那处!”
谢思宜顺着陈喻宁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铺子外边,突然围满了官兵。
只是这些官兵身上穿着的,不像方才那统领的穿着。
谢思宜瞧着有些眼熟。
陈喻宁转头见她迷茫,连忙说道:“是锦衣卫。他们出现在那铺子前,定是有重大情况。主要是,你看那马车!”
谢思宜又往那处看去,果不其然在那铺子前边一些的位置看到了一辆马车。
这马车——是国公府的!
谢思宜眉目轻蹙,马车停在那处,就说明萧珩就在那附近。
若他刚好就在那被围住的铺子里……
谢思宜几乎可以预见,上辈子的画面将在今日再次重演。
这一瞬间,谢思宜的心思慢慢飘远。
她想着,如果一切都按照上辈子的轨迹继续前行,那她的结局,会不会也是同之前一般……
谢思宜久违的,又想到了之前闻元同她说起的:“前尘无改,但来日可变!”
他曾劝她,另寻新途。
谢思宜不知道什么才是新途……
上辈子她执着痴恋萧珩,这辈子她放下执念,几乎不同他有过多的交道。
上辈子她临死前最后的愿望,只是那一道加封诰命的圣旨。
难道,这辈子的改变,便是不再执着吗?
可如果不求夫妻同心,也不求荣华富贵,那她还能求什么呢?
谢思宜有些慌张了。
“思宜,思宜!”陈喻宁的手在谢思宜眼前晃着,见她毫无反应,便只得让旁边的小童推一推她。
小童听着陈喻宁的话,轻轻扯着谢思宜的袖子。
谢思宜也就是在如此的情况下缓缓回过神来,她看向小童,问:“怎么了?”
小童没说话,只是眨巴着眼睛,盯着谢思宜看。
他的眼睛很是清澈,谢思宜能够清楚地看到小童眼里倒映着的自己。
而她的眼睛,仿佛蒙了一层雾,小童的身影似乎无法站立在那雾中。
小童揉了揉眼睛,想要看清蒙住谢思宜的雾到底是什么,但他揉着揉着,忽然发现自己的眼睛也不清晰了。
小童有些慌了,他耷拉着脸看向谢思宜,嘴唇紧紧咬着,眼神极为委屈。
谢思宜被他这懵懂的神情给逗笑了,她轻笑一声:“自己把眼睛擦疼了?”
小童微愣,随即似是明白了,使劲点头。
“那下次轻点擦。”谢思宜说着,视线又往窗外看去。
这一次,国公府的马车不见了,那些锦衣卫也都走了。
此刻,谢思宜便已认定萧珩如上辈子一样,被带到宫里去了。
她收回视线,彼时店小二正将膳食一一摆好。
考虑到小孩年纪不大,谢思宜还是让梵音把那些口味没那么辣的放到了小童面前。
小童夹起一只丸子,放入碗中慢条斯理地咬着,很是规矩。
只是刚吃上一口,他的小脸便不自觉紧绷起来。
他双眼有些放空,牙尖微微打颤。
他看向谢思宜,谢思宜动作也是慢慢的,但是她的眉眼间透露出舒适,显然是极为满意这顿饭菜的。
小童轻轻歪着头,轻咬着唇角,看向碗中那丸子,忍着不适将其给吃完了。
许久,陈喻宁的丫鬟湘儿突然指着窗外说道:“方叔回来了!”
她声音一出,众人的视线都向外看去。
只见方叔正在前方引路,而他后面跟着数十人。
前后都有几个侍卫,中间走着的,则是一美妇人。
不多时,脚步声在隔间的门外响起。
方叔敲着隔间门,说道:“三姑娘,谢夫人,小童的家人来了。”
陈喻宁点头,湘儿便出去将人给迎了进来。
进门时,那几个侍卫被留在了隔间外,只有那美妇人及其身边伺候的丫鬟走了进来。
还未见到小童,光只是看到背影,这妇人便认定了。
“宴儿。”妇人的声音响起,小童下意识便回了头。
他跳下椅子,小跑着朝那妇人奔去。
妇人伸手,一把接住了他。
待妇人拉住小童的手后,她便抬头准备去向照顾自己儿子的恩人道谢。
只是她刚看向谢思宜时,手中捏着的帕子就不自觉松了下来。
她的手轻轻颤抖着,眼睛却是一眨不眨地盯着谢思宜。
半晌,她才收起情绪。
她双唇张了张,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见自己儿子跑了回去。
他拉住了谢思宜垂落的袖子,似乎想将她带过来。
谢思宜顺着起身,和陈喻宁一起,到了妇人的跟前。
看着谢思宜离自己越来越近,妇人竟不知为何,眼角慢慢泛起了湿润。
“王妃娘娘,军医说了,您不能再哭了。”旁边的丫鬟小声提醒着,递出帕子。
妇人将帕子接过,转过身轻轻擦去眼泪。
而后,才又面向谢思宜,道:“姑娘,今日多谢你们了。我儿年幼贪玩,方才辛苦你们照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