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秦川,春寒料峭,长安城朱雀大街上却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马车辘辘声、工匠吆喝声、士卒呼喝声交织成雄浑的乐章,为即将到来的西征壮行。
太极殿内,李渊手持奏折,眉头微蹙。西秦薛举父子盘踞陇右,拥兵自重,数次侵扰大唐边境,已成心腹大患。如今万事俱备,是时候彻底解决这个隐患了。“传秦王李世民!”李渊掷下奏折,声音低沉而有力。
不多时,李世民阔步而入,英气逼人。“儿臣参见父皇。”“世民,西征之事筹备如何?”李渊目光灼灼。“启禀父皇,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兵马、粮草、盔甲、战马皆已备齐,只待父皇一声令下,便可发兵!”李世民信心满满。
李渊满意地点点头:“好!朕命你挂帅出征,务必剿灭薛举父子,安定西境!”“儿臣定不负父皇重托!”李世民单膝跪地,郑重承诺。
走出太极殿,李世民直奔演武场。此时,马三宝、刘洪基、段志玄、殷开山等将领早已在此等候。“诸位将军!”李世民高声道,“此次西征,关乎大唐基业,望我等齐心协力,凯旋而归!”“愿随秦王,万死不辞!”众将齐声高呼,声震云霄。
马三宝向前一步,拱手道:“末将已打探清楚,薛举父子虽拥兵十万,但军心不齐,粮草不足。我军若能速战速决,定能克敌制胜!”刘洪基大笑道:“正是!末将愿为先锋,直捣黄龙!”
李世民环视众将,目光坚定:“此次出征,我军不仅要武力征伐,更要安抚民心。陇右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我等当以仁义之师,解民倒悬。”众将纷纷点头称是。
与此同时,长安城的大街小巷,百姓们也在热议此次西征。“听说秦王要挂帅出征了,有秦王在,咱们大唐肯定能打胜仗!”“是啊,薛举那老贼,烧杀抢掠,早该灭了他!”“希望大军早日凯旋,咱们也能过上太平日子!”百姓们的话语中,满是对大唐军队的信任与期待。
夜幕降临,长安城灯火通明。李世民在帅帐内,铺开陇右地图,与众将领彻夜商议行军路线、作战方略。烛火摇曳,映照着他们坚毅的脸庞。
“此处为折墌城,是薛举的老巢。”李世民指着地图,“我军可兵分三路,一路由段志玄将军率领,从北路佯攻,吸引敌军主力;一路由殷开山将军率领,从南路迂回,切断敌军退路;我自率中军,正面强攻。”众将认真聆听,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作战计划逐渐完善。
出征前夜,长安城举行了盛大的誓师大会。李渊亲自登上城楼,为西征大军送行。“将士们!你们此次出征,是为了保家卫国,是为了百姓安宁!朕在这里等着你们胜利的捷报!”李渊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每一位将士心间。
李世民身披铠甲,骑在高头大马上,威风凛凛。“出发!”随着一声令下,旌旗招展,鼓角齐鸣,大唐西征大军浩浩荡荡,向着陇右进发。他们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渐渐远去,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这支队伍中,一位年轻将领苏定方,也将在此战中崭露头角,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他此刻正紧握长枪,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等待着在战场上证明自己的时刻……